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妤
摘要:敢质疑、会质疑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能力,是学生创新思维水平的重要标志。只有会质疑的学生才能在语文学习上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在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在语文课堂上找问题、问问题、想问题,不迷信教师、教材和专家,敢于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促进自身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质疑问难;语文能力;培养方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目标要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使“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是其中的主要目标之一。我认为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的发现与探索之旅,是学生在原有经验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针对一些语文知识或者语文现象进行质疑,进而围绕疑问产生思考和行动的过程。简单地说,探究性学习离不开学生的质疑。有了疑问,学生才会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冲动与需要;解决了疑问,学生才能在原有知识上获得新知。只有敢质疑、会质疑的学生才能在语文学习上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可以说,质疑问难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第一步,它也是学生生创新思维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更是小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石。然而,目前小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有如何呢?不难发现现在小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普遍弱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激发小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培养小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在充分尊重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在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在语文课堂上找问题、问问题、想问题,不迷信教师、教材和专家,敢于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从“不敢问”走向“勇于问”,既“勇于”质疑问难更“善于”质疑问难,从而提高探究学习的效率,促进自身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给学生质疑的勇气
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发现,自己的学生不是没有疑问,而是他们普遍缺乏质疑的勇气。当他们发现问题或者产生疑问的时候,总是选择放在心中,而不是说出来和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分享。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是小学生的惧怕心理在作怪。他们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引来同学或是教师的轻视,更害怕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受紧张情绪和畏惧心理的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就显得局促不安,失去了语文的灵动与味道。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小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首先要给与学生质疑的勇气,培养他们不论在什么境遇之中,都能落落大方的、清晰明了地说出自己的疑问,让学生敢于质疑。而这种质疑勇气必然是在师生之间彼此尊重、平等的基础上,在和谐、民主、安全的氛围中一点一点获取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尊重每一名学生,正视他们之间的差异,悦纳他们的小瑕疵。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价值或者是错误的,我们都要表扬他们敢于站起来提出问题的这种行为,然后再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教给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的方法,告诉学生质疑并不等同于“钻牛角尖”,更不是一味地否定,而是要有根有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此外,教师还要有承认错误的勇气。为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但是在教学中难免会发生小错误,这时教师千万不能因为顾忌所谓的教师颜面而否定学生质疑,而是要坦荡地诚然错误,积极改正错误。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称得上民主、平等,学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找到心理的安全和舒适,他们才会更愿意参与到学习之中,更愿意把自己的不同见解说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二、给学生质疑的空间
学生有了质疑的勇气,敢于说出自己的疑问,是不是只要发现问题、产生疑问就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地提出来呢?笔者认为不是这样的。学生的质疑是要讲究时机的。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般会分三个阶段让学生来进行质疑,即预习阶段的质疑,教学中的质疑和学习后的质疑。不同的阶段,学生质疑的方向和质疑的内容有所不同。预习阶段的质疑侧重于文本内容的探知,教学中的质疑侧重对教师分析或者是文本中遣词造句的质疑,而学习之后的质疑则是学生学习后的自我反思,学生要围绕整堂课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预习阶段的质疑,学生可以质疑的问题会很多,这些问题都可以帮助学生更迅速地进入文本之中,在文本之中寻找答案。
三、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长期担任一线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师,会发现我们的学生在质疑方面还存在一个重大的不足,就是不会质疑,学生根本不知道应该提出什么问题,应该围绕哪些方面提出自己的疑问。当语文教师让他们说一说自己还有什么问题时,他们大多数都是回以茫然的眼神。那么,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到底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质疑呢?笔者作为从教多年的语文教师,认为文本中的遣词造句、修饰手法、标点符号、文章留白处、表达方式、布局谋篇等等都可以成為学生之质疑的“点”。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着学生学习质疑,让学生经历有扶到放的过程,学会怎么质疑、质疑什么,从而促进学生质疑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