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蓉
(武夷学院,福建武夷山 354300)
武夷学院地处福建省北部的南平市,俗称闽北,这里被誉为“红旗不倒”的革命老区。作为闽北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武夷学院始终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省级示范性应用型高校建设的纵深推进,学校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着力提升服务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
南平地处福建省北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武夷学院大量毕业生向福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外流,寻求更大的就业机会和更完备的城市公共服务,客观上出现了学校每年培养四千余名毕业生,但闽北本地就业、创业人才需求仍然存在较大缺口的困局。据历年数据显示,福建省本科毕业生在南平就业比例约2.5%左右,2017届本科毕业生到南平就业比例2.45%,仅高于省内三明地区,且在南平就业的毕业生中以省外生源居多。
南平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近年来出台一系列政策着力推动向绿色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出了《南平市绿色产业发展行动纲要》,到2020年,初步构建起以现代绿色农业、旅游、健康养生、信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七大产业为主的高技术化、高附加值化、低碳化的产业体系。绿色产业的发展是南平市在经济新常态下立足自身实际作出的规划部署,但是从传统产业形态过渡到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绿色产业形态,产业人才短缺是制约转型的瓶颈问题。武夷学院作为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升格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实施应用型转型前,专业设置多为传统师范类或工科专业,文科专业占比高,人才培养方向多为师范类毕业生,与地方传统产业所需人才的差异显著,衔接度低。学校的办学实践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出现双输局面。要跟上地南平市七大绿色产业发展的转型步伐,武夷学院的人才培养方向和模式改革并没有完全一致的样本可以复制。
长期以来,南平在食品加工业,旅游业和机械制造业等产业发展中建设完成了较完备的产业基础。但是,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形势越来越迫切,南平传统优势产业在国内产业分工不断精细化、纵深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倍感压力,越发需要通过科技支持找准自身在国内产业中的定位才能实现升级发展。武夷学院的前身南平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教学型高校,以教学为主责,科研工作主要是依附于教学而存在,且以师范类学科为核心开展科研活动,在产业应用型科研方面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因此,面对南平市产业转型的紧迫需求,学校的科研工作起步晚,底子薄,在贴近产业一线开展应用型科研方面常常感到力有不逮。
南平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是产业深度结构调整,逐渐淘汰高能耗、低产值的落后产能,扶持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地方高校需要建设起一支懂地方产业基础、产业资源、产业发展路径的师资团队。武夷学院前身师范类院校的师资班底,在工作内容和工作思维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单一性,与南平产业一线的距离较远,对南平各产业发展的历史和家底缺乏深度系统的调查研究,对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更缺乏科学缜密的研讨论证。此外,由于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既需要专业技能型师资,又需要懂产业发展规律的师资,因此,尽管部分专业与产业之间的距离较近,专业教师能够较快将自身的知识转化为产业需要的技能,也因为缺乏对产业发展步骤和阶段进行系统构建的师资,导致专业师资的技能无法在产业应用中得到转化实施。
传统高校的办学定位是培养学术性人才,即使在师范类高等院校也是一样的自我定位。定位决定了发展方向,因此在武夷学院开展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升级之前,学校始终将学术摆在首位,学科专业以师范类学科专业为主,忽视产业需求实际,造成学生在校所学与社会所需的结构性失衡。学生的生源结构以本地生源为主,在学业与地方经济社会需求脱钩的形势下,学生欠缺职业发展规划的技能基础,毕业即失业的困惑造成学生对投身当地欠发达的经济社会建设的归属感、使命感和热情度都极其低下,本能地选择就业机会多、公共服务完善的地区谋求职业发展。
长期以来,基于传统的办学定位,地方性高校转型前存在严重的本位主义办学观,将培养好专科性人才作为服务地方的少数路径之一,在服务地方的主观认识上不积极、不主动,大量的办学资源围绕着教学活动(尤其是学术教学活动)展开建设,重复建设现象普遍存在,适合产业应用的科研设备与实验条件欠缺。人事制度、发展规划和评价体系偏离市场需求,存在重纵向轻横向、重论文轻应用型成果的价值导向,缺乏激励产学研合作的灵活制度安排,缺乏科学的分类管理与合理导向,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等服务地方的动力和实力不强。科技服务地方欠缺资源根基和制度土壤。前期的办学资源错配和激励机制偏误在经济新常态下严重制约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职能的时代要求。
在传统办学思维主导下,学校出于教学需要寻求校企合作,形式局限于设立实践教学基地或少量的科研课题等浅层领域,缺少引进企业参与办学改革的实践基础和有益尝试,校企双方接触不多、了解更少、互信不足,无法深入、持续、多元开展互动合作,更难共同对一些可扩大或深入合作的领域及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单一的办学机制无法接入产业运行实际,自然也就不能全方位服务于产业发展全局。
