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型模式

2018-03-26 12:31郭智慧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4期
关键词: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郭智慧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旅游产业在迎来市场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转型的压力。应用型旅游专業人才是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现状的分析,探讨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关键词]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04.105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04-0-03

当前,旅游产业经济总量不断增长,旅游行业发展迅猛,随着旅游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市场上的旅游产品不断丰富,而高速发展的旅游产业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旅游人才。因此,创新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对旅游产业来说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1 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概述

1.1 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概念

所谓应用型人才,就是具备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产业发展规律知识,并根据市场需求,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应用和服务的综合性人才类型。所以,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可以这样来理解,即具有丰富的旅游专业知识、优秀的旅游产业实践能力,且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既能够在旅游产业中提供服务,又能够为产业升级和创新提供帮助的高素质专业旅游人才。

1.2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满足市场技术和应用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主要包括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种。这两种人才之间的区别在于市场的需求模式不同,以及人才在社会中担负的职责不同。因此,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更加注重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中等职业学校的旅游专业,就是以培养应用型旅游人才而存在的。

1.3 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特点

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其涵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无论是人们的衣食住行,还是休闲娱乐、购物消费,都有旅游产业的存在,这也决定了当代旅游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变得更加多元化、全方位。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一方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拥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要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

2 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2.1 满足旅游产业国际化需求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国际化是当前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在旅游产业国际化的趋势下,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保证人才数量的基础上,旅游人才的质量和能力要能够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在国际化进程中,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国际意识,具备跨文化沟通交流的能力,还要能够快速将专业知识转变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实践活动。因此,高素质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为旅游产业国际化进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智力支持。

2.2 满足社会经济升级调整的需要

在当前旅游人才的培养中,必须着眼于社会经济升级调整的需要,为之提供人才保障。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的地位更加突出,旅游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其产业范围相比传统旅游来说已经大大拓展,且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新时代的旅游专业人才,需要更加丰富的知识结构,更精深的知识储备,这都要求对旅游人才培养做出新的调整,从课程设置、专业设置,知识结构等各方面做出改革,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必需的复合型人才。

2.3 满足专业学生就业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旅游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与过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新时代旅游产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模式下培养出来的理论型旅游人才,往往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且单一知识结构的毕业生,也无法面对当前多样的旅游机构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只有快速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应用型旅游专业人才,才能迅速被市场接纳。对于学生来说,只有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并能够在实践中迅速成长,才能迅速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立足之地。

3 当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每年培养了大批的旅游专业人才,然而,传统模式下培养的旅游人才,并不能很好地与市场衔接。一方面,市场对高素质旅游人才的渴望从来没有停止;另一方面,大批旅游专业的学生存在找工作难的问题,被迫转换职业方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我国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综合来说,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普遍生源不佳,且年龄较小,一方面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明确性;另一方面,学习基础较差,知识不够丰富,缺少文化内涵。且学生往往年龄较小,人生观和世界观尚在形成阶段,缺乏清晰的人生目标。所以,中等职业学校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道德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当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更多地体现了旅游专业的特点,一味注重职业性,设置了很多旅游相关的课程,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技能。然而,忽视了对学生文化底蕴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人文修养的提高,或者在文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流于形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文化底蕴的缺失,不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失去了对旅客的人文关怀,从而不能为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3.2 实践与理论脱节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基层旅游人才,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对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重视程度较高。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都会拥有大量的实习机会,从而能够学习工作技能。然而,在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人才的培养中,往往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

一方面,学校限于设备、环境等原因,导致授课方式有限,也增加了授课难度。比如,在餐饮摆台的教习过程中,本应是用示范教学、亲身体验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然而,一些學校限于设备问题,依然只能通过教师口头讲授,如此一来,不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佳,而且让课程更加枯燥,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另一方面,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也存在学生与学校脱节的状况。一些学校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将学生完全交给企业。企业出于经营效益的考虑,将学生作为普通劳动力使用,忽视了对学生的培养和引导。学生从事基层工作,却缺少有效的心理疏导,不但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还容易产生不安情绪,对职业前景失去信心。甚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被企业安排从事完全与旅游无关的工作,更加导致学生的实习完全失去意义。

3.3 师资配备不科学

师资配备不科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一些学校在旅游专业的师资配置上,往往是其他专业的教师,他们在自己领域的知识造诣非常精深,但旅游方面的知识相对匮乏,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无法有效应用于实践。

另一方面,即使是旅游专业科班出生的教师,也存在脱离实践,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问题。学校对教师都有很高的学历要求,而学生的专业课程则更加贴近应用,更多的是基础性课程,然而,教师在研究生阶段的专业方向只会更加狭窄,很多都会向自然科学的方向偏移,因此,很多高校“因师设课”,理论性知识偏多。

总的来说,旅游专业的教师缺乏行业背景与相关实践经验,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操和实习距离较远,是当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普遍现象,也是制约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大问题。

3.4 学生就业前景模糊

由于以上谈到的诸多问题,导致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期间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对旅游产业缺乏清晰的职业认识,从而导致学生就业前景不佳。一些毕业以后进入旅游行业的学生,也缺乏在工作中成长的信心和决定,最终转投他行。而且在毕业生的就业方面,很多高校只注重学生的就业率,缺乏有效的就业追踪,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一方面,就业追踪的缺失,使得学校无法了解市场的需求,不能及时调整学校的培养方式和培养计划,毕业生与市场的冲突持续存在;另一方面,毕业生不符合市场需求,也导致用人单位对旅游专业的毕业生逐渐失去信心,重视程度不足,人才大量流失,最终出现一种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恶性循环。

