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藻苗种繁育研究

2018-03-30 03:33王铁杆钟晨辉严兴洪张立宁
水生生物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马尾藻生长率图版

张 鹏 王铁杆 钟晨辉 严兴洪 张立宁 刘 颖

(1.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温州 325005; 2. 浙江省近岸水域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温州 325005;3.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厦门 361013; 4.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 201306)

铜藻[Sargassum horneri (Turn.) Ag.]隶属于褐藻门(Phaeophyta), 墨角藻目(Fucales), 马尾藻科(Sargassaceae Kuetzing), 马尾藻属(Sargassum)[1,2]。铜藻是北太平洋西部特有的暖温带性海藻, 不连续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 在浙江南麂岛存在大量的铜藻海藻场, 俗称为“丁香屋”, 因富含有益的生源要素而广泛应用到医药、食品、饲料和有机肥料方面[3]。由于铜藻成体植株高大, 枝叶繁茂, 多生长在潮下带浅海岩礁上, 成片漂浮水面, 堪称“海中森林”, 为栖息在海藻场内的多种门类的海洋生物提供天然的避敌、索饵、产卵的场所。其次, 铜藻作为营造海藻场生境结构的关键藻种, 以其生长快速和生物量巨大获得了海洋生态学家的关注与兴趣,被列为重建海底藻场和修复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工具海藻之一[4—6]。

近年来, 由于陆源污染加剧了近海环境污染、铜藻自然繁衍场的海水养殖业和滨海旅游业的过度开发, 致使浙江省南麂岛的野生铜藻自然资源量日趋减少, 天然铜藻场萎缩严重[7]; 另一方面, “漂浮铜藻”近年来在我国沿海的部分海域呈暴发性增长的趋势, 对海上交通、海水养殖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峻的挑战[8]。为了保护好南麂岛野生铜藻资源、实施退化藻场的生态恢复, 同时也为了有效应对“漂浮铜藻”带来的危害, 了解环境因素与铜藻生长发育的关系, 开展铜藻繁殖生物学和苗种繁育等相关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本研究以浙江省南麂岛自然采集的野生铜藻作为亲本, 结合铜藻繁殖生物学及海区养殖技术的研究和报道[9—12],研究了其生殖周期、受精卵发育模式, 并揭示了铜藻幼体早期发育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等, 具有实际生产意义, 同时也为今后的铜藻增养殖、藻场生态修复、“漂浮铜藻”防治等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育苗设施设备

育苗室内配备5个水泥池, 规格均为6 m×4 m×1.2 m (长×宽×深), 其中1个作为孢子收集池, 4个作为幼孢子体培育池。育苗室室温可控, 通风顺畅,安装可调式布帘, 调节光照强和光照时间。配置用来收集铜藻受精卵的80目和200目网袋数个及用于清洗、播撒受精卵的塑料方桶、量筒、喷壶等釆苗器具。所用海水需经过暗沉淀和沙滤处理。

1.2 种藻挑选与保育促熟

2012年4月采自浙江省南麂岛马祖岙的野生铜藻成体(图1)作为种藻(27°28′N, 121°03′E), 藻体规格: 株高(123.43±31.89) cm, 湿重(498.45±38.80) g,一级分支数为(115.88±16.98)个, 二级分支数(18±4.73)个, 雌雄比例控制在10∶1。采用黑暗沉淀的自然海水冲洗掉种藻表面的附着物后放置于水泥池内培养, 水深控制在1—1.5m, 盐度24—28, 水温15—20℃。每天施肥N浓度控制在10 mg/L, P浓度控制在1 mg/L, 促使藻体的成熟, 隔天更换全部海水并及时清理脱落的残枝和污物。每天按时镜检成藻的雌雄生殖托发育情况, 当生殖托开始有大量黏液分泌, 且雌托有明显的卵挂出时, 应当准备受精卵的收集。

1.3 受精卵收集方法

图 1 铜藻成体Fig. 1 The Sargassum horneri (×10 cm)

观察铜藻雌托挂卵发育情况, 当发现大部分卵已经受精且细胞开始分裂时, 进行铜藻受精卵的收集工作, 具体为: 分别将80目和200目网袋套在育苗池排水口上, 排放育苗池内的海水, 进行受精卵的收集, 同时用潜水泵(750 W)反复冲洗种藻, 加快受精卵从生殖托上脱落、放散。并不断挤压网袋, 排出内部的气体, 加速小颗粒物质透过网袋。

