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艳梅
摘 要 在调查中发现,旅游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普遍不高,其原因除了对专业英语重视程度不够之外,关键是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学习兴趣、害羞心理、自卑心理和惰性心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疏导对策,以全面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
关键词 旅游专业 英语口语 心理因素 疏导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1-0109-02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国外游客人数迅速增长,导游的英语水平在职业技能素质中越来越重要,因此,学好英语口语是旅游专业学生适应新时期旅游发展的必备条件和基本功。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旅游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普遍不高,其原因除了对专业英语重视程度不够之外,关键是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和发展阶段除了受其本人的智力因素和已有知识影响外,非智力因素也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主要障碍表现为语音、词汇、跨文化知识和心理障碍等方面。语言是旅游专业学生最重要的基本功,是旅游从业人员服务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想要尽快提升英语口语水平,就必须从影响自身英语口语学习的心理因素入手。
一、影响旅游专业英语口语学习的心理因素
1.缺乏持久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有了学习兴趣,大脑就会处于一种兴奋状态,思维也就活跃起来。这样,学起来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可很多学生从开始就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经历多次失败和挫折后,有些甚至采取了放弃的态度。
2.害羞心理
在日常学习中,有些学生性格内向,导致他们羞于当众说英语;还有些性格较外向的学生也觉得说英语很别扭,羞于开口。而多数学生则怕自己的发音不准,说出一些"中国式"的英语,担心招致别人嘲笑,所以也不好意思在课堂上讲英语。许多因素都会使人害羞,然而单纯的性格内向并非原因之一,作为教师要仔细观察,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
3.自卑心理
许多学生由于对专业英语不够重视,词汇量少,句型不熟悉,语法不过关,以至于严重缺乏自信,甚至完全丧失了对英语这门语言的兴趣。这类学生认为自己英语讲得不好,害怕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或公开场合讲英语,尤其在课堂提问或发言时或缄默无语,或结结巴巴、吞吞吐吐,产生一种自卑心理,致使日后更加不敢开口说英语。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言语和非言语自信,鼓励他们在学习中不要怕犯错误,尽可能多地用英语同周围的人进行交流。
4.惰性心理
学生们虽然明白对于旅游专业来说学好英语口语很重要,但又不愿吃苦,不肯下苦功夫练习。在教学中发现,在所有影响学习的因素里有80%是由于惰性心理所致,在课堂上完全依赖老师,期待老师和同学给予帮助,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不知道如何去操练,学习口语只限于听讲和跟读,课后又懒于开口练习。
二、解决心理问题的对策
1.有的放矢,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在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以致用,面向企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当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和意义后,就有了学习口语、参与交际的自觉性,就能使他们把学习与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专业、自己的职业生涯联系起来,从而形成长远的间接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英语口语的热情和学习的自觉性。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许多学生因为最初的英语基础没有打好,在后来的学习中经常受到语法的困惑,就开始排斥和放弃学习英语,而对于专业英语学习就更加不屑一顾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想方设法重新培养起自己的语言兴趣并帮助学生制定符合自身英语学习实际和专业要求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计划中不一定都是书本上的教条,也可以是看看英文电影、听听英文歌曲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口语水平有进步时,要制定下一步计划,循序渐进地学习,让英语学习变成一种习惯。在英语口语学习变成一种习惯时,学生也就不会特别在意得失,不会再去厌烦,会渐渐减少害羞、自卑和惰性心理。
3.创造最佳的语言环境
对于语言学习来说,语言环境尤其重要。一个和谐自然的语言环境可以使学生放下心理包袱,产生自发的交际愿望,继而以平和的心态进行口语交际。在这方面,学校应多组织和支持举办各种学生活动,例如校园英语导游大赛、饭店情景英语表演、英文歌曲比赛等,使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锻炼自己的胆量和英语表达能力。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尽量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如模拟导游、酒店服务流程演示、英语脱口秀、英文歌曲等, 引导学生在公众场合进行英语表演。
总之,口语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输入—吸收—输出的过程,旅游专业英语口语教学和口语能力培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在旅游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英语口语的训练决不能急功近利, 而必须持之以恒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赵娜.影响口语输出的情感因素[J].继续教育研究,2009,(03).
[2]王德军.旅游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09,(02).
[3]李曼琳.高职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心理障碍及其应对策略[J].教师,2008,(16).
(责任编辑 楚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