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艳红
日本学者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一书中指出,“21世纪的学校是‘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其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建设相互影响的社会关系的过程”。足球是一项团体运动,集体的协作、默契的配合直接关系到竞技的结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能使学生在足球教学中形成集体意识,培养学习的自主性。
学习共同体是指在班级教育活动中,以共同愿景、价值和情感为基础,以真实任务为核心,师生、生生之间持续的、深层的合作和互动,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学习组织与精神追求。
首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开放式的学习系统。即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考去感知和获得知识。教学过程不仅是教授知识的过程,还是对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赋予教学更高的意义。其次,学习共同体强调内部成员间的共生性,它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有共同的目标。每个共同体成员,包括教师和学生都要致力于这个共同愿景,形成统一的、互助互爱的和谐集体。再次,学习共同体强调成员的主体性。每个成员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意识、观念和个性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将其从被动接受的角色中解放出来,让学生自愿、自主地去探索知识,积极实践,学会主动学习。
1.硬件设施的匮乏。相对中学和高校,很多小学的体育场所和设施是极其简陋的。一些条件较好的小学有田径、乒乓球、羽毛球等容易建设的运动场所。但是足球教学需要一块足球场,这对一部分小学就是无法实现的梦,特别在一些偏远乡村的小学更是难以实现。
2.师资数量不足。2015年2月27日,我国第十次深化改革会议通过的《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了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方针。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很多小学纷纷开设足球课程。在课程表中加入足球课是件极其简单的事情,但要把教学落到实处,没有必备的场所和师资力量是不行的。一些学校组织体育教师进行各种培训,有些学校教师经过自我学习,开展足球教学。虽然小学生对足球有非常高的兴趣,但是由于缺少有专业素养和经验的教师,目前尚不能满足小学生学习足球的需要。
1.共同体的成员因为相同的目标聚合在一起。足球是集体竞技项目,成员间的有效配合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小学足球教学中,运用学习共同体是再合适不过的。
2.小学足球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是将共同体内的成员有效地组织在一起,包括教师和学生。他们共同探索足球运动的奥秘,增强了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加深了情感体验,促进了教学高效顺利的和开展。其次,学生之间因为共同的目标聚在一起,增进了集体意识,培养了团结协作的能力。
3.学习共同体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其自主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这革除了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单方传授的弊端,使学生增强了自主学习的意识。足球运动需要的就是团结协作及在运动场上的灵活应变和自主配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对小学足球运动教学的开展是很有裨益的。
1.培养学生自主性。传统的体育教学采取教师给学生讲解体育理论常识,示范体育运动技能,学生在模仿时教师巡逻指导的方式。而学习共同体是教师采取自愿组合、互助组合和分层组合的方式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自主性,树立自信,增强自主意识。分组后,要确定小组的共同学习目标,使小组成员形成团结互助的动力和意识,共同承担小组的学习责任。其次,帮助学生定位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引导学生在足球运动中选择守门员、后卫、中场、前锋等,明确自己在团队当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形成团体意识。再次,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每个成员有自己的专长,但是不能以表现自我为终极目标,要承担集体发展的责任。教师要经常了解和观察学生,对他们的表现作出评价,引导其成长进步。
2.鼓励学生交流互动。学习共同体的健康成长要依靠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配合。教师要鼓励学生形成彼此协商的习惯和意识,增强集体的情感意识和理智倾向。在足球运动中,仅仅靠一个成员是无法实现共同目标的。赛场上队员间的默契不是速成的,需要在平时的教学和训练中,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通过协力合作完成目标。在实际的教学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互动和对话是共同体发展的基础。要让成员间相互了解、默契配合。通过成员间长时间的磨合,从陌生到熟悉,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促进学习共同体的维持和发展。
3.良好氛围,立足“发展本位”。学习共同体一方面规范成员的行为,使个体按照共同体的规则、习俗礼仪、惯例、价值观、态度、理想和行为模式履行其社会职责;另一方面共同体中的个体评价自己的标准和原则,对不符合共同体文化规范的部分作出调整以适应群体的要求,从而使共同体的文化价值观念内化为个人的文化价值观。小学生活泼好动,自主意识强,容易规范和塑造的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考虑他们的自我思想和意志,有效安排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立足“发展本位”,引导和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处于轻松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教师整合学生的不同文化,实现共同体成员间的理解、平等对话和有效沟通,实现学生间的和谐共处,达到发展个体的目的。
[1]时长江.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意蕴及其建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8(12).
[2]潘洪建.“学习共同体”相关概念辨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3(8).
[3]魏炎鹏.浅析“学习共同体”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