当水中受精卵数量很少时, 应当停止受精卵的收集, 取下网袋, 用海水将80目网袋中的受精卵冲洗至200目网袋中, 然后将200目网袋中的受精卵转移至50 L塑料方桶, 不断加水搅拌、沉淀, 并倒掉方桶上层悬浮液, 反复多次至上清液澄清为止。收集方桶下层铜藻受精卵, 转移至1000 mL玻璃量筒,沉淀2h定容, 以估算铜藻受精卵收集数量。铜藻受精卵放散量(C)的测算按如下公式计算:

式(1)中, e为收集到的受精卵数, m为种藻的湿重。

1.4 受精卵发育观察及温度、盐度试验

在进行受精卵收集时, 应当对其发育情况进行实时观察、拍照、记录, 以了解胚胎发育情况, 以此作为受精卵收集、喷洒、移植的依据。

在1 L的烧杯中, 对铜藻胚胎发育进行盐度、温度试验, 温度设10、15、20、25和30℃等5组, 盐度组分10、20、30、40和50等5组; 观察各梯度下受精卵的成活率(试验密度为8—10个/cm2), 试验周期48h。试验所用海水经过暗沉淀和二级沙滤处理,经煮沸冷却后使用。使用的培养基为PESⅠ[13]。铜藻受精卵成活率(Rs1)按如下公式计算:

式(2)中, d0为试验开始时的受精卵数, d1为试验结束时已生成假根的铜藻幼孢子体个数。

1.5 幼孢子体培育

将量筒中测量好的铜藻受精卵依照培养密度要求倒入喷壶, 均匀喷洒至育苗池预先铺设好的附着基上, 进行幼孢子体的培育。培育海水中加入N肥10 mg/L, P肥1 mg/L。培养密度控制在8—10个/cm2。

幼孢子体培育前期由于附着牢度不强, 应当尽量减少换水频度和水流强度, 以促进铜藻幼孢子体的附着。待两叶片期后, 铜藻幼孢子体附着逐渐牢固, 加大换水力度, 并根据育苗池中杂藻的生长情况,及时用水泵冲洗, 减少杂藻对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观察、测量和记录幼孢子体生长、附着等情况。

1.6 幼孢子体培育的环境因子试验

将铜藻受精卵接种至盖玻片(24 mm×24 mm)上, 培养3d, 剔除死卵及多余的孢子, 密度控制在15个/cm2, 且保持均匀, 将盖玻片转移至500 mL的烧杯中, 进行环境因子试验, 此时铜藻幼孢子体规格为(198.34±4.45) μm。环境因子试验梯度按如下设定, 温度设10、15、20、25和30℃等5组, 盐度组设10、20、30、40和50等5组, 光照强度设500、1500、2500、3500、4500、5500、6500和7500 lx等8组, 光照周期设0L∶24D、6L∶18D、12L∶12D、18L∶6D、24L∶0D (L∶D, 明期∶ 暗期)等5种, 培养密度试验设1、5、10、20、30和40棵/cm2等6组。除生态因子测试试验外, 其他试验的培养条件为(20±1)℃, 3500—4500 lx, 12L∶12D, 盐度27—30,PESⅠ培养液。每个试验设置3个重复组, 试验周期为15d。所有试验每3天更换1次培养液, 同时记录孢子体生长发育情况。按如下公式计算幼孢子体的存活率(Rs2)和相对生长率(RGR)[14]:

式(3)中, d2为实验开始时的铜藻幼孢子数, d3为试验结束时的幼孢子个数。式(4)中, L0为铜藻幼孢子体初始长度; Lt为试验结束时铜藻幼孢子体长度;t为试验周期。

1.7 幼孢子体附着基质选择

为适应幼孢子体生长、后期养殖及铜藻场的重建等工作, 选择扇贝壳、水泥砖、羊栖菜布帘、维尼龙绳帘、大理石砖等5种附着基, 进行铜藻附着基选择试验。观察不同附着基对铜藻幼孢子体的附着率(RA)和相对生长率(RGR)的影响, 试验周期为15d, 计算公式如下:

式(5)中, d5为试验开始时的铜藻幼孢子数, d4为试验结束时的幼孢子个数。相对生长率计算公式同公式(4)。

1.8 数据统计及分析

在试验结束后, 利用Excel软件将统计的不同处理组的Rs1、Rs2、RGR和RA等数据做成柱形图, 并用SPSS19.0软件进行Duncan’s多重比较, 以说明不同处理间的差异。

