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岚
(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常德 415000)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正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艰巨任务,而高素质人才则是支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对于科技型企业以及高精制造业而言,高素质人才更是企业战略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社会人才需求类型以及需求层次的转变必然会反映到教育领域,高等教育需要紧扣时代的发展变化采取好相应的教育对策,而创新创业教育则是为社会持续输送高素质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创新创业课程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校教育中普遍开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也非常显著,特别是教学方法层面的问题,严重削弱了创新创业课程的教育实效,对学生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干扰。从创新视角出发,突破当前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成为现阶段以《创业基础》为代表性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发展的关键。
受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当前《创业基础》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教学方法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中最为活跃的元素,其中存在的问题更是严重干扰了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具体而言,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
《创业基础》课程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干课程,需要牢固树立学生中心的教育思想,将学生作为课程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创新意识的提升以及创业能力的发展,但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仍然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听,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没有得到有效的凸显,学习积极性自然也得不到提升,这影响了学生知识吸收与技能发展的效果。
合作教学是课程教学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创业基础》课程而言,合作更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比如,在创业方案的设计中,仅凭学生个人的力量难以制作出合乎要求的方案,又如,在市场调查中,需要学生共同参与,群策群力,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没有有效地从小组合做出发来构建创业团队,忽略了创业中团队意识、团队合作的培养,影响了学生创业能力的发展。
《创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其教学内容由理论授课与实践发展两个部分组成,理论课负责基本创新理论的讲解,实践课则负责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二者紧密融合才能实现《创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但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首先,理论授课占据课程教学的主体,实践教学课时较少,且实践活动更有流于形式的风险。其次,实践课以校内实践居主,校外实践机会相对较少。
教学考核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课程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创业基础》课程在考核中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就考核周期而言,教师多以期末考核为主要考核方式,忽略了学生平时的考核,没有将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削弱了考核的价值;其次,就考核内容而言,《创业基础》课程由理论与实践教育两个部分组成,但在考核中偏重理论知识记忆效果的考核,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影响了考核的效果。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创业基础》在教学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必须从课堂主体、学习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考核等角度采取好有效的措施。
如前所言,在当前《创业基础》教学环节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便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欠缺,这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学习效率的提升都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创新导向下的《创业基础》教学中,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主体,丰富教学方法,不断突破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更多地采用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更能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与作用的教学方法。就以角色参与法为例,它要求学生根据创业活动的实际情境进行角色代入,设身处地从创业活动中相关角色的定位、追求出发,分析创业活动,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好的作用。又如,案例分析法摒弃了以理论授课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内容融入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对学生更好地了解创业理论以及将理论成果应用到创业实践中有着很好的启发作用。最为典型的便是在创业设计书的制定中,教师以案例分析为中心,将案例设计书的优点与不足全盘展现出来,可以弥补既有教学模式的不足。教学方法的变革必然也要驱动学习模式的调整,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是学习模式调整的关键,对此,教师可从小组学习、翻转课堂等角度出发,来创新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导向下,提高并优化学习效果。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高校《创业基础》教育中,小组合作教学是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主要选择之一。一来,《创业基础》课程以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而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则是构成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组合作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发展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二来,《创业基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别是在实践环节,需要学生的团队智慧,头脑风暴是激发创业灵感的有效方式,这也促使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创业团队内部建设是小组合作的主要内容,比如,团队名称、团队口号、团队标语、团队队徽、团队队歌等。团队内部建设是提升团队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有效方式,能够使创业小组成为一个有效率、有氛围的小组,这对于基于小组合作的创业教学开展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当然,为了更好地发挥创业团队在学生创业技能的培养与发展中的作用。创业团队的构建必须以项目教学为辅助,种类多元、数量丰富的创新创业项目不仅是驱动创业团队深度合作的前提条件,也是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交往合作能力的有效保障。因此,在《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创业团队布置不同的创业任务,合理引导团队成员在共同创业目标指引下进行合理的分工,如市场调查、项目论证、创业计划书制定、创业计划书评估、寻找投资等,让团队成员在创新创业的各个环节中都能有效地利用到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加强学生《创业基础》的学习效果。
《创业基础》课程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主干课程,在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职业定位、职业技能等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创业基础》课程兼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浓厚的实践色彩,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是全面提升《创业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现阶段《创业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以校内实践为主,常见的实践项目有创业项目书设计与制作、校园创业活动等,更为广阔的校外实践则尚未有效的开展起来,影响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效果。对此,教师在基于创新导向的《创业基础》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探索中要坚持校企合作的基本理念,广泛地与学校周边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为企业源源不断提供新生实习力量的同时,增加在校学生社会实践与历练的机会,比如假期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等。相比于校内“纸上谈兵”式的创业实践而言,校外的求职、工作经验,更有助于学生市场意识的培养与职业技能的发展。不仅如此,大学生在校内、校外实践中,受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形形色色的问题,如人际交往层面的问题、理论应用层面的问题、实践技能发展层面的问题等,教师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指导,特别是校外实践指导。对此,在学生的校外实习,主要是顶岗实习中,学校要遴选专门的负责教师扎根于学生的实习单位,与实习单位的学生指导人员共同负责学生的实践活动。学校的负责教师主要从负责学生的校外安全、理论再教育等,而实习单位的指导人员则负责职业技能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项内容。
教学考核作为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创业基础》学习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深入、持续、有效的教学考核,不仅是全面反映学生课程学习状况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教师教学针对性、有效性的主要措施。传统的考核方式以期末考核为主,理论测试的部分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不利于学生真实学习效果的评估与反馈,弱化了教学考核服务于教学活动的作用。因此,在创新导向下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中,教师首先要做的便是改革考核方式,在重视期末整体考核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将考核内容分为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社会实践、期末作业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属于平时表现的范畴,权重合计占比70%,第四个属于期末整体考察,权重占比30%。其次,教师要细化考核指标,严格采用量化指标的形式来评估、考核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具体明确的分值将学生的学习结果清晰、直观地展示出来。就以课堂表现环节为例,可以分为日常考勤与学习状态两个部分,日常考勤侧重于学生学习态度的考核,如是否存在旷课、迟到、早退、睡觉、玩手机等情形,存在一次旷课则减去20分,学习状态则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如正确回答问题、上台演讲等可以加10分。最后,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就以期末作业为例,传统的考察以试卷为主,过重的理论性使得学生的学习存在“死记硬背”的现象,没有起到创业教育的作用。教师可以将创业计划书的制定作为考核形式,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创业计划书,教师则从商业性、完整性、前瞻性、操作性等角度予以评价。
现阶段高校《创业基础》课程授课中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滞后,创新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对此,教师需要从立足学生主体、注重小组合作、深化校企合作、改革考核方式的角度出发,创新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