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伟 赵常兴
(1西安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00;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6)
经过长期努力与不懈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同时也开启了我国教育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积极推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教育发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服务人民的准则,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育人的新局面。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标志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理论层面深化到了实践发展层面。2018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1]再次诠释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及其工作方法,明确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历史使命。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积极探索新时代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育人路径及方法,对于做好人才培养,实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青年,以及对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立德树人内涵丰富,影响深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教育一脉相承的宝贵思想。“立德”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三不朽”思想,《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2](P1088)其强调“立德、立功、立言”为人生的“三不朽”追求,虽流传久远,但不能遗忘作废,并将“立德”放在了首位,突显了立德本身的重要性,是“立功、立言”的基础与根本。“树人”一词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管子·权修》一书,其记载:“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3](P55)这句话突显我国古代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长期性的深刻认识,强调人才培养要作长期的规划和努力,人才培养是功在千秋的伟业。从词源上分析,“立”有培养、树立、践行的含义;“德”指内在的品德,包括美好思想品德及社会行为规范等;“树”同样有培养、塑造之意;“人”指社会的个体成员。“立德”与“树人”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立德”是“树人”的基础与前提,也是根本方法和重要途径,而“树人”是“立德”的价值导向和目标追求,强调立德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其内涵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在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大潮中,高校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德育为先、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正面的教育引导人、激励人、塑造人、发展人,达到德育与智育协调育人的效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早在十六大后,我们党就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思想,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党的十九大、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等重要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不仅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同样也是践行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当前把“立德树人”的定位置于“全面发展”之上,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丰富和发展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是党的教育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4]
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方法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素质、文化素养,努力使学生成为新时代德才兼备、素质领先的优秀人才。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成长的一代,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样也承担着伟大的时代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座谈会上对青年一代提出殷切希望,大学生要具有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要爱国、励志、求真、力行,这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是高度一致的。因此,在青年一代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并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全方位、全员育人,帮助他们成长成才,同祖国一起奋进,引导他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勇担历史使命,不负时代重托,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正是新时代我国高校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所在。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心使命,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种新型的道德思想及育人理念,是青年一代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关键,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基础。
新时代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教育本质的最新认识,是对如何教育人、发展人的最新诠释。立德树人是坚持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就是将人的教育摆在首位,将人的需求及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实现人的健康全面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国新时代教育的方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人民对美好教育的向往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过硬素质和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核心能力;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能力,既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有空间;要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实现教育质量和育人发展的双提升。
立德树人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教师节讲到:“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要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5]然而在过去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中,仍存在阻碍素质教育发展的诸多诟病,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的教育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德育、美育、体育严重缺失,忽视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发展教育现代化。尤其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讲,过去的育人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更不符合国家人才强国建设的需要。为此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着力开创新型育人环境,不断提高人才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一系列方针举措对于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以及培养一批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伴随经济全球化、网络自由化及社会转型的发展,西方各种错综复杂的文化思潮纷纷涌入我国。各种文化思潮的渗透与传播,形成了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的教育环境,并对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社会意识形态造成了一定冲击,使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政治观受到影响。在此影响下,出现了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倾向,理想信念动摇、政治信仰偏颇,呈现多元化和去中心化的价值趋向,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着社会主流价值观引领作用的无力与无序。因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显得尤为重要,以立德树人引领青年一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对各种社会文化思潮进行价值甄别和导向纠偏。
面对当前各种思潮的挑战与冲击,要全面理解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与教育意义,深刻把握立德树人对人才培养的指导作用。将落实立德树人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来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思想政治进行积极引领,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从而帮助青年一代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引领青年一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的重新认识。