2 结果

2.1 繁殖习性初步观察

根据观察, 浙南海区铜藻每年繁殖一次, 自然繁殖盛期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5月上旬, 此时海水温度一般为13—18℃。铜藻为雌雄异体, 藻体分为主枝、侧枝, 侧枝上可再分出大量小枝, 雌、雄生殖托生于小枝上或叶腋间 (图版Ⅰ-1、 2); 雌雄生殖托充分成熟时, 雌托呈短粗状, 长度为14.3—46.0 mm (图版Ⅰ-3、 5), 而雄托呈细长状, 稍部略有弯曲, 长度为12.3—72.0 mm (图版Ⅰ-4); 生殖托直径从基部至头部呈减小趋势。成熟的生殖托重量可占整个藻体重量的20%—30%。

成熟雌性生殖托横切后, 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生殖托内卵颗粒清晰, 核质均匀, 具有明显的细胞膜; 纵切发现, 同一生殖托内卵具有发育不同步性,且稍部比中部和基部成熟晚(图版Ⅰ-6)。生殖托即将排卵时, 表面出现大量黏液, 且有明显的“拉丝”现象, 随后卵子从生殖窝孔缓慢地逐个排出, 并黏附于生殖托表面, 等待受精(图版Ⅰ-7)。在卵子受精后, 生殖托表面发育生成假根后幼孢子体随即脱落, 进行附着生活。未受精卵子在生殖托上维持一段时间后, 脱落、死亡。

雄性生殖托成熟时, 精子以“精子团”的形式由生殖窝排出, 并黏附聚集在生殖窝外(图版Ⅱ-8), 后“精子团”脱离生殖托, 迅速放散出单个的精子(图版Ⅱ-9), 精子具有较强的游动能力。

2.2 受精卵的收集

受精卵定量将收集到的铜藻受精卵置于1000 mL玻璃量筒中, 沉淀2h, 体积不再变化时, 移除上清海水, 吸取沉淀好的受精卵沉淀混合液的上、中、下层各1 mL, 统计受精卵的含量(表 1), 从受精卵的数量来看, 以中层最高, 达到(5.31±0.37)×104个/mL, 其次是下层数量为(4.79±0.58)×104个/mL, 上层最低为(4.18±0.24)×104个/mL, 且差异显著(P<0.05); 杂质数量下层最高, 中层次之, 上层最少,且差异显著(P<0.05); 而受精卵比例方面上层最高,中层次之, 下层最少, 且差异显著(P<0.05)。沉淀后的铜藻受精卵经测算含量为(4.76±0.54)×104个/mL。

收集结果一般受精卵应连续收集3—4d,以确保受精卵的足够数量。2011—2013年铜藻育苗过程中受精卵的收集结果发现(图 2), 受精卵的放散多集中在收集的中间2d, 雌性铜藻的受精卵收集量每天可以达到40—65 mL/kg, 经过4d左右的收集, 雌性铜藻受精卵的收获量总共可以达到100—160 mL/kg, 可满足大约50—90 m2的室内采苗需要。

2.3 受精卵的发育

发育过程刚释放的受精卵无可见的凝聚核物质, 卵的长轴为(310.1±23) μm, 短轴为(245.7±18) μm, 呈椭圆型; 大约30min左右就会出现凝聚的核物质, 最终形成8个核(图版Ⅱ-1、2); 卵子一旦受精, 卵内的多核在受精卵的中央融合成一个大核(图版Ⅱ-3—8)。受精卵的第1次横分裂发生在8核融合结束后, 形成2细胞的幼孢子体(图版Ⅲ-1、2)。随后, 在幼孢子体较窄一端的近顶端处, 进行第2次横分裂, 形成“假根原细胞”(图版Ⅲ-3、4)。然后, 孢子体经过多次横纵分裂后, 形成多细胞的幼孢子体; 与此同时, 基部的“假根原细胞”也进行多次分裂, 最终形成假根芽 (图版Ⅲ-5—7), 假根芽不断发育形成假根(图版Ⅲ-8)。受精卵经过48h左右繁育形成具有假根的幼孢子体, 在风浪、水流等外力作用下大量脱离生殖托, 开始独立生活。

