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边远山区贫困学生的资助管理

2018-03-28 14:58潘建锋
神州·上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感恩教育贫困学生

潘建锋

摘要:边远贫困山村的学生受到国家的重视与社会的关注,得到国家财政和社会团体的资助,基本贫困学生的在校住宿和就餐问题,但也有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就贫困生认定、资助流程管理、贫困生心理辅导以及感恩教育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待贫困生在经济、心理上得到双资助。

关键词:贫困学生;资助管理;心理辅导;感恩教育

“贫困生”问题在我们边远山区显得尤为明显,在省市区三级财政的资助下,随着各项助学政策的落实,受助学生比例不断扩大,资助标准不断提高,贫困学生的在校住宿和就餐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本文结合泽雅山区学校的实际,对资助管理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政府资助体系是资助的主体力量

目前,我校贫困学生享受省财政的专项资助和区慈善基金的配套资助。在我区教育资助管理中心的直接领导下,学校成立学校教育资助管理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成员由总务主任、教务主任、工会主席、资助信息管理员、财务人员和学生代表等组成。资助管理小组负责本校学生资助管理的具体落实工作,以及教育资助资料的整理、归档和保管等。

目前资助对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包括低保家庭子女、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革命烈士子女、五保供养的未成年人、残疾学生(简称为“五类生”)和低收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具体资助项目和标准如下:

1.笫一类助学对象:学校的寄宿学生,可以享受“爱心营养餐”1000元/生·年,“住宿生生活补助” 1250元/生·年,“爱心瓯海·慈善助学”1200元/生·年,合计资助标准为3450元/生·年,该项经费直接拔入学校食堂,免费为学生提供一周五天每天三餐;

2.笫二类助学对象:中餐在校就餐的“五类生”或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可以享受“爱心营养餐”1000元/生·年,“爱心瓯海·慈善助学”500元/生·年,合计资助标准为1500元/生·年,该项经费直接拔入学校食堂,免费为学生提供一周五天中餐;

3.笫三类助学对象:其他“五类生”或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按照《区慈善总会教育分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救济标准》予以1000--20000元的补助。

二、民间资助体系成为有益的补充

我校一直是社会各界团体组织和爱心人士捐助的受益者,贫困生的在校各项费用支出和部分家庭经济负担均可通过各项资助得到有效解决。目前,与我校慈善资助对接有区工商联、区侨联和瓯海民进支部,今年区工商联资助我校贫困学生36人,每人资助金额1000元。区侨联资助贫困学生33人,每人资助金额500元,瓯海民进支部资助贫困学生10人,每人1000元。在社团组织和协会的大力资助下,我校因病、因灾等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得到资助。

三、资助管理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首先,“家庭经济困难”难以精准掌握。学校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认定实施办法,对困难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认定。从表象上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应当无懈可击,但现实中仍然存在漏洞。学校认定的依据之一是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及材料。对刚入学的新生来说,仅凭本人申请和地方证明进行认定,难免不出差错。其实,资助流程不太规范。由于资助管理的认定具有一定的难以公开的因素,有些部分涉及个人隐私,难以做到全程公开,需要在流程的环节上加以改进,加强核查和监督。最后,资助效果的不太明显。由于只要是“家庭经济困难”就可以申请,容易产生负面影响。部分人视之为天上掉落的馅饼,取之心安,受之理得。同时很少有受助贫困学生自发的、主动的感恩行为。

四、解决上述问题的应对措施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是是一项惠及贫困家庭的民心工程。如何将政府的资助资金和慈善人士的爱心捐款及时准确的用到真正需要资助的困难生身上、渗进他们的心田,使之化作回报社会、报效祖国的思想动力?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下措施。

(一)建立家庭困难学生数据库

“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对学校来说是一项工作量大、繁难而又细致的工作,学校根据班主任的家长会,日常家访活动,村居信息反馈,学生提供信息等各种途径收集家庭经困难学生信息,真实考察其经济状况,建立动态滚动的家庭困难学生数据库。准确、实时和快捷地掌握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确保国家资助资金和社会捐助落到真正需要资助的困难生手中。

(二)规范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和操作流程

学校制定《困难学生资助管理认定标准和操作流程》,在开学初发放给相关学生,学生按照文件要求提供相应的材料和证明,学校严格按照执行标准审查核对,确保材料整齐、流程规范。 “五类生”向学校提供证明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报学校初审,学校汇总后报教育局终审。低收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每学年度开始的秋季学期(开学的一个月内),提供经村居和乡镇街道民政部门证明的《瓯海区因病因灾造成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认定证明》原件,报学校初审,学校汇总后报教育局终审。

(三)对受资助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困难生中的绝大多数心理健康、积极向上,但也有极少部分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对学校贫困学生的资助不能仅局限于经济方面,还应在心理、知识、能力上给予帮助、教育与锻炼,进行全方位的资助。学校利用心理辅导室,指定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负责个别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

(四)实施感恩教育

首先,注重培养学生感恩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要以体验式方式启发大学生“知恩”,认识到政府、学校、老师都在用大量精力帮助他们,让看到别人和社会的付出。其次,鼓励贫困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形成回报社会的意识。最后,把课堂教学向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延伸,把感恩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来抓实抓好。

总之,贫困学生资助工作是国家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情系社会,民心所向。学校应注重前期工作,摸准經济困难学生,明确资助标准,规范资助流程,持续跟踪关注,使资助活动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负担,,同时注重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强化感恩教育,让受助学生学会感恩国家和社会的资助,懂得自己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努力学习,力求未来回馈社会。

参考文献:

[1]刘昆,于敏.假贫困生现象暴露高校助学政策漏洞发人深省[N].光明日报,2007-11-20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感恩教育贫困学生
浅析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运用
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