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眼”法与诸葛亮《诫子书》核心思想解读*

2018-03-29 01:22黄国秋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诸葛亮教研教师

郎 镝,高 梅,黄国秋

三国时蜀相诸葛亮所作《诫子书》是古代鉴诫类散文的名篇,唐欧阳询撰《艺文类聚》、北宋李昉等编的《太平御览》中都有收录,是历代少年儿童接受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诸葛亮思想、文学贡献被研究得较多,渐成汉魏文学重镇。①本次教材修订,《诫子书》入选“统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编入第四单元“人生之舟”。教材编者考虑本文意在“道德劝喻”,因其文章“句式齐整,读来朗朗上口”,可进行文学修养熏陶,在教学中备受重视。但“问题探究”部分的思考题,教参中给出的诸葛亮告诫儿子成才需要的三个条件是“立志”“学习”“惜时”引起了部分教师的争议,有的师生认为“志”“学”“才”更准确些。[1]这个问题正是在教师教学准备中对选文“文眼”的聚焦过程中出现的。[2]对此问题提出拙见,求教于方家。

一、初读后的两点感受

教材中的选文,是必须要细读的。教师和学生都要重视初读的感受。笔者初读的感受有两点。

其一,开头两段力图形成一个逻辑的循环。“夫君子之行”中,“夫”作为引语或发语词出现,因此,这句可看做是整篇文章龙头。所谓“引语”“发语词”,是教师们常说的。夫,这里是语气词,用于句首,提示下文或者表示对某事进行判断。“夫战,勇气也”“夫千里之远”……因此,这里主要是说明“君子之行”的内容,用以训诫子弟。“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是对修身、养德提供的方法。而“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针对明志、致远提供的手段。因此,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古代君子或读书人最重要的甚至是终极的追求,“修身”“养德”以及达到上述目的的手段,“明志”“致远”等修养。从上文看,“夫学须静也”中,“夫”这个语气词再次出现,标志着引出下文。“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句话的逻辑比较清楚。从上文中提到的“宁静”中的“静”出发,有静才能学,有学方成才。然而“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句,又再次提到了“有学方成才”的道理,并用“明志”来达到“成学”的目的。

因此,本节的逻辑线索是紧扣上节中的“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句,从“宁静”出发,引出“学”,从“学”引出“才”,最后落脚到“非澹泊无以明志”之“明志”上,是一个循环的说理线索。这种试图建立一个“密闭的循环系统”的说理方式,在两汉尤其是东汉时期最为盛行。王符、仲长统、王充在说理的时候都使用这种方式。这种言说体系让话语格外有力量。这种观点得到了教材编者的认同,在本册教学参考书的单元《教学指导》中,就指出本文的说理顺序是“先提出观点,再做阐发,接下来从正反两反面论证,是典型的逻辑顺序。”

其二,通观全文,可见深刻的镜鉴。说理重在正反对照,本文的“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中的“淫慢”“险躁”就是对比“澹泊”“宁静”的,同时也为后文引出“不能励精”“不能冶性”提供线索。“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句,似乎多次提到了时间,年、时、日的现代汉语本义,都是时间概念。并且,“时驰”“日去”一般也可以理解为时间概念,甚至“悲守”更确定了,不觉倏忽老之将至的时间性内容。似乎“惜时”这个命题,一定是成立的。

二、“文眼分析法”的几个问题

好的问题,即“文眼”会引发有启发性的思考,进而指导教学。从文学本体的初中语文教学总体思路入手看待传统文化经典选文,可以简单建立一个基于传统教育模式的教学结构分析的行动模块。从清代开始,经史子集的“四库之学”就成为学者研究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学术方法的基本形态和手段。传统文化视角下的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强调“经”的恒常性,以哲学的视角蕴内;强调“史”的通达性,以史学的视角讲述;强调“子”整体中的差异性,以子学的工程学视角开外;强调“集”的目的性,强调以文学的视角状物。从这个角度出发,将传统学术与当代的技术工具结合起来,形成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语文教育教学的格局。就《诫子书》而言,至少要从课程文学本位、历史还原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文学本位的研究方法

无论是在《艺文类聚》还是《太平御览》中,这段文字都是一致的。可是这段流传后世的重要文字中,有另外两个词容易被忽视,就是“年”“意”。从整体结构赏析,全文多次使用了对偶的修辞。这本也是从散体赋到骈文的特征,两两对偶,甚至词性都是对应的。由此可见,“年”和“意”是同样的意味。汉代“年”还没有过年的含义,多代表“年龄、年岁”或者“寿命”(如“可得永年”)。与后文的“枯落”相对应,则更有可能是大好的光阴、志向的意思。《诫子书》作为诸葛亮留下的写给家族子弟的文学作品,其中必然寄托着个人的一些想法和历史基因。笔者在2014年东北师大附中举办的“小初高”同课异构探讨中,从知识论角度对不同学段的内容进行过阐发:小学阶段强调语言和文字的运用,高中阶段应该更强调对文化的渗透。初中学段,应该侧重对文学的鉴赏和评析。文学本位,是连接语言文字、文化社会的钥匙,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之一。