表 1 不同取样位置受精卵的含量Tab. 1 Amounts of zygotes at different sampling positions

图 2 2011—2013年铜藻受精卵收集情况Fig. 2 Collection of zygotes from 2011 to 2013

受精卵发育对温度的要求如图 3所示, 在10—20℃, 铜藻受精卵的成活率受温度影响不大,不同温度下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 当温度超过20℃时, 随着温度的升高, 受精卵的成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呈现下降趋势, 且25℃和30℃的成活率明显低于10℃至20℃(P<0.05), 因此, 10—20℃是铜藻受精卵发育的适宜温度。

受精卵发育对盐度的要求如图 4所示, 盐度10、40时, 受精卵发育缓慢, 成活率明显低于盐度20和30组(P<0.05), 盐度为50的试验组受精卵出现了大量死亡现象, 成活率为最低。由此可知, 铜藻受精卵发育适宜的盐度范围是20—30。

2.4 幼孢子体的发育

铜藻完成受精并形成假根之后(图版Ⅳ-1), 幼孢子体生长加快, 外部形态也发生明显变化。适宜环境下, 培养2—3d, 幼孢子体的头部发育呈突起状,长度达到(375±21) μm (图版Ⅳ-2), 此时假根部更加发达, 假根长度和数量也不断增加; 幼孢子体前期(1—4d)发育较慢, 日增长35—40 μm; 之后(5—8d)生长速度加快, 日增长达到144—170 μm, 孢子体顶端渐呈扁平状, 此时长度达到(984±38) μm(图版Ⅳ-3); 培育10—11d, 第一叶片基本形成, 生长放缓, 此时基部350—500 μm处逐渐形成小突起, 第二叶片开始发育, 此时长度达到1.2 mm左右(图版Ⅳ-4); 第二叶片不断发育伸长, 同时第一叶片伸长的过程中不断变宽, 且边缘呈一定的波浪形(图版Ⅳ-5); 经过18—20d的发育, 第二叶片发育至第一叶片大约2/3长度时, 叶腋处开始出现第三叶片的突起,此时第一叶片基本停止伸长, 继续变宽, 第二叶片伸长的过程中重复第一叶片的发育情况, 以此形成幼孢子体的前期发育模式(图版Ⅳ-6、7)。

图 3 温度对铜藻受精卵成活率的影响Fig. 3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zygote survival

幼孢子体对温度的要求如图 5所示, 铜藻幼孢子体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 10—25℃都可以存活, 且以10—20℃存活率较高, 明显大于其他试验组(P<0.05), 温度升高至25℃时, 存活率和生长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温度30℃时, 幼孢子体死亡率较高且基本停止生长。因此, 温度20℃最适合铜藻幼孢子体生长。

幼孢子体对盐度的要求如图 6所示, 盐度20—30内铜藻幼孢子体存活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 而生长率以20—30最为适宜(P<0.05), 过高和过低的盐度都不利于铜藻幼孢子体的生长。

幼孢子体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如图 7所示,光强500—8500 lx内铜藻幼孢子体存活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 而生长率以4500 lx最为适宜(P<0.05), 在黑暗条件下幼孢子体虽能保持一定的存活率(试验周期内), 但基本停止生长, 当光照强度超过8500 lx时, 幼孢子体的存活率和生长率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这说明4500 lx的光照条件对铜藻幼孢子体生长较为适宜。

图 5 温度对幼孢子体生长和存活的影响Fig. 5 The effect of water temperature on germlings survival and growth

图 6 盐度对铜藻幼孢子体生长和存活的影响Fig. 6 The effect of salinity on germlings survival and growth

幼孢子体对光照周期的要求铜藻幼孢子在不同的光照周期下均能存活(图 8), 在每天光照时间不低于6h下, 铜藻幼孢子体均能保持较高的存活率(P<0.05)。当全黑暗时, 铜藻幼孢子基本停止生长, 且存活率较低(P<0.05)。每天光照时间12—18h, 铜藻幼孢子的相对生长率较高(P<0.05), 比较适合其生长。

图 7 光照强度对幼孢子体生长和存活的影响Fig. 7 The effect of light intensities on germlings survival and growth

图 8 光照周期对幼孢子体生长和存活的影响Fig. 8 The effect of light period on germlings survival and growth

图 9 培养密度对幼孢子体生长和存活的影响Fig. 9 The effect of culture density on germlings survival and growth

