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顶层设计的教学理念 培育高中生政治认同

2018-03-25 12:18郭翠珍
读写算 2018年21期
关键词:认知规律政治认同顶层设计

郭翠珍

摘 要 政治认同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内容,在整个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居于根本地位。基于顶层设计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学生认知资源,激发其学习兴趣,形成政治认知;其次,优化教学情境,注重情感体验,增强政治意志;最后系统组合,通过系列化的社会实践,以促成学生政治行为,深化政治认同。

关键词 顶层设计;认知规律;政治认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61(2018)21-0198-02

依据教育部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核心素养概括为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方面。其中,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决定学生成长方向,是其他核心素养的共同标示和灵魂。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中,政治认同表现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认同是在政治认知的基础上,伴随着积极的政治情感体验,并经过一定的政治意志努力而形成的价值认可和政治行为。

“顶层设计”源于工程术语,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以高屋建瓴的整体视角对各要素进行全方位统筹考虑的思维方法。这一理念,在教育教学中进一步得以运用和发展。基于“顶层设计”的教学理念,是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要素整体规划,优化组合、系统整合,集中有效教学资源,高效实现教学目标。本文以《文化生活》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顶层设计”的教学理念,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育高中生的政治认同。

一、综合运用学生认知资源,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政治认知

“认知同化说”强调学习者学习新知识必须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从中提取与新知识最有联系的旧知识,不断分化和整合认知结构,并且加以“固定”或者“归属”的一种动态的过程。在教学顶层设计中,教师不仅要从教师“教”的角度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全局规划、系统把握,更需要从学生“学”的角度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进行考虑,综合调用学生的认知资源,把握好课堂运用的资源要素与学生认知结构之间的联系,提高其政治认知,达成政治认同。

基于学生认知水平,找准学生兴趣点。兴趣不仅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认知的前提。教师在把握好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综合运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视频资源、典型事例、名言警句、热点时政素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助于引起学生注意,以实现生活认知到政治认知,形成政治认同。例如,在《文化生活》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巧逢学校举办的“弘扬传统文化”的摄影活动和经典美文诵读比赛,大部分学生都参与其中,课堂可精选学生自身拍摄的图片资源和经典美文诵读比赛的相关内容,以展现传统文化,思考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一方面,该资源的运用极易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综合调动学生能认知、能感知、能共鸣的教学资源,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跨越和提升,能实现生活与学科知识的融合,激发学生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又能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二、优化教学情境,注重情感体验,增强政治意志

教师运用教学“顶层设计”的理念,要优化组合,集中有效教学资源,调动学生主动构建性的内在因素。其中教学情境的优化设置,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内化知识,达成目标的最重要环节。本人认为,从学生生活化、体验化、思辨化,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增强政治意志。

教学情境生活化,传递政治情感温度。情境源于现实、接近生活经验,更容易传递政治情感,学生也易于接受。因此,基于学生现实生活,创设的情景更容易引起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生活化素材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展现给学生,情以物兴,物以情观,形真、情切、意远,意寓其中。而利用多媒体资源,以多媒体的生动性和直观性的优势,创设出不同的视听情境,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同时,更容易将政治情怀传递给学生。例如,在《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的教学中,适当选用近期央视播出的“中国梦”、“奋斗”、“文化自信”等微视频,并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1)视频中反映出我国的哪些民族精神?(2)为什么央视以微视频形式展示大众?视频素材源于学生的生活,以问题为导向,着力激发学生在课堂的情绪情感,驱动其探究热情和深入思考,教师以言语的引导,情感渗透,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

