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凤,王树彦
国内外很多专家和学者都从不同的侧重点界定“双语教学”,虽然目前为止并没有公认的最权威、全面的定义,但普遍认同“双语教学不是语言教学”而是“以讲授专业内容为中心”,具有“同时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运用外语能力的双重功能”。
目前,各高校借鉴国际上成熟的双语教学,探索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模式:以汉语为主要媒介语串讲外文版教材的“汉译型”;从关键词向系统知识延伸的过程中,外语比例逐渐递增的“延展型”;以外语为主要媒介语,在中外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语码转换的“穿插型”;全部用外语讲授外文版专业教材的“示范型”;中外双方教师共同讲授一门专业课程的“合作型”。然而严格来讲,这些只能归为教学方法范畴。教学模式是就教学过程的结构、阶段、程序而言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样式,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构建是基于对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等教学所有相关因素的全面考量,如此才具有可操作性。
遗传学研究有助于改善和解决人口、粮食、医疗、资源和环境等多方面的相关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人类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学科。其课程体系庞大、包罗万象,教学内容日新月异、灵活多变,所以学生接受起来并不轻松。全英文授课会使大部分学生因语言障碍而导致理解偏差或者领悟不透彻;汉语讲解又会使他们在接受国际最新学科发展动态和全面理解学科内涵方面具有局限性。双语授课既能保证学生准确无误地吸收和领悟学科基本内容、系统学科体系的相关理论知识,又能提高其英语专业文献阅读能力和跟踪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知识的能力。因此,很多高校都采用双语教学法来讲授遗传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学科定位不准确、课程设置不科学、教材选用不恰当、师资水平不理想等问题。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首先要有准确的学科定位和清晰的目标导向,“既要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又要完成学科教学的双重目标”。其次,要注重师资力量的培养。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遗传学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同时具备较高的遗传学专业素养、英汉两种语言能力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再次,难度适中、框架清晰、内容准确、编排合理的教材也同样重要。此外,灵活的教学方法、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及合理的考核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分层教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应调查学生需求,了解学生语言水平和专业知识含量,以学生为中心逐层开展教学活动,并按照通用英语(E G P)教学+专门用途英语(E S P)教学+双语教学的层级方式推进。E S 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和学科相关的英语。E S P与E G P一样具有词汇、语法、语篇等层次上的语言共核部分,也属于语言教学,但是E G P以教授语言技能为目的,E S P则是使学习者在某一专业或职业上使用英语知识和技能实现专门化的应用性课程。E G P是基础,E S P是E G P的扩展和延续,它们在时间上有先后,但在内容上却互相融合,二者的合理衔接构成完整的EF L教学。也就是说,大学英语分两个层次。首先,把所有学生按英语水平分为不同等级,有针对性地实施通用英语(E G P)教学,稳步提高其语言能力。然后,具备一定语言能力的学生按学院要求和专业需求修读专门用途英语(E S P)。在完成EF L两个层级的语言学习以后,进入遗传学的双语学习阶段,在继续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强化遗传学专业知识的吸收。
2.梯队合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优质的师资能够更好地选定或编写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教材、更合理有序地规划和组织教学、更科学全面地评估学生学习效果。选拔优秀的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结成搭档合作授课,同时再配备2名教师(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各一名)作教学助理。4位教师共同修订教学材料,探讨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确定最科学的评估体系。主讲的两位教师一个施展专业特长,一个发挥语言优势,互为有益的补充。通过一到两轮的授课实践,2名助理教师也得到很好的培训,可以在主讲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新一轮的授课,最后能够独立完成遗传学的双语授课任务。这样的梯队合作方式有利于发挥每位教师的优势和特长,通过教学研讨、集体备课等活动融合集体的智慧,集思广益,易于构建最佳的教学模式;同时,通过梯队合作实践来培训师资,可以确保培训的效果,还能节约师资培训的经济和时间成本。