幼孢子体对培养密度的要求如图 9所示,培养密度为1—40棵/cm2时, 幼孢子体均能保持较高的存活率且无明显差异(P>0.05)。在培养密度1—10棵/cm2时, 幼孢子生长率相对较高(P<0.05),在培养密度超过10棵/cm2时, 幼孢子生长明显受到影响(P<0.05), 且随着密度的增加生长率呈现下降趋势。因此, 幼孢子体培育阶段培养密度应当控制在10棵/cm2内。

幼孢子体对附着基的要求如图 10所示, 经过15d的培育, 扇贝壳和水泥砖附着基的附着率较高, 附着率超过70%, 其次为维尼龙绳帘, 附着率为65.1%, 羊栖菜布帘和大理石砖为最低(P<0.05)。而相对生长率方面, 水泥砖和维尼龙绳帘较高, 羊栖菜布帘和大理石砖次之, 扇贝壳最低(P<0.05)。因此, 质地坚硬表面粗糙的水泥砖较适合铜藻幼孢子体的的附着和生长。不同附着基效果如图版Ⅴ所示。

3 讨论

3.1 马尾藻科育苗的研究比较

马尾藻作为我国一类重要的大型藻类, 其主要养殖的种类有羊栖菜[15]、鼠尾藻[16,17]等; 其他种类如莫式马尾藻(Sargassum maclurei)[18]瓦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19]、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20]、半叶马尾藻[21]、匍枝马尾藻[22]等也有相关的人工育苗研究。比较发现, 虽然铜藻成体在外形特征上与其他马尾藻类有所不同, 但是就其繁殖生物学而言, 差异不大, 受精卵到幼孢子体的各期形态也基本一致。

3.2 铜藻种藻的选择、暂养和促熟排放

铜藻的生殖托发育与大多数马尾藻类的生殖托发育过程较为相似, 雌性生殖托成熟后大量卵悬挂于雌性生殖托表面, 等待受精, 精子从成熟的雄性生殖托排出后, 游动到雌性生殖托表面, 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然后从雌性生殖托表面脱落完成受精过程[15—22]。观察发现, 南麂岛铜藻生殖托有较为集中的形成时间, 一般为上半年的3月下旬至5月上旬。另外, 相同个体不同部位的生殖托形成时间和发育情况亦有不同, 野生型为顶部较先形成生殖托, 而养殖型靠近夹苗绳子的基部生殖托形成较早, 说明靠近水面的较高温度、较强光照和较长光照时间等都是促进铜藻成体性成熟的关键因素所在。暂养期间应当加大换水量和换水次数, 制造水流以加快铜藻的成熟速度。由于成体生殖托形成的不同步性, 以及同一个生殖托内不同部位生殖细胞发育的不同步性等, 因此, 在选择种藻的时候应当以较为成熟的侧枝为选取对象, 人为控制其集中排放, 集中采苗。另外, 在铜藻促熟方面也应当加强类似于其他马尾藻有性生殖同步化的相关研

究[23, 24]。

3.3 铜藻受精卵发育及其环境选择

鼠尾藻、羊栖菜、莫氏马尾藻、瓦氏马尾藻、海黍子以及其他马尾藻相比, 铜藻的生殖托最长[1]。而且铜藻受精卵也存在马尾藻“挂托分裂”的现象, 卵子由雌性生殖托排放后先黏附在生殖托表面, 当完成受精后继续在托上进行分裂直至长出假根, 随后自然脱落。该结果与张婧等[25]有关枸杞岛铜藻受精卵的早期发生发育观察相类似。南麂岛铜藻的卵发育方式属于8核1卵型[26], 与其他马尾藻的卵型发育方式类似[16—20]。温度10—20℃, 盐度20—30是铜藻受精卵发育的适宜环境。

3.4 铜藻幼孢子体培育关键

图 10 附着基对铜藻幼孢子体生长和附着的影响Fig. 10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ettlement substratum on germlings survival and growth

