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及其实施路径分析

2018-03-27 01:49胡小英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职业生涯规划中学生

胡小英

【摘 要】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门槛也越来越高,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者找不到跟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只能转行。在中学期间就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有利于学生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对未来就业择业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中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作了详细的阐述,主要从作用和实施路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作用;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5-0093-02

如今很多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择业难、创业难的情况,甚至连自己理想的工作都不明确。所以,我们应该在中学的时候就对学生展开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让他们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理想工作有清晰的认识,可以让他们先制定一个努力的目标,再不断为这个目标奋斗,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避免很多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目标不明确,进入大学后才发现对所选科目完全不感兴趣的情况发生。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简称职业规划或者生涯规划,主要是指在对个人的职业选择进行分析和测定的基础上,制定一个理想的工作目标并为之而奋斗。换句话说,就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等寻找一个最能发挥自己长处、体现自己优势的位置,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其中职业定位不仅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更是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二、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职业种类不多,一般的职业生涯规划都是由父母传给孩子的,大部分都是子承父业或者是师徒传授。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工业化时代,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科技实力也不容小觑,生产过程也日趋复杂,这就导致职业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因此,选择职业就成为年轻人就业的一大困扰,但是由于父母或者家里的亲戚朋友大多对职业缺乏专业性的知识,不能给予专业性的指导。职业选择不仅关系到年轻人的就业、家庭、生活,更对社会的人力供需平衡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政府及教育单位应该加强对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重视职业生涯教育,为他们日后的就业和生活奠定基础。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如果说对初中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有点过早,那对于高中生来说则正是时候,等到上了大学再谈则为时已晚。但是,目前我国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处在发展探索阶段。

第一,高中生大都对未来发展没有方向,对各个大学了解不够。很多高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不就是自己对专业完全不了解,全由父母做选择,父母选择了什么专业自己就去学什么专业,不考虑自己的真实情况,要不就是即使自己表达了想法但还是不能违背父母的意愿,最终选择了父母觉得将来好就业或者薪资高的专业,这就导致很多大学生都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满意,一部分人选择转专业,一部分人选择改行。

第二,高中生自我认知不够,但自我探索有所提高。俗话说“没有最好的专业,只有最合适的专业”。学生在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时对自己认识不清,自己的很多特质都被忽略,但是很可能被忽略的这些特质就与自己未来的就业有着紧密联系。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在自我探索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很多高中生还是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中意的学校、适合自己的专业。

四、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

传统意义上来说,大学是职业的起点,但是随着就业形势的日渐严峻,我们应该从中学就开始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中学是认识自我的最好时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规划以后的就业方向。

第一,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填报志愿,选择就业方向不是父母的事,而是自己的事,还可以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了解社会形势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能够大大减少人们对自己所学专业和工作不满意的状况。

第二,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学生准确评价自己的特点和长处,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之间的差距以便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甚至让其增值。

第三,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了解就业市场,实现科学就业,还可能发现新的工作机遇,扬长避短,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实力以及增强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五、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

第一,清晰性原则。确定专业方向时必须充分了解各个专业的具体知识,要清晰地认识自我,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专业,以便更好地就业。

第二,变动性原则。在为自己制定的目标努力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该目标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以及该目标会不会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第三,一致性原则。在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时,我们要注意主要目标与分目标是否一致,目标与实际措施是否一致,个人的发展目标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目标是否一致等问题。

第四,挑战性原则。目标与实际措施是否具有挑战性,还是那种一成不变,没有挑战性的工作。

第五,激励性原则。我们要确定自己制定的目标是否跟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有关,是否能激励自己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六,可行性原则。实现目标的方式和途径有很多,在规划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自身实际情况,还要考虑是否可行,以及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或者相关因素的影响,对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或改变,以确保这个目标能够逐步实现。

第七,可评量原则。规划的设计应该具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和标准,我们要随时进行评量和检查,以便自己能够准确掌握和控制目标的实现情况并为规划的一步步实现提供参考依据。

