武红娟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79)
人性化趋势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2016年12月北京召开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这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指明了发展方向。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化”具有使动的意思。人性化是使某人、某事具有人的属性,就像人一样文明,也就是要在生活中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是教育者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理解受教育者,满足教育对象的合理需要,以他们的健康全面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本身是“人本教育”,另一方面,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这种资源要发挥出应有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重要责任。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高,盲目攀比、拜金、非主流是其发泄情绪的方式之一。[2]有的甚至是个人信仰缺失,无责任担当。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缺乏自制力,不能正确规划自己的生活、学习;第二,精神世界匮乏,理想信念缺失。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解决人的思想、觉悟的工作。[3]只有真正关注学生的需要,使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课,学生才能感到自己不仅是教育客体,也是教育主体,从而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动接受教育并进行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使自己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历了初步探索时期(1978-1984)、系统建设时期(1984-1999)、全面建设时期(1999-至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多经典理论不断得到升华。但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育目标空洞、教育模式刻板。归根结底,是没有真正实现人性化。许多高校都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但很多同学把它当成“睡觉课”,这是由于大多课程只是单纯的理论灌输,面对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学生难以有切身体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至今,人性化缺失已成为阻碍其新发展的瓶颈之一,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习近平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4]只有真正加强人性化,关爱受教育者,才能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的作用,引导其更好发展。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各种利益纷繁交错,如何在这种形势下让大学生形成接受社会变革的心理,积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型人才,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承担的责任。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人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工作积极性,而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更会调动受教育者参与教育过程的积极性,投身于社会建设,了解国家发展历史,以史为鉴,为祖国发展贡献应有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劳动成果是合格的社会公民,区别于其他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人的事业,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具备不同于其他工作者的特殊素质。在思想素质上,就是教育者要做到公平公正,尤其是涉及受教育者的切身利益时,要平等对待受教育者。平等原则的运用要求包括: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机会的平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制定完善的教育制度,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每位受教育者公平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应该着力改善不能平等对待受教育者这一不当行为,真正平等对待每一位教育对象,使其在原有的思想品德水平上都能够稳步提高,不能片面的将受教育者划分等级。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平等。资源具有不均衡性,正如习近平在2017年的两会中指出:“脱贫有的要下一番‘绣花’功夫”。[5]要坚决制止扶贫中的形式主义一样,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不公平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必须有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彻底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资源不平等的现象。教育者必须坚持公平分配原则,以受教育者的成长经历、家庭情况、教育背景为立足点,公平分配教育资源,让受教育者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积极接受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得力接班人。
所谓“激励”,指不断发掘人的内在动力。威廉·大内于1981年提出的“Z”理论中,主张把归属感和集体意识作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本手段。激励原则是指教育者善于运用各种激励手段,采用正激励、负激励等各种激励方法,给受教育者施加激励诱导,让其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激励原则十分必要。首先,坚持激励原则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要求。其次,坚持激励原则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6]具体来看:一方面,要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人首先要生存下来,才能进行一系列的工作和创造。正如解决乡村教师的难题,不是“下不去”,而是“留不住”的问题,他们有热情在乡村奉献,但物质上的匮乏和家庭的生活负担,让他们必须离开乡村,获以得更好的物质报酬。最终要解决“留不住”难题,必须投入专项资金,提高补助。最近国家为乡村教师和“特岗计划”建立40万套周转房,就体现了物质激励的运用。当然,精神需求是必不可少的,只满足物质要求远远不够,应帮助人们追求高尚精神境界。另一方面,要建立运转高效的激励机制,协调运用各种激励手段,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
尊重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良好道德素质,更是社会主义新人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不是物,而是人,应该把育人与育心结合起来,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只有尊重受教育者,所有的教育才能落实。大学生大多已满18周岁,更加渴望受到别人尤其是教育者的尊重。运用尊重原则,有利于教育双方打开心扉,拉近两者的心理距离,使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并进一步并取得实效。尊重原则的运用要求有:第一,尊重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不同时期的人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心理发展迅速,不确定因素多,但遵循一定的规律。大学生正慢慢成熟,但未完全成熟,有不同于其他群体的极强的可塑性。教育者提出教育要求时,不能过高过低,过高则不现实,过低则无意义,应该略高于原有的思想品德水平。第二,尊重教育对象的人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人格的平等是最大的平等。受教育者不是冷冰冰的物件,不是有待填充的容器,而是作为有血有肉的人活跃在教育过程中。20世纪60年代的人当过知青、农民、工人,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讲授,一开始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能理解的;但现在的大学生是高中毕业就进入大学校门,如果一开始就讲解生产力、生产关系,他们理解不了的,这就体现出来尊重其人格的重要性,不能一味批评他们不懂社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而应尊重其人格,引导其在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第三,尊重教育对象的话语权。共产党的军队在成立初期就尊重士兵的话语权。党在1927年的“三湾改编”中就允许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尊重其话语权,开创了人民军队内部的民主制度。[7]这对于今天的教育者尊重受教育者的话语权,运用尊重原则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大学生是诞生于互联网时代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度过了 “婴孩期”后,如梦方醒,向现实回归。然而现在的社会喜欢用“非主流”、“肤浅”、“无责任感”来给大学生贴标签,这是扼杀了大学生的话语权。社会不应自己揣度年轻人的喜好,要多听听他们的声音,尊重他们的话语权。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从受教育者的需要出发,满足合理需求,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构建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1.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从“知识论”转变为“生存论”