教育是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问题,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保证,是新时代进步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强大动力。党和国家一直以来把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科学部署。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落实立德树人,不断丰富和发展我国教育的方针理念,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立德树人的新思想、新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大学生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要抓好价值养成教育;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所立的人生志向要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要知行合一,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做新时代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等,这些论述对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作出了最新诠释。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方式,也同样关系到新时代伟大事业能否顺利继承与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教育发展的目标,充分发挥立德树人在我国高等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将青年一代培养成为关心国家发展、关注国家命运、身系民族危亡的,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有情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和国家长期以来的追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一直以来强调全面发展人的德、智、体、美。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更是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同时,也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一系列的战略安排,彰显了我国教育方针政策的发展。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正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路径。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中国梦的一部分,是党和国家不懈努力的方向。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新时代的现实要求,其内涵包含了人民对教育综合利益诉求的五个方面:满足人民学习需求的“成学之教”、满足成人需求的“成人之教”、满足人民就业谋生需求的“成业之教”、满足人民终生发展需求的“成己之教”以及满足人民终生幸福生活需求的“幸福之教”。其内涵真正反映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需求,指明了我们教育的发展方向。只有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原则,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体系,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进教育公平,才能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实现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目标。
面对教育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遵循知行统一的辩证关系,准确判断发展的阶段,以问题为导向,厘清并正确处理立德树人的各种关系。从“立德”和“树人”双轨出发,从“三个主体”“三个平台”“两种形式”分层次入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在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做好顶层设计。落实立德树人是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立身之本,高校肩负着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使命与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政会议上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6](P379)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都强调了高校党委在学校工作中的领导作用,要承担党要管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做好顶层设计,把握发展大局,做好决策安排等,这些都是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保障。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一是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积极巩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对标中央最新要求,着力发挥党委在“双一流”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统揽全局、保驾护航的作用,使党的各项教育方针落实到实处,按照党的政治要求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抓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真理科学性的理解,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来认识社会发展与现实问题,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三是把牢党支部建设生命线。积极探索“网格化”党建模式,开展各级党支部结对共建和党建进社团、进宿舍等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扎实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培养一批觉悟高、作风正、能力强、业务精的党支部书记,积极发挥党支部书记的骨干带头作用,努力实现党建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发展,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落实立德树人,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示范引领。落实立德树人,做好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建设的好坏关系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的高低,也同样决定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法言·学行》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具有重要示范和引领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立德”的目标是教师“树人”,“树人”的前提又需要教师先“立德”,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教育者先受教育,正人先正己,树人先立德”的要求。新时代首先要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引导广大教师坚持“四个相统一”,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让教师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和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承担起学生人生导师的责任。其次,要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契机,将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持续贯彻为人师表、敬重学问、关爱学生、严于律己等理念,努力让广大教师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最后,要落实“师生共同成长”的理念。师生共同成长,同向同行,既遵循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也提供了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路径,旨在服务于师生共同全面发展。学校通过开展“全员导师制”“师生社团互助制”等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加强对学生全方位的关注引导,发挥教师在学生专业课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双重导师的作用,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3.落实立德树人,核心在于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自我发展。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落实立德树人要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更好融入到新时代的教育教学中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教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7]在新的教育发展理念下,首先,要秉承“以学生为本、以教育为先”的价值理念,打破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充分尊重学生作为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主要参与者的主体地位,用心尊重、关注和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和谐的关系,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其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原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抓好思想引领,做到因势利导、因人施教,实现落实立德树人工作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步同行。