六、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

第一,时间。有些工作是对年龄有严格要求的,而且各个年龄段有适合自己的工作类型,年龄不同,工作也就不尽相同。例如,在大學毕业时,正是风华正茂的好时候,人们也都很有拼劲和野心,能吃苦耐劳,这时候可以选择创业或者先从底层干起,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更好的工作层面,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第二,范围。每个人的一生可能在特定阶段扮演特定的角色,比如在学生时代扮演学生的角色,成家之后扮演丈夫或者妻子和父亲或者母亲的角色,步入老年之后可能又扮演着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的角色。扮演的角色不同,要考虑的问题也不同,对职业的看法和考量可能也会发生变化,有的人看重工作具有挑战性,有的人看重工作自由度高,有的人看重工作薪酬高。

第三,深度。职业跟每个人自身也是有很大关系的,每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不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同,那最后的工作成果也会不同。正是因为每份职业和每个人都可能存在不确定性,这就导致每份工作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七、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路径

第一,职业兴趣确认,全面认识自我。职业生涯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为了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首先,中学生要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个初步的判断,还可以对自己的学识、智商和情商进行测试,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法及道德水准进行评价,从而实现自我评估,还可以通过他人评价、测评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对自己的优缺点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有利于更好地选择职业方向。

第二,了解各种专业和职业。确认职业兴趣,对自我认识较为全面之后,中学生还要初步了解职业的分类和各个大学专业的分类。了解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通过老师介绍、亲戚介绍、咨询自己周围的大学生或者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的人,自己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查找。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多观察自己周围的职业,也可以在放假的时候出去兼职,尝试一下不同的职业,提前体验社会的艰辛和激烈的竞争。

第三,进行职业模拟训练。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活动,增强中学生对职业的了解,比如一分钟演讲,自己设计简历,自己准备演讲词,模拟就职面试过程;成立讨论小组,与同学、朋友或老师组成讨论组,共同分析成功者的案例;举行职业模拟活动,让学生能够切身体验某些职业的具体运行,增加对职业的了解,开发自己的潜能以及检测自己能否胜任这一类的工作。

第四,进行职业访谈和学校走访。我们可以利用周末或者假期时间组织学生到公司进行职业访谈,了解公司的具体运行方式和各个职位的工作状态。我们还可以到各大学校走访调查,对学生进行职业倾向测试和创业设想等,教会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的职业目标。我们还可以邀请成功人士去学校进行演讲,向大家传授自己的成功方法,讲述自己的打拼经历,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为日后进入职场做好准备工作。

第五,把握现代职场,立于不败之地。在现代职场中,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到工作或者工作者本身,再加上现实的残酷,逼着每个人进行科学的职业设计,不然就会变成失败者,被工作淘汰,被职场淘汰,也就无法实现自己当初确定的目标,取得当初理想的成就。因此,对中学生提前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现代职场,明确职场的残酷和激烈的竞争,为日后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和打好实力基础。

综上所述,是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规划是否科学合理对中学生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如今的中学生对职业生涯认识还不够充分,我们可以通过职业兴趣确认,全面认识自我,了解各种专业和职业,进行职业模拟训练,进行职业访谈和学校走访,把握现代职场,立于不败之地等措施加强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把宣传推广职业生涯规划提上日程,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科学选择就业方向,扮演好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角色,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创造更多财富,促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邹坤源.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路径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100.

[2] 刘波.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与途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5(10):99-100.

[3] 施永忠.高中生家长如何指导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6(10):143-144.

[4] 郭菲.辅导员参与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与路径[J].科技风,2016,8(14):61-62.

[5] 肖雨欣.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改革探究——基于德育工作的开展[J].科学咨询,2016,5(3):4-4.

[6] 时阳.试论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J].新西部:理论版,2015,4(4):136-136.

[7] 王鳳梅.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探[J].教育(文摘版),2016,2(7):18.

(编辑:张 婕)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职业生涯规划中学生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