4 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基于当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可以采用以下模式。其核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改革等方式,打造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科学的知识体系,完善的知识层面的培养模式。其次,通过“双师型”教师队伍、校企结合等方式,打造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科学的实践体系,完善实践层面的培养模式。最后,通过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职业规划的引导等方式,打造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职业素养体系,完善职业层面的培养模式。

4.1 知识层面的培养模式

4.1.1 注重对学生人文教育的培养

旅游与艺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为,作为一个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尤其是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来说,文化底蕴不足,更应当着重对其补足。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中,要重视文化艺术基础的培养,帮助学生提升文化艺术修养。一方面,设置文学、历史、传统文化、艺术课程,鼓励学生多阅读,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提升文化底蕴。人文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审美情操和思想品德,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此外,基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较小的特点,教学要注重引导,尤其是人文教育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不能一味灌输。

4.1.2 课程体系注重市场化导向

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如旅游学概论、酒店管理、市场营销等。然而,旅游学专业的课程不仅仅包含这些通识教育,也包括市场需要的各种专业性知识。但当前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培养出的人才千篇一律,掌握的知识杂而不精,无法迅速满足市场需求。因此,课程设置应当以市场为导向,深化改革。在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如饮食保健、酒店管理、餐饮管理、旅行规划、旅行社经营等。让学生在掌握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之后,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深入学习,一方面能够给予学生更加清晰的职业方向;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真正拥有一项专业技能,从而受到市场的欢迎。

4.1.3 重视对英语基本交流能力的培养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剧,旅游产业的国际化步伐越来越快,旅游产业中不同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多。因此,旅游专业的学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强化外语的沟通交流能力。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也要注重双语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尤其要注重对学生外语的基本交流能力的培养。当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在努力推行双语教学,然而实际效果不佳。学生基础较差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外语的教学方式也是重要的原因。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要注重对基本交流能力的培养,一些学校设置了很多外语课程,然而忽视了其运用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能力不需要过于精深,但要确保学生掌握日常生活语言,旅游行业常用语言,以及与当地旅游资源相关的语言,并能实际运用。

4.2 实践层面的培养模式

4.2.1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师资力量是判断一所学校专业教学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也是能够培养出优秀人才的决定因素之一。“双师型”教师,就是不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在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新模式中,“双师型”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当前很多学校旅游专业的教师大多不具备相关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很多都是学校到学校的学者型教师,这就导致教学环节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无法让学生有实践体验。因此,必须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打造,学校对教师的选择不仅要重视专业和学历,更要重视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也要努力为教师提供相关行业的挂职历练机会,让教师具备“双师型”的能力。此外,可以引进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到学校授课,比如,聘请或邀请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中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兼备的优秀人才。只有切实有效地做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优秀的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

4.2.2 强化学校在学生实习中的引导作用

对中等職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实习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实习模式是值得商榷的。一味地将学生丢给企业,并不利于对学生的培养。

学校应当在学生实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方面,积极与实习企业沟通,安排学生从事与旅游关系密切的岗位,有条件的情况下实现轮岗实习,强化学校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对学生的控制能力,而不能将学生全部交给企业进行管理。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将实习收获与课堂所学知识相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从事的岗位大多偏重基层,从事和基层劳动力相同的工作,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无用的情绪。因此,学校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强化动手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巩固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学生实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探索,开拓思维。

4.3 职业层面的培养模式

4.3.1 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高素质的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不仅对学生的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较强的组织能力、优秀的应变能力、良好的亲和力,同时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传统培养模式下学生进入社会后,需要很长时间来形成一定的职业素养。在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下,学校应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逐渐开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让他们在进入社会之前,就具备一定的职业性,这样就更容易被市场接受,为企业做出贡献。且在旅游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众多内容中,职业道德更是其核心要求,对于学生来说,这也是为人处事所谨守的底线。

4.3.2 引导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形成正确的择业观。

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未来缺乏明确认识,对人生没有合理的规划,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获得相关文凭,然后被动进入旅行社、酒店工作。一旦进入后,发现与想象中的相去甚远,又没有学习计划和工作恒心,导致对人生产生迷茫的感觉。再加上年轻人普遍对基层岗位缺乏兴趣,枯燥的工作往往让他们产生很强的挫败感,最终离职放弃。所以,中等职业学校在对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引导学生做出未来的职业规划,重视对学生职业生涯的指导。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进入社会以后,以端正的心态面对工作,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

5 结 语

当前,旅游业高速发展,对人才有大量的需求。因此,旅游人才的培养必须更加注重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只有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拥有了良好的实践能力,并具备了良好职业素养的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才会真正被市场所认可,受到市场的欢迎。因此,应当创新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吴金林,李正欢.试论创新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J].闽江学院学报,2011(1).

[2]张丹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学术探索,2015(2).

[3]杨莎莎,邱雪晨.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市场论坛,2014(12).

猜你喜欢
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研究
从供给侧改革看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基于“茶文化”背景对中职旅游专业课改的思考
浅谈心理因素对旅游专业英语口语学习的影响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