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丽 赵 蕾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 儿科,山东 临沂 276002)
在临床儿科中,小儿腹泻较常见,通常依照其病因可将其分为非感染性与感染性两大类。若患儿未及时接受有效的措施治疗,极可能导致诸如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并发症,从而对患儿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影响。经查阅相关资料获知[1],在治疗小儿腹泻方面,若采取双歧杆菌活菌、蒙脱石散单药治疗可使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但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本次主要探究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小儿腹泻患儿分别采取蒙脱石散、蒙脱石散与双歧杆菌活菌结合治疗的效果,将全部内容陈述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80例研究对象均明确为小儿腹泻,入组研究时间为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依照研究要求平分为两组,在A组中,女18例,男22例;年龄处于半岁~2岁,均值(1.01±0.05)岁。B组有19例女,21例男;年龄位于5个月~2岁,均值(1.02±0.03)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临床常规性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满足研究要求。
1.2 治疗方法:所选患儿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即抗炎、抗病毒、补液、酸碱平衡维持以及助消化等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患儿蒙脱石散(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80050;生产厂家:浙江海力生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治疗,对于年龄不超过1岁的患儿剂量控制在每次1 g;对于年龄超过1岁的患儿每次服用剂量则为1.5 g,治疗时间为3 d。B组:在上述治疗的前提下,给予患儿双歧杆菌活菌四联活菌片(生产企业: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60010)口服治疗,未超过1岁的患儿0.5粒/次,超过1岁的患儿1粒/次,每日3次。两组患儿均采取连续3 d的治疗。
1.3 疗效评价(观察):观察指标:对患儿止泻用时与大便恢复用时进行观察记录。评价指标:对患儿治疗的效果进行评定,参照《小儿内科学》[2]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其中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大便次数与性状恢复正常,大便常规检测显阴;有效:临床症状改善显著,大便次数与性状接近正常,并且大便常规检测显阴;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者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对本次研究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将整理好的数据纳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数据包中展开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通过率(n,%)表示,组间差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则通过(x-±s)表示,组间差异经t值检验,各组间数据对比后获得的P值<0.05时,表明统计学意义成立;若P值≥0.05,则提示本次研究获得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与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析:B组临床症状各项指标改善的时间与A组相比均要短,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x-±s,d)
2.2 两组临床疗效分析:B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在儿科中,小儿腹泻属于多发病及常见病,大部分的患儿是由于外源性或者内源性的致病菌感染引起。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频繁的流质状大便,一般会伴有进食受限与呕吐等情况,病情严重的患儿甚至会出现发热与脱水表现。当下临床对小儿腹泻常采取对症治疗。
双歧杆菌活菌属于人体正常的肠道菌群,并且也是肠道菌群生物制剂,可使肠道蠕动得到增强,应用于小儿腹泻中可使肠道菌体的平衡得到有效维持,可在患儿肠黏膜的表面附着,隔离病菌于屏障之外,还可促使机体形成乳酸与醋酸,在使肠道内pH值降低的同时可对肠道内致病菌的增殖进行抑制,最终改善肠道损伤。蒙脱石散粉剂为蒙脱石微粒,可使机体内的病毒、毒素以及细菌得到有效清除,具有尽快抑制致病菌的作用;单纯应用蒙脱石散治疗具有起效慢的缺点,并且临床疗效并不可观。
在本次研究中,B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且总疗效92.5%远高于A组75%,与李旦阳,张世标[3]研究结果显示的总有效率96%基本上接近,提示小儿腹泻采取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活菌治疗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不仅能快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还可提升治疗的效果,促进其尽快恢复健康。
总之,对小儿腹泻患儿临床治疗中选用蒙脱石散结合双歧杆菌活菌治疗可获取令人满意的效果,建议作为一种合理且科学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推广。
[1] 何火英.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研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11(3):338-341.
[2] 陈颖,石明芳,曾嵘等.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6,28(5):687-690.
[3] 李旦阳,张世标.联用双歧杆菌活菌与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16):2518-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