(二)“知人论世”的历史还原法

《孟子》“知人论世”,是中国文学批评中非常重要的方法。不能因为当代是“最好的时代”,就放弃了流传千年的思想精华,更不能只说当代人的话,不去追根溯源。从“还原的”角度看,首先,诸葛亮接受了“阔达多匿志”的齐胶之地的熏陶,在居隐隆中的时候,也自比管、乐,以自己出生地的名将良相为偶像。这肯定与那种下定决心,归隐田园,不折腰向乡里小儿的“隐”君子不同。事实证明诸葛亮父兄子侄,都是以出将入相为己任的。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做到蜀汉的长水校尉,哥哥诸葛瑾在吴国做了东吴大将军,封宛陵侯。表亲诸葛诞,做了魏国的司空,他们的后代也做过吴大将军、都尉、尚书仆射等。

其次,诸葛亮出生在奉儒守官之家。在“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的汉魏之间,一定会强调儒家的学术风气、思想观念的。这也是他为何将养德、修身列为最重要内容的原因。《汉书·诸葛丰传》中就有诸葛先祖的高尚德行的事迹。可以说,一个人的工作态度的确受家庭风气的较大影响。诸葛亮在公元195年,随叔父诸葛玄从“循海而南,放乎琅琊”的临海富庶之地南迁。因为战火背井离乡的诸葛亮,看到了曹操统一北方战争中的惨烈,更感受到了刀兵之下,弱肉强食的残酷。曹操在徐州时候攻击陶谦,久攻不下便迁怒百姓。《三国志·魏志》中记载,杀红了眼的曹操在徐州“坑杀男女数万口于泗水,水为不流。”“睢陵、夏丘诸县,皆屠之,鸡犬亦尽,邑墟无复行人”。徐州人宁肯跟着刘皇叔逃跑死掉,也不愿意坐以待毙。诸葛亮对战争的苦难非常清楚,尽力而为的报国之心一定非常坚定。他心里的“国”必定不是曹操的“国”,如果是正统的蜀国就更好了。诸葛亮最后选择刘备,和这种经历不无关系。因此,“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中,“枯落”是相对枝繁叶茂的青年精神说的。《楚辞章句》的补注部分,就有“草木枯落”一词。几乎同时代的《中论》中也有,故诗曰“习习谷风,惟山崔巍。何木不死?何草不萎?”言盛阳布德之月,草木犹有枯落,而与时谬者,况人事之应报乎?这讲的就是出世之人,不应“与时谬”,在国家和民众需要的时候,就该出现。要学会“接世”而非“守庐”。这样,通过梳理,还原清理出了这个问题的基本面貌。这不是从文本来,到文本去的“过度解读”,也不带有个人思想的痕迹。

三、对“教参”内容的讨论

首先,任何学术问题,都需要争鸣;也只有争鸣了,才能保持学术进步的活力,也才能凸显出问题本身的重要性,还学术本身以独有的魅力。“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的文化底蕴和科学精神,才是教好课的根本。教参原来的作用更多是针对不太会教课的教师,让他们迅速上手,教学方法案例的意味更浓。教材教参都需要去粗取精,灵活使用,把它首先当作读物,认真辨析,充分利用。问题特别是在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是教研人员研究的重点。毕竟,教研的重心还是在“研”。并且只有“研”得清楚,才能“培”得有效率。当然,前提是研究的方法要明确,至少要正确。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方法要灵活运用。至于说文本细读(精度、通读、对读等等)、有效教学、文学性备课等,都是正确思维之后的副产品。正如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所规定的,要强调“思维发展与提升”“获得直觉思维、想象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并结合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完成语言的建构与运用。[3]搬弄概念,一般都是在不太清楚这个概念的初级阶段。同行们应该有这个自信,自己这么多年累积下来的本土化的教学经验、教研经验,是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的。

其次,教研所针对的问题,都是本土化、经验性的。课堂教学观察后的教研成果,一般都是初步的。初步的研究成果需要分享和交流。敝帚自珍的态度不利于学术的进步,更不利于自己的进步。因此,教师、教研人员们还是要利用好公共平台,多闻阙疑,好学深思。可以说,这才是让教师专业发展实实在在“落地”的好方法。外国教育专家非常羡慕中国的基础教育体系,在教师个人化的工作和学校教育的整体化体系中,有教研队伍起到规范、融合、调节、提高的作用,初中语文学科教研人员,应该更多起到这样的作用。

如果说孔子、老庄强调的君子之德是针对“治世”的,那么诸葛亮笔下的君子,则是更多针对“乱世”的。在君子修身、养德的终极目标背景下,要学会淡泊宁静。因为只有安宁心境,才能致学、广才,实现志向。相反,不够淡泊,浮躁怠惰,对性情、才学的影响是很大的。诸葛亮其实是在说: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就没机会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最后只能落得空守穷庐的结果。由此看,诸葛亮的子孙,并非是不好好守时工读,浪费光阴的浪荡子,以至于需要身为相国的叔父出面,棒喝他们。相反,这位千古名相,在短短的八十六字中,告诫诸葛家族的后代,应该终身抱有出世之心。真正在修身、立德的理想指引下,充实才能。既不“枯落”,也不“守庐”,要做就做“淡泊明志”的君子,“宁静致远”的贤才,真正实现君子的“三不朽”。这大概是历代知识分子尤为提倡《诫子书》,提倡“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原因。

[1]郎镝,徐炳霞.“深度”课堂教学观察助力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16(7).

[2]郎镝.《潜夫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诸葛亮教研教师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诸葛亮坦然报家产
圆我教师梦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