环境因子本研究发现, 铜藻幼孢子体阶段,有较广的环境适应范围。温度方面, 在10—25℃条件下幼孢子体均能存活并能保证一定的生长率。该结论与孙建璋[5,11]、张婧等[25]通过对南麂列岛的铜藻生态学实地调查以及枸杞岛铜藻幼孢子体室内培育试验, 得出铜藻的生存水温范围较广(8—30℃), 在受精卵只发育成无主干和侧枝的幼孢子体的阶段, 可以耐受恶劣环境因子的结论相类似。而本研究通过统计分析, 得出的幼孢子体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光照方面, 光强500—8500 lx铜藻幼孢子体存活率较高, 在黑暗条件下幼孢子体虽能保持一定的存活率, 但基本停止生长, 当光照强度超过8500 lx时, 幼孢子体的存活率和生长率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该结论与孙建璋等[5,11]认为铜藻合子附着后的幼孢子体对强光的耐受力下降的结论类似, 张婧等[25]也发现, 日龄小于30d的幼孢子体对强光耐受力较差, 且苗体顶端分生组织较易溃烂, 因此该阶段铜藻幼孢子体的培养, 宜采用4500 lx左右的光照强度。

有关盐度、光照周期、培养密度等环境因子对铜藻幼孢子体生长存活影响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 因此, 本研究得出的铜藻幼孢子体适宜盐度范围、光照周期、培养密度等对铜藻的前期培育和人工育苗等工作有比较现实的参考价值。

附着基质铜藻作为一种较为高等的大型海藻, 已经分化出类似于高等植物根的“假根”附着器, 附着器是保证其抵抗风浪、选择栖息环境、营附着生活的重要器官[2]。而影响铜藻营附着生活的最重要因素, 就是附着基。因此, 附着基的选择是决定铜藻人工培育的关键所在。研究发现, 不同类型的孢子适宜附着和生长的附着基也不同[26,27]。韩军军[19]、孙修涛[28]、贾柽[29]等都进行过有关马尾藻的附着基选择的相关研究, 发现水泥板和棕绳较适合马尾藻幼苗的生长发育。而本研究也有相同发现, 在室内培育条件下, 质地坚硬表面粗糙的水泥砖比较适合铜藻幼孢子体生长发育。且该附着基易于搬运、便于冲洗, 更适合后期海区藻场重建的藻礁投放等需要。

4 结论

综上所述, 南麂岛铜藻的自然繁殖盛期为每年3月下旬至5月上旬, 海水温度为13—18℃, 较适宜于雌雄生殖托的形成。

在人工条件下, 有利于铜藻受精卵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0—20℃, 盐度是20—30, 在该培育条件下,经过48h的孵化, 受精卵可以大批量同步化发育成具有假根的幼孢子体。

人工育苗结果表明, 适宜的环境因子(温度20℃, 盐度20—30, 光照强度4500 lx, 光照时间12—18h/d)较利于幼孢子体的生长发育。铜藻幼孢子体的前期培育连续流水和充气为宜, 经18—20d的室内培育, 幼孢子体可发育成具有2—3叶片的幼苗。另外, 铜藻幼孢子体的培养密度应当控制在10棵/cm2范围内, 质地坚硬、表面粗糙的水泥砖较适合铜藻幼孢子体的附着和生长, 可满足后期藻场修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Zeng C K, Lu B R. Chinese Journal of Seaweed [M].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0, 96—97 [曾呈奎, 陆保仁.中国海藻志, 第三卷第二册, 墨角藻目. 北京: 科技出版社. 2000, 96—97]

[2]Qian S B, Liu D Y, Sun J. Haizaoxue.[M]. Qingdao:Press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2005, 2—6 [钱树本,刘东燕, 孙军. 海藻学.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2—6]

[3]Zhang P, Cai Y F, Wang T G, et al. AFLP analysis of different geographic populations of Sargassum horneri along the coast of Zhejiang Province [J]. Acta Agriculturae Zhejiangensis, 2015, 27(9): 1586—1592 [张鹏, 蔡一凡, 王铁杆, 等. 浙江沿海不同地理群体铜藻Sargassum horneri的AFLP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15, 27(9):1586—1592]

[4]Choi C G, Kim H G, Sohn C Y. Transplantation of young fronds of Sargassum horneri for construction of seaweeds beds [J]. Journal of the Korean Fisheries Society,2003, 36(5): 469—473

[5]Sun J Z, Chen W D, Zhuang D G, et al. In situ ecological studies of the subtidal brown alga Sargasssum horneri at Nanji Island of China [J]. South China Fisheries Science,2008, 4(3): 58—63 [孙建璋, 陈万东, 庄定根, 等. 中国南麂列岛铜藻Sargassum horneri 实地生态学的初步研究.南方水产, 2008, 4(3): 58—63]

