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翻转课堂的模式与应用效果

2018-03-27 01:49苏红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小学语文

苏红

【摘 要】为迎合现代教育和新课改的需求,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教育者对当前的课堂教学进行了不断变革和创新。在付诸实践的诸多教学模式中,翻转课堂这种模式较为灵活、新颖,它彻底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守旧理念,切实提升了整体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如何有效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5-0073-02

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科技的深入发展,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生力量,拓宽了语文教学的新思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在美国兴起的,它彻底颠覆了传统教学课堂“知识传授局限于课堂内、教师单向机械化讲授”的固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更自由的时间、空间通过教学视频达到学习掌握知识的目的。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教育领域无疑是个全新的尝试,尤其是付诸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更是不为多见的。然而,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科技不断引入到教育领域中,翻转课堂——一种新生的教学模式必然会为学生掌握文化知识、提升语文素养搭建一个宽广、互动、高效的学习平台。

一、翻转课堂模式的概念

翻转课堂,主要指彻底突破传统教学课堂教师费力讲、学生懒得听的被动学习局面,对于传统固定的教学时间实施了二次調整和重新安排,学生在业余时间通过教学视频学习掌握理应在课堂才能学得到的理论知识,课堂上的教学时间则用于学生与教师的一对一答疑,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难题、问题展开有效合理的学习能力训练。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1.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借助于访谈法的引用,学生普遍反映这种翻转课堂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零距离地沟通交流,最大的体会就是研讨问题、互提建议的轻松愉悦感,学生在课前预习、视频学习、反复探究的过程中真正掌握了更多的理论知识。依据建构主义的理论,语文教学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协作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切实大大提高了整体学习效率。

2. 还原学生的主体化地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主,学生的主体化地位根本得不到有效发挥,而且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掺杂了更多的表演成分,彼此间无法形成心灵上的交流互动。而翻转课堂模式将本应在课上讲授的内容置换到课下完成,学生通过教师录制的教学视频,自主建构知识的框架。课堂中小组合作沟通、互相研讨课题、共同解决问题的环节,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出耀眼火花,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学习的自主积极性。

3. 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翻转课堂中,教师俨然变了一个身份,成为一个“授业、解惑”者,与学生共同探讨、研究和解决问题。学生对于教学视频的学习中,将自己解读的思想告知教师,并随时记录下难点、重点和疑点,与教师达成“一对一”的答疑解惑。学生这样说:“听过的,很容易就忘了;看见的,很容易记得了;做过的,才能理解了。”这种师生互动的氛围中,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

三、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1. 颠覆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家长之间实现深入交流

教师全心致力于翻转课堂建构和微课的开发中,这个过程其实是教师角色转化的过程,从知识传授者化身为知识开发者、思维创造者。老师一起集体备课,相互借鉴、共同研究录制出良好完整的教学视频,在设计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和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同时,加深了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不再为繁冗的备课劳作而拖累,腾出了更宽裕的时间为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知识辅导,并且适时、及时与家长保持无障碍沟通,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继而为后续学习内容如何做好精心设计、第二课堂如何有效顺利开展作好铺垫,最终推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升。譬如,在讲授人教版王安石的诗作《泊船瓜洲》时,这首诗以“绿”为贯穿点,是重点和难点内容,要使学生真正理解“绿”的含义,充分领悟到诗人拿捏字句的精准,教师须借助于网络学习平台对于王安石创作此诗时所处的背景资料进行广泛搜集,并查找与此诗密切相关的一些视频资料,配置上适宜的背景音乐,将需要讲解的内容录制成完整系统的微课,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学习中。

2. 使学生化身为课堂的主角,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翻转课堂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全力建构一个知识系统全面的深度课堂,使学生化身为课堂的主角,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依据学习情况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指导。教师建构微课程的过程中,应采用创新型的思维方式,科学、合理地筹划设计整个教学内容,将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细致地划分为彼此关联的若干个学习小板块,为每个小板块分别命名为个性突出的小主题,让学生进行自主自由选择的学习,这样学生更明白自己选择的知识学习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程度和地位,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安排合理的学习时间,更能集中精力进行深入地学习。而且,学生通过视频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自我控制力能得到增强,真正体会到自主、自由学习的个性体验。譬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教师在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搜集与本文相关的各类情境素材和视频资料,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设计在第二课堂中进行相应练习,这些工作到位之后,将这些教学资料的碎片组织成动画的课件,并在颜色搭配、主题内容、音乐风格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为翻转课堂注入一抹新鲜的元素。

3. 教会学生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由“学会”变为“会学”

美国著名学家阿尔文·托夫斯曾说:未来社会文盲不是不认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当今信息化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学生只是单纯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是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关键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传统教学只是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翻转课堂模式则是重在教给学生如何学会学习,由“学会”变为“会学”。譬如,在《识字二日月明》学习中,组织学生通过歌谣形式认识、会意生字,本课要求学生认识和掌握“尖、尘、鲜、明”四个生字,教师利用教学视频播放“会意字”的含义和演变,使他们掌握“什么是会意字”,领悟到“两个、两个以上独立字体依据本身字意合体为另外一个字,这就是会意字。本文中以“小大尖、小土尘、鱼羊鲜、日月明”的歌谣形式进行字的学习掌握,还可以让学生增加新的生字进行并讨论,以后学生在碰到会意字的时候,便能生成自己一套学习的方法,自我理解和掌握更多的生字了。比如,在学习“作家笔下的小动物”一节课文时,可将丰子恺的《白鹅》与叶·诺索夫的《白公鹅》进行对比,通过微课程对比阅读的方法,用言语表达和情感表达的方式找出两篇文章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掌握比较阅读的重要方法,这样能大大提高整体的课堂教学效率。

翻转课堂作为现代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是教育领域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不二选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心智发育特征,精心设计出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设计,并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邱彩萍.翻转课堂,我们准备好了吗?[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2):35-37.

[2] 赵志臣.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浅探[J].课程与教学,2016,(3):69-69.

[3] 石月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小学语文教学法”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4,(3):123-125.

(编辑:张 婕)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