3.教材编写。目前我国引进的遗传学原版教材很多,但是没有从编写理念、内容编排、深度广度、图表展示、例题讲解、习题题量以及售卖价格等方面都符合学生需求的理想教材。开设遗传学双语课程的教师应该依托国外原版教材,自主编写符合本校学生需求的双语教材。在编写时,教师应全面综合考虑学生需求和教学实际等多种因素,通过重点专业词汇加注释、多用简单句式、添加事例图表、丰富习题类型和内容、控制各章节篇幅以及内容编排由易到难等方式提高教材的可理解度。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确定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既要保证学生在群体水平、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等不同层次上全面掌握遗传学知识,又要根据其研究方向确定课程重点,合理分配各章节教学内容。例如,供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的遗传学教材就应该侧重与人类和病毒两种生物体相关的内容;针对农学专业的学生,则要深度挖掘与植物或农作物相关的内容。同时,还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制作清晰概略的课件和充实详尽的课程教学网页。课件主要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文字内容不宜过多、字体不宜过小,颜色搭配以清晰可见为主,多用图片、动画、视频短片等生动活泼、直观易懂的形式辅助教学。教学网页内容越充实广博越好,师生互动界面必须有专业教师查看,以便及时回答学生问题,或者引导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讨论。除了互动交流区以外,还应设定关于前沿问题、容易混淆问题的研讨区。教学网页要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权威性,不断更新,为学生提供最新、最广的国际视角。
4.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应确保大学英语语言学习和遗传学双语教学之间紧密有序衔接,明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的,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选择教学资料和授课内容。学生只有在英语语言学习阶段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具备了相应的语言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双语阶段的学习。在遗传学双语授课阶段要实行开放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切忌完全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型课堂,应多利用突出学生主体的互动式、启发式、发现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应从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英语语言水平、实验操作、文献查阅以及科研探索能力等方面进行教学效果评定,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验操作能力相结合,从而培养出具有独立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授课时长、授课语言和考核
内容等方面基本遵循下表,也可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微调。大学英语阶段 学术英语(E A P)阶段 遗传学双语授课阶段课程目的 英语一般性内容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系统的遗传学知识的掌握;查阅国内、国际遗传学专业相关文献能力的强化;遗传学相关领域的深入科研探索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 一般性听说、读写类文章 遗传学相关的听说、读写类文章遗传学专业知识(根据学生需求确定专业分支和侧重点)教材 选用常规大学英语听说、读写教材及相关教辅材料遗传学领域相关内容的初步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以国外教材为依托,自主编写符合学生需求的教材教师 英语教师 英语教师 专业教师+英语教师授课时长 2-3学期 1-2学期 1-2学期授课语言 80%英语20%汉语教师搜集遗传学相关科技文本,自主编写听说、读写教材80%英语20%汉语考核内容 语言测试 语言测试 专业知识测试(理论测试+实验操作)50-60%英语40-50%汉语
遗传学双语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师资是关键因素。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更新教学理念,注重相关学科知识(如植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育种学、生物信息学等)的拓展以及高尚师德的培养。学校可从加强经费支持、完善奖惩制度、科学培养方案三个方面入手确保师资力量的高水平和可持续性发展。
1.加强经费支持。教学目标的确定、大纲以及教材的编写、网络平台的搭建和开发都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包括充分的前期教学实践、调查、访谈和研讨。这些仅凭个别教师的力量是无法达成的,需要在学校提供的经费支持、技术支持和行政支持下完成。教师间的院际、校级合作、学习也需要学校的行政和财政支持。
2.完善奖惩制度。合理的奖惩措施能有效地激发教师的潜能。根据教学效果给予教师不同程度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培训、进修、访学等各种机会也应纳入奖励范畴,而且要让这些培训有实际效果,而不是流于形式。
3.科学培养方案。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是保证创新教学模式顺利推行的重要因素。培养方案应包括教师培养和学生培养两套方案。具体结合本校学生特点等其他具体情况,从课程定位、大纲制定、教材编写、授课方案、奖惩措施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双语授课既能保证学生掌握学科相关理论和知识、又能提高学生阅读英语文献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快捷、准确地接触并吸收学科前沿理论。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综合素质人才,需要注意的是,双语教学的实施一定在学生打好坚实语言基础的前提下进行的,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1]卢桂荣.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基于ES P理论与实践[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2]何家蓉,李桂山等.中外双语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张志远.英语课堂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