[6]Chen L R. Morphological traits of Sargassum horneri and its influences on habitat structure of the seaweed bed [D].Thesis for Master of Science.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5 [陈亮然. 铜藻形态学特征及其对海藻场生境构造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2015]

[7]Zheng H Y, Rao D Z, Chen G F, et al. Consideration on protective exploitation of Sargassum horneri (Turn) Ag resource around Nanji Islands [J]. Modern Fisheries Information, 2008, 23(10): 25—27 [郑海羽, 饶道专, 陈高峰, 等. 保护性开发南麂列岛 Sargassum horneri (Turn)Ag. 资源的思考. 现代渔业信息, 2008, 23(10): 25—27]

[8]Lin S M, Huang R, Ogawa H, et al. Assessment of germling ability of the introduced marine brown alga,Sargassum horneri in Northern Taiwan [J]. 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 published online: 11 March 2017

[9]Isamu Umezaki. Ecological Studies of Sargassum horneri(TURNER) C. AGARDH in Obama Bay, Japan Sea [J].Bulletin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Scientific Fisheries,1984, 50(7): 1193—1200

[10]Nanba N. Egg release and germling development in Sar-gassum horneri (Fucales, Phaeophyceae) [J]. Phycological Research, 1995, 43: 121—125

[11]Sun J Z, Zhuang D G, Chen W D, et al. Studies on sexual reproduction and seedling production of the brown alga Sargassum horneri [J]. South China Fisheries Science,2008, 4(2): 6—14 [孙建璋, 庄定根, 陈万东, 等. 铜藻Sargassum horneri繁殖生物学及种苗培育的研究. 南方水产, 2008, 4(2): 6—14]

[12]Sun J Z, Zhuang D G, Sun Q H, et al. Artificial cultivation trials of Sargassum horneri at Nanji islands of China[J]. South China Fisheries Science, 2009, 5(6): 41—46[孙建璋, 庄定根, 孙庆海, 等. 铜藻人工栽培初步研究.南方水产, 2009, 5(6): 41—46]

[13]Wang S J. Marine Algal Biotechnology [M]. Shanghai: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1994, 20—21[王素娟. 海藻生物技术.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0—21]

[14]Hunt R. Plant Growth Analysis [M]. London: Edward Arnord. 1978, 2

[15]Li S Y. Studies on technique of industrial raising seedlings of Sargassum fusiforme (Harvey) setch [J]. 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01,20(3): 251—265 [李生尧. 羊栖菜生产性育苗技术研究.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20(3):251—265]

[16]Wang F J, Sun X T, Li F. Studies on sexual reproduction and seedling-rearing of Sargassum thunbergii [J].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2006, 27(5): 1—6 [王飞久, 孙修涛,李锋. 鼠尾藻的有性繁殖过程和幼苗培育技术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 2006, 27(5): 1—6]

[17]Wang Z F, Liu J G. The sexual reproduction of Sargassum thunbergii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eedling breeding[J]. Oceanologia Et Limnologia Sinica, 2007, 38(5):453—457 [王增福, 刘建国. 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有性生殖过程与育苗. 海洋与湖沼, 2007, 38(5):453—457]

[18]Yang B, Qu Y K, Xie E Y.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of Sargassum maclurei sexual reproduction and juvenile sporophyte development [J]. Journal of Aquaculture,2013, 34(10): 30—34 [杨彬, 曲元凯, 谢恩义. 莫氏马尾藻有性繁殖和幼孢子体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水产养殖,2013, 34(10): 30—34]

[19]Han J J, Zhang J W, Liu Y Y, et al. Studies on the largescale breeding of Sargassum vachellianum [J]. Acta Hydrobiologica Sinica, 2016, 40(1): 123—130 [韩军军, 张建伟, 刘媛媛, 等. 瓦氏马尾藻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 水生生物学报, 2016, 40(1): 123—130]

[20]Cao S Q, Zhang Z Y, Wang G S, et al. Indoor artificial seeding of seaweed Sargassum muticum [J]. Journal of Dalian Fisheries University, 2008, 23(5): 359—364 [曹淑青, 张泽宇. 海黍子室内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8, 23(5): 359—364]

[21]Tian S X, Chen W D, Lin L, et al.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of Sargassum hemiphyllum(Turn.) var. chinense J. Agardh in breeding season [J].Marine Fisheries, 2014, 36(2): 107—115 [田淑娴, 陈万东, 林利, 等. 繁殖期半叶马尾藻中国变种的形态结构观察. 海洋渔业, 2014, 36(2): 107—115]