受制山区办学地域吸引力小、待遇条件差以及人事管理、职称评聘等制度壁垒约束,学校引才留才育才相较于省会或沿海城市高校难度较大,难以吸引社会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到校担任兼职教师,教师也没有动力深入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学校应用型教师相对不足,师资团队建设明显滞后,师资整体服务能力偏弱,无法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一是完善办学顶层设计,通过多轮教育思想大讨论和调研论证,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办学总体定位和“立足闽北、服务福建、面向全国”的服务面向,明晰了“以茶学、旅游管理、艺术学为特色,积极培育新型工科,努力实现多学科协调发展”学科专业定位。二是通过增撤调停等措施优化专业布局,建立专业与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先后对接南平“5+3”重点产业建成新型工科1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7个专业建成;跨学科建成生态食品专业群、旅游养生专业群等六大应用型专业群。三是主动优化生源结构。学校单列面向南平招生专项计划,南平生源数量占学校省内生源总数20%左右;逐年扩大省外生源招收比例,目前省外生源数量占学校招生总数35%左右。
一是主动对接职业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专业特点探索形成企业定制式的“专业+”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建立“双课堂”式的分段对接培养模式、师徒制教学的工作室培养模式、闽台双校园联合培养模式等融通校企双环境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规格与南平产业发展对人才职业素质、能力素质要求的吻合度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二是对接南平企业需求,主动与福建青松股份公司、福建科技永晶科技公司等龙头企业联合开设青松化工班、永晶科技定向班、生物制品班、盛丰物流班等类订单班,开展33个校企共同培养育人才项目,每年为当地企业培养专班人才400余人。三是对接南平绿色产业布局,针对不同合作对象需求,建成圣农食品学院(校企整体式)、太阳电缆学院(校企订单式)、玉山健康管理学院(闽台联合式)、生物产业学院(校企联盟式)等产业学院,点面结合致力为南平企业输出急需紧缺人才,其中圣农食品学院入选该省福建省首批5所示范性产业学院之一。四是以南平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建设茶学、土木工程、文化产业管理等6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引导和指导学生将创新创业与专业相结合,将线下实体经营与线上“互联网+”等新经济形态相结合,围绕南平支柱产业及新兴产业探索实践多类型的经营业态。目前,已为南平培育创新创业人才1000余人,孵化创新创业项目300余项,武夷山茶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武夷山木子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等160余家公司落地本土建设,为繁荣南平地方经济文化活动注入新生力量。
一是注重需求导向与学术导向相结合推进智库建设,对接南平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改创新需求,重点建设9个应用型学科,其中4个获批省级应用型学科;重点资助跨学科组建7个特色优势学科团队和3个青年博士学科团队。近年来,开展《南平市财政“十三五”规划》《南平市现代物流业“十三五”规划》等规划编制及服务南平地方旅游、邮政行业、园区建设、县域村镇体系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智库服务100余项,40余名科技特派员、科技扶贫专员对口联系相关县市、企业常年提供科技服务,朱子学研究中心获批省级高校特色新型智库。二是引导和鼓励教师深入闽北各县市企事业一线提供技术咨询与科技服务,先后为南平市环保局、武夷新区绕城高速公路公司、神农菇业有限公司等南平百余家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咨询与科技服务,开展企业委托项目120余项。三是联合地方企业实施科技攻关,共建福建省竹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平台、闽北竹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20余个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科研创新平台,校地企联合开展科研项目150余项,联合申报专利6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40余项。
一是主动联合福建农林大学、厦门环境科学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构建科研联盟,发起建设了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生物产业绿色发展联盟、数字福建旅游大数据研究所、世界遗产地旅游院校联盟等科研联盟10余个,借智聚力组建团队提升服务能力。二是依托“3+0”“4+1”闽台联合育人项目的实施,先行先试借智台湾,健全完善的引才、用才、留才机制已吸纳50余名台籍博士在校供职2年以上,其中有16名台籍博士与学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聘用关系,常年在校担任专业课骨干教师,其中2人入选省级高层次人才、4人担任二级学院副院长及系主任。三是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柔性引进院士团队2个,百人计划、闽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26人,担任青年骨干教师导师或学科团队带头人,补强学校人才队伍。四是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的原则,对内持之以恒实施“中青年教师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人才培养过程,推进本土教师学历、能力双提升。近年来,校内培养新增教授30名、副教授35名、博士26名、双师双能型师资230人,新增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9人。
当前,闽北老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绿色产业发展。作为地方高校,在推进应用型办学的进程中应义不容辞肩负产业发展的人才、智力、科技支撑,注重服务社会的效能产出,适时采用服务社会绩效评价监督,及时发现问题、理性分析与解决双方合作存在的问题,确保服务社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高等院校服务社会事关多方利益的统筹与协调,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的长期过程,只有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高校服务社会、社会反哺高校的共振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和高校协同发展、互惠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