教学情境体验化,拓宽政治情感的广度。学生以情境化的体验,可以让他们沉浸在真实的知识空间中尝试体验式学习,实现学生的可观、可感、可参与的体验式教学引领课堂。以情境体验,学生获得政治情感体验,实现政治情感升华。例如,在《文化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教学中,课前布置小组合作,根据不同层次的小组,收集身边的文化信息,如名言警句、校园文化、社会文化、家庭文化等多方面对自己的影响,学生也可以列举自身参与的文化活动中,体验不同文化活动的影响。经过自己亲身体验的情境,对待不同的情境,从不同的视域展开分析和探讨,不仅开拓学生知识视野,触发的政治情感不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不同文化氛围的熏陶,强调优秀文化通过不同的文化环境或不同形式的活动影响人的思维,学生接受文化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通过可体验、可参与的各种方式,自觉主动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将文化熏陶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习惯,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情境思辨化,提高政治情感的深度。教学情境不是单一要素存在的,把握好情境要素与学生情感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典型事例可以优化为一事多思,一事多议,一事多辩。从学生的“思”、“议”、“辩”中,提升政治情感的深度。例如,近期“D&G侮华事件”铺天盖地的传播与热议,侮华事件持续发酵和升级,质疑视频中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不尊重。抓住这一热点事件,在《文化生活》第三课第一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教学中,优化为课堂议论环节,让学生从视频和材料中探讨如何对待文化差异。运用这一典型事例,在文化的传播中,让学生拓展思考“作为中学生,应如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中,让学生参与课堂辯论中来“网民的抵制行为,都是爱国的表现”,知识越辩越明,情感越辩越深,初步形成是非曲直的判断标准,以辩证思维看待社会现象,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让学生学会正确表达爱国情怀,形成正面的政治情感。通过教学情境的讨论与辩论,在生生互动、师生交流的思维碰撞中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深化政治认知,产生积极政治情感认同倾向,形成正确的政治情感。

三、社会实践系列化,促成学生政治行为

实践是学生将内化的心理认知、政治情感认同,在学生政治意志的引导下,外化为日常生活的实际行动中。学生的认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是对学习知识的巩固、理解、运用,更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和深化,其实质是促进学生政治认同向政治行为的转变。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不同社会实践,可以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将获得心理认知、情感认同上升为社会政治行为,将拥有的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得以体现和运用。因此,教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社会实践资源,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促成学生政治行为有着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学生的认知产生、形成到认同,再外化为行为习惯,其实践活动需要反复多次的锻炼与巩固。因此,教师设计社会实践活动要注重系列化。根据课程内容的设置系列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参与性,是学生内化的政治认同的深化与升华。例如在《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的教学中,设计系列化实践活动。首先,在学习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之前,学生要列举在实际生活中,自己参与了哪些文化活动?本村/本社区居民能参与哪些文化活动,或并拍摄记录下来以便展示。其次,在第九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设计“请以小组为单位在本区博物馆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者服务并记录”。最后,在第十课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设计出“请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本村/本社区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宣传活动”。通过以上系列化实践活动设计,联系学生生活资源,通过观察、体验和参与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和创建者。

此外,我们还可以综合利用校内、校外的教学资源,形成实践活动系列化,知识联系化,培育政治认同,以政治认同促成政治行为。例如结合学校每年组织开展的“军训”、“美文诵读”、“慰问老人院”、“植树环保”等实践活动,增城区开展的“核心价值观进社区”活动,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所开展不同主题的图片、字画展览活动等等。也可以结合学生每个学期的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设计出学生能参与的系列化实践活动。

政治认同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内容,在整个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居于根本地位。教师通过综合运用学生认知资源,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政治认知,并不断优化教学情境,注重情感体验,增强政治意志,最后通过系列化的社会实践,促成学生政治行为。因此,在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教师充分整合有效的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各个要素,系统组合,培育高中生的政治认同。

参考文献:

[1]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3.

[3]韩震.核心素养与活动型课程——从本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看德育课程的发展趋势[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3).

[4]徐丰.优化情境回归策略培育政治认同素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10):28-29.

猜你喜欢
认知规律政治认同顶层设计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幼儿教育教学中的随机教育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为官不为”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
论开拓创新赢得未来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