最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融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广大学生做到“四个正确认识”,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落实立德树人,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实现课程育人。课程育人,又称为理论育人,就是教师通过讲授教学的方式将思想道德知识传授给学生,发挥理论知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作用,达到理论育人的目的。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逐步形成“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协调育人局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环节,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开展的育人工作。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构建新型课程育人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和教材体系,深化课程内容建设,将“四个自信”融入到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之中,逐步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以中国特色系列课程、综合素质课程为主干,以专业课思政建设为依托的新型课程育人体系,打好课程育人最坚实的基础。二是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学校应该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办学治学的突出位置,尤其是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和角色,学会换位思考,不断加强学习,紧跟时代步伐,激励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三是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参与式、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增强课堂问题导向。注重话语体系转化,贴近学生思想特点,结合本地、本校的特色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思政课程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热门课程,真正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
2.落实立德树人,着力搭建大学生实践平台,实现实践育人。大学生实践平台同样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立德树人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教育,更要强调实践活动的教育引领。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承载着丰富的立德树人资源,实践活动也是对理论知识的检验与升华,其在育人方面具有潜在性和渗透性。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着力为大学生搭建广阔的实践教育平台。一是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创办有时代感、有深度的校园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指导,注重活动的高品质和强效应,积极组织开展积极向上、意义深刻的校园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文化品质,实现第二课堂隐性育人作用。二是整合教育资源、拓展教育渠道。实践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协同多个育人主体,还要整合多方面的育人内容。[8]在学校“大思政”工作部署下,学校各部门都应承担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高效的工作协同机制,创新实践形式,丰富实践内容,将立德树人基本要求有效融入日常实践教育内容之中,开展特色的实践活动,分阶段分层次高效推进落实。三要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实现产学研协同,建立常态化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有充足的实践机会,适应新时代人才发展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实践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综合素质高”的拔尖创新型人才,真正达到实践育人目的。
3.落实立德树人,实现与新媒体新技术高度融合,实现网络育人。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大数据、微时代已经悄然走进人们生活,打破了高校、课堂、学习的传统界限,形成了强大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影响。作为思想最活跃的大学生群体,是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更容易接受并深受其影响。因此,如何深化立德树人与新媒体、新技术的高度融合,扬长避短,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实现两者的高度融合,要切实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注重话语权建立,抢占网络新阵地,旗帜鲜明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优势与信息化融合,牢牢把握话语权,让主流意识、主流思想、主流声音占领网络阵地,加强网络舆情引导,打破“网络是法律真空地带”的错误认识,构建网络善治模式,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引导大学生增强“四个自信”价值认同,树立正确“三观”。第二,掌握网络新特点,注重教育新资源,创新教育新方式,探索“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发展。遵循互联网新媒体发展规律,把握互联网开放、共享、互助、迭代等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实现线上线下双结合,注重网络互动交流,发挥师生双主体作用,构建零距离、跨时空的网络思想教育互动空间。要注重网络资源整合分类,严格遵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教育原则,净化网络环境,抵制网络“自由化”泛滥,综合利用手机、电脑等移动媒介,通过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平台,将立德树人思想理念嵌入学生的微时间,增强网络育人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开创网络育人新局面。
1.落实立德树人,构建协同机制,发挥机制保障的外化作用。有效的体制机制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保障,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发挥着外化的制度效应。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9]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工作是高校的政治性任务和历史使命,高校要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和《意见》精神,持续深化育人体制机制改革,明确立德树人目标引领,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立德”和“树人”双轨出发,构建新时代立德树人协同落实机制。首先,加强顶层设计,深化党政协同工作,完善“三全”育人运行体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两个系统紧密团结,协同开展立德树人工作。加强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及德育工作管理;同时以校长为首的行政系统要支持党委的决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落实立德树人工作,实现党政协调育人的工作机制。其次,建立教书、管理、服务三种育人方式的联动机制。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依靠一个部门或者一个环节就实现,必须建立联动育人机制,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原则,多部门齐抓共管,多方协调互动,形成全校齐心协力、通力合作、优势互补、协同育人的整体效应。最后,坚持执行明确细化的评价机制。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一岗双责制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评价机制,把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要内容等。通过建立一系列明确的效果评价机制,调动落实立德树人工作积极性,确保立德树人有举措、有成效,将有效促进德育一体化改革的全面落实。
2.落实立德树人,注重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的内化作用。文化是教育的灵魂,文化具有润物无声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高校文化建设对学生和学校的发展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文化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隐性教育功能,润物无声地给予学生人生启迪、智慧光芒和精神力量。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强调文化的重要价值,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新时代,高校作为文化传播和创新的高地,要挖掘特色文化,聚焦时代主题,创新发展形式,增强文化自信,积极践行文化育人的方针和任务。发挥文化育人的内化作用,要着力注重以下几点:第一,高校文化育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理念有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大学生把自我发展融入时代与祖国的发展,进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学生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育人的目的。第二,要注重青年一代的文化趣味和文化审美。充分考虑青年主体的文化需求,处理好文化需求和工作方向的关系。传统文化是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材料,但不是教育的范式,要探索有青春时代气息的文化育人方式,让传统文化更好地契合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趣味与审美需求,达到文化育人的根本目的。第三,要处理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创造性传承和创新型转化一直都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题中之义。高校传统文化育人工作必须积极扬弃,革故鼎新,文化育人必须服务于国家社会发展,增强师生文化认同,通过文化启迪、环境熏陶激励师生,使文化育人更有内涵更具时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