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淑华,于 童,李 欣
近年来,由心理危机引发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峻,极端事件逐年增长。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面对复杂的人际交往和独立生活环境,心理与生理上不适应,没有抵御风险的准备与能力,疏于对心理弹性的培养。
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使其具备抵御心理危机的能力,是提高他们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方式。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多采用“问题取向”的方法,虽然能够有效解决已经产生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危机,但无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全面的干预与监控,对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作用甚微。积极心理学将个体的心理潜力与力量等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的积极心理特质,可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起到“发展”大于“治疗”的作用,发展自身力量,解决自身问题。
心理弹性是指个体本身所固有的某些特质或某种能力,能够使个体在处于危机或压力情境时,表现出积极的应对策略,帮助个体顺利走出困境。[1]研究表明,心理弹性较高的人更容易走出困境,出现心理障碍与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更低。[2]因此,提高个体的心理弹性,促进其对心理危机的干预,对个体建设积极人格、培养积极认知等都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心理缺陷和心理问题等消极因素上,没有主动走在学生前面,而是被动地跟在身后,忽视了个体心理弹性的重要积极作用,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与局限性。
其一,大学生未意识到自己是心理弱势群体,缺乏提高心理弹性的意识。心理弹性低的个体易夸大事件的潜在风险,采取消极抵抗的态度,这将无法正确应对挫折和困难。
其二,由于缺乏心理弹性培养,部分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康”的自己无关,缺乏对心理健康的正确认知与重视,一旦遇到问题,“疏松”的心理弹性不能引导其走出逆境。
20世纪末,赛格尔曼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大众的视野中。积极心理学致力于探索与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从积极、开放、欣赏性的角度看待人的潜能、动机、性格、品质等。[3]
人的心理品质是双维的,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心理学既能如传统心理学一样看到人的弱点,也能关注到人类所特有的优势和长处;在修补个体心理缺陷的同时,亦能增强其自身所拥有的美好品质,做到“治护结合”;不仅将受到心理问题困扰的个体当作研究对象,还着力探索能够使普通人生活得更加快乐幸福的方法与途径。这是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弹性都强调人性中积极的心理品质,主张从积极的方面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在生活中出现困难时,积极乐观的良好态度以及能够抵御风险的心理弹性,是个体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发现自己以及他人的积极性,形成更稳定的积极情绪体验,帮助个体增强心理弹性。
孟昭兰认为,个体的积极情绪通常是与某种需要相联系的,其产生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4]个体积极情绪的产生并不完全与所处的情境有关,与个体的主观体验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加强个体积极情绪体验,以达到促进心理弹性进一步发展的目的,首先要增强其主观幸福感体验,这可以帮助其认知的健康发展,优化心理品质,塑造良好人格,提高对危险情景以及消极事件的适应与解决能力。
个体主观幸福感也与其自我掌控感、自我效能感的体验有显著的关系,加强积极情绪体验,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自尊、自信。积极心理学认为,大学生心理弹性的提高必须重视对主观幸福感的体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丰富教学活动、引导建立积极观念、积累积极情绪,促进其主观幸福感体验,增强心理弹性。
大学生的错误认知源于消极心理学传统的研究对象,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局限性。他们较难树立积极理念,心理弹性也比较脆弱。所以,要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其成长、学习以及生活中,形成对心理健康的积极认知,树立正确的理念。通过主观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弹性,勇于接受挑战、克服苦难。引导大学生不仅要关注问题的负面影响,还要辩证地看待问题,对问题进行积极归因,使自己能够脱离逆境,实现自我超越,心理弹性也能够进一步增强。
人格是指个体的思想、情感、行为等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特有心理模式。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与成熟的关键期,必须监督与优化自身的心理品质,使自己的人格能够良好发展。
积极心理学将人的潜力、动机等内心的积极能量作为研究对象,致力于对内心积极能量的培养与提高。积极心理学认为,只有个体的潜力得到激发与增长,才能制约与消减内在的消极因素。大学生不仅要使自己的内在认知与崭新的社会角色有良好的衔接与适应,更要注重其潜力与自强自信意识的强化。当个体的潜在能力转化为现实能力,其自强自信意识成为常态,积极人格特质也就会逐步形成。大学生要善于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应用到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监督自己内在心理的变化趋向,积极调试,提高心理弹性和抵御心理危机的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渐严重,“免疫力低下”是主要原因。所以,提高其心理弹性,远比解决他们心理问题更急迫。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新兴领域,发展尚不成熟,也存在些许弊端,但在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方面,却有其他心理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在积极心理学的视域下探索,找到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从感觉体验到积极观念的形成,再到积极心理品质以及人格的成熟发展,由浅入深,形成稳固的心理健康防护系统。
[1]周会娜.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弹性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5).
[2]张运红.大学生心理危机与心理弹性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3).
[3]宋广文,刘群.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国内研究及展望[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5(5).
[4]孟昭兰.人类情绪[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