思想政治教育偏重对受教育者进行知识理论的灌输,忽视对其生存价值的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不高,进课堂、进教材,但未真正进人脑,原因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真正成为大学生的成长助力,内容不适应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只是理论的灌输,“配方”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也不时尚,没有亲和力,忽视人性化。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大学生深切感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力量。此外,对受教育者的管理宽严要适度,为受教育者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教育环境,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2.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点从“社会需要”转为“现实的人”
所谓‘现实的人’,不是指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中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中的人。[8]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变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封建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三纲五常”、“女子无才便是德”来麻痹人们思想,以适应其社会发展需要,不可避免的忽略了人的实际需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提供理论支撑。进行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必须以“现实的人”为本位,以现实的人的实际需求为着眼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注受教育者的本体价值,切实满足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从而实现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尊重大学生合理的物质需求
人的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只有人的物质需要得到合理满足,才能发展其他需要。尊重大学生合理的物质需求:第一,实事求是地分析受教育者在工作、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实践活动,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合理物质需要;第二,对受教育者超出现实生活的物质需求不能粗暴地排斥和否定,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规劝,帮助其正确认识理想需求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利益观;第三,帮助受教育者将合理的物质需求和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教育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物质利益并为取得物质利益而努力奋斗。
2.尊重大学生合理的社会需求
社会需求是人类的高级需求,社会需求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民主权利、道德知识等方方面面。此外,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应尊重大学生合理的社会需求,一方面,按照层次性要求分析受教育者的社会状况等各个方面,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理解他们不同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努力满足不同受教育者不同的社会需求,尊重其合法权益,广纳善言,为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充满信任的环境。
3.尊重大学生合理的个性发展需求
当前,改革面临“临界点”,全面深化改革呼唤“实干家”,日新月异的中国对创新型人才非常渴求,这是中国进军创新强国的关键。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满足个性发展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尊重大学生合理的个性发展需求:第一,坚持线上与线下教育相结合。大学生是诞生于互联网的年轻原住民,他们的成长环境不同于60后、70后甚至80后 ,他们从小在网络环境中长大,生活在信息时代,有其独有个性,这就是线上教育。线上是教育者要采用网络手段,为大学生输送有价值的营养;线下就是要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发挥其积极性;第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实现自身的个性发展。第三,帮助受教育者正视社会与个人发展的关系。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矛盾并不是敌我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要引导受教育者将自身的个性发展依托于社会发展的大厦,使个性得到更好发展,并与社会发展实现同步前进、良性互动。
1.对学生进行多角度评价
只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角度单一、狭隘,是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的短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真正实现人性化的根本原因。笔者作为一名研究生,所在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不只有学业成绩,还涵盖综合测评成绩,其中包括思想素质、班级工作、实践水平、群众基础、组织能力、师生评价等等,仅有学习成绩好是不够的,这几项都优秀才会获得响应荣誉和证书,操作过程也是公开透明,这确实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良好范本。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开辟多角度评价的新天地,把一切可以衡量受教育者发展水平的评价因素都纳入评价体系。
2.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评价,不能只停留在总结性评价阶段,应加强过程性评价。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复杂,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潜力和能力,仅靠总结性评价是不能准确衡量的。总结性评价在教育过程结束时,才对学生进行评价,是一个短暂结果,只存在选拔功能,没有发展功能。进行过程性评价,要把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能力与潜力也作为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
3.对学生评价主体实现多元化
理论来讲,教师、学生、专家、行政部门、家长等群体都是评价主体。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主体单一,是制约其发展的短板之一,不能全面评价学生,应在这方面下一番“绣花”功夫,做精做细,细化评价环节的每一位主体,还要把学生会、寝室、网络空间、社团等都纳入评价主体体系,发挥他们应有的评价价值,共同关心大学生成长。
4.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量评价是采取数学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定量结果的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其优点是精准化,缺点是过分依赖书面考评,即纸笔测验形式。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采用定量评价,但单纯定量分析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受教育者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潜力和能力,仅靠定量分析不能准确衡量。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不同,它使用的不是数学方法,而是侧重于对受教育者进行“质”的评价。其优点是更加体现了发展性评价和人本思想,缺点是评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强,有时难以把握甚至会出现误差。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注意到定性评价的长处,采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但是这两种评价各有优劣,因此,只有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评价更精确、更具体、更全面,从而更具有说服力。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人性化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