[22]Zou X X, Lin Y, Zhu J, et al. Study on the artificial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Sargassum polycystum [J]. Fishery Modernization, 2016, 43(3): 29—33 [邹潇潇, 林勇, 朱军, 等. 匍枝马尾藻人工栽培初步研究. 渔业现代化,2016, 43(3): 29—33]

[23]Pang S J, Fei X G, Xiao T, et al. Mass production of the artificial seeds of Hizikia fusiformis by controlling the laying out of the ovules and semens [J]. Marine Sciences,2001, 25(4): 53—54 [逄少军, 费修绠, 肖天. 通过控制卵子和精子的排放实现羊栖菜人工种苗的规模化生产.海洋科学, 2001, 25(4): 53—54]

[24]Han J J, Bai K Q, Zhao M L, et al.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of Sargassum vachellianum sexual reproduction and juvenile sporophyte development [J]. Acta Hydrobiologica Sinica, 2016, 40(6): 1215—1220 [韩军军, 白凯强,赵明林, 等. 瓦氏马尾藻有性繁殖和幼孢子体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水生生物学报, 2016, 40(6): 1215—1220]

[25]Zhang J, Yan X H, Zhang S Y. Observations on embryology of zygotes and early development of juvenile sporophytes in Sargassum horneri [J]. Journal of Fisheries of China, 2012, 36(11): 1706—1716 [张婧, 严兴洪, 章守宇. 铜藻受精卵的早期发生与幼孢子体发育观察. 水产学报, 2012, 36(11): 1706—1716]

[26]Han J J, Zhang J W, Liu Y Y, et al. Studies on the largescale breeding of Sargassum vachellianum [J]. Acta Hydrobiologica Sinica, 2016, 40(1): 123—130 [韩军军, 张建伟, 刘媛媛, 等. 瓦氏马尾藻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 水生生物学报, 2016, 40(1): 123—130]

[27]Zhang Z Y, Han Y X, Li X G, et al. Reproductive biology and indoor cultivation of seaweed Gloiopeltis tenax[J]. Journal of Dalian Fisheries University, 2009, 24(1):1—7 [张泽宇, 韩余香, 李献刚, 等. 鹿角海萝的繁殖生物学及室内培养的研究.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9,24(1): 1—7]

[28]Sun X T, Wang F J, Wang W J, et al. Large scale breeding of Sargassum thunbergii based on sexual reproduction [J]. Progress in Fishery Sciences, 2010, 31(3):84—91 [孙修涛, 王飞久, 汪文俊, 等. 基于有性繁殖的鼠尾藻规模化繁育试验. 渔业科学进展, 2010, 31(3):84—91]

[29]Jia C, Yang B, Xie E Y.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seaweed Sargassum moclurei [J]. Fisherie Science, 2012,31(10): 616—619 [贾柽, 杨彬, 谢恩义. 莫氏马尾藻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 水产科学, 2012, 31(10): 616—619]

图版 Ⅰ 铜藻生殖托发育Plate Ⅰ The development of Sargassum horneri receptacles

图版 Ⅱ 铜藻卵子和受精卵内核物质的变化Plate Ⅱ The occurrence of nuclei fusion in the zygote of Sargassum horneri

图版 Ⅲ 铜藻受精卵的发生过程Plate Ⅲ The embryology of zygote in Sargassaum horneri

图版 Ⅳ 铜藻幼孢子体的生长发育Plate Ⅳ The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Sargassum horneri germlings

图版 Ⅴ 不同附着基条件下铜藻幼孢子体附着发育情况Plate Ⅴ The effect of settlement substratum of Sargassum horneri germlings

猜你喜欢
马尾藻生长率图版
日本落叶松以林分平均木材积生长率代替林分蓄积生长率可行性验证
大西洋最大规模藻华
海南省马占相思生长率模型研建
彩图图版
马尾藻海是个什么样的海?
马尾藻属新变种
——拟披针叶马尾藻潭门变种的形态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盐度对半叶马尾藻幼苗生长及光合色素合成的影响
把握最佳发展期,让地理不再艰涩——以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二章为例
基于海南省连清资料建立松树和橡胶树材积生长率模型
湖南省杉木与马尾松不同起源下生长率模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