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是平衡的艺术,一碗水端平的前提,是学会宽容、理解、承受、忍让。
家长里短、事故纷争、恩怨情仇,在她那里全化作“绕指柔”。
8年里,10700余起各类民间纠纷,“法律难处理,公安推不掉,百姓又需要”,都在她手中圆满化解,成功率达99.7%。
人们亲切地称她“调解大师”。她叫陈静,是常州市新城派出所的一名民警。
虽然被查出脑垂体肿瘤,多年来靠药物维持健康,在全区公安系统内,陈静还是首先挑起了警民联调的重任。
陈静有一套独特的“调解秘笈”。调解时,她只允许相关当事人在场。有时,她会面不改色,听双方争吵一两个小时。等双方都安静下来,她再开口。“这事儿不能求速成,都有情绪时,什么话都听不进去,有必要让双方先宣泄一下。”没看过一本心理学书籍,陈静却深谙倾听、共情等心理辅导技巧。
一场打架斗殴,看似打人的不占理,却没人注意到,那是因为朋友欠了96万元,一直不还他。被带到派出所后,打人者一边用手敲墙,一边大喊:“钱不给我,我就不活了!”透过他的歇斯底里,陈静看到了悲伤无助。“手都撞出血了,我帮你包扎一下吧。”轻轻一声关怀,让对方的心顿时温暖起来,最终与朋友冰释前嫌。
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纷争,陈静往往一句话就让双方偃旗息鼓。
一个冬天,陈静接警出现场。楼道中,一位老太太裹着被褥,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正对楼道的门口,老人的儿媳手拿菜刀,嘴里喊:“让她回家,我就死!”“干吗,学烈士啊?”陈静幽了一默,让这位儿媳笑出声来,气氛顿时缓和,难题最终在笑声中化解。
陈静常说:“给别人一片蓝天,自己也会得到一片蓝天。”为了提高工作效能,每一起调解成功后,陈静都要分析,不断拓展思路,集思广益,归纳总结出了“调解工作六法”,即“单独沟通法”“借力用力法”“现场听证法”“部门联动法”“判例警示法”“回访建议法”。这一套“组合拳”行之有效,在全区得以推广。
2014年3月5日,江苏永阳涂料有限公司职工杨某,在湖塘某工地进行外墙涂刷时,不慎摔下,后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该公司董事长听说陈静对调解非正常死亡纠纷有一套独特方法,立即请求帮助。
陈静邀请双方当事人去了警民联调室,商讨有关赔偿问题。她充分展示了真心、耐心、细心、爱心、善心,与死者家属沟通。仅用一天时间,就成功地让双方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了字,让纠纷圆满化解,及时有效地阻止了一起可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
陈静时刻在意着周围群众的冷暖。虽然她自己每年要花费4万余元医疗费,但在出警途中,她会为饥寒中的老太太送去棉被和食品;会为发愁手术费的病人送去钱物;会为困难家庭送上钱款。每年,她帮助困难群众的钱物,都在万元以上。
一次走访群众时,陈静认识了一个姓董的居民。董某因车祸致残,妻子离家出走。董某只能靠父母微薄的养老金来治病和还房贷。董某妻子失踪两年后,又突然出现,提出离婚,并要分割房产,一家人焦灼又无助。陈静立即约来董某的妻子,做她的思想工作,又为董某多方咨询财产分割问题,还多次给予经济资助。
韩某是一个小店主。那回,隔壁一家馒头店开张,老板杨某放鞭炮庆贺,不料弄坏了韩某店前一处铁栅栏。韩母上前理论,双方一言不和就打了起来。韩母手腕骨折,花去医药费近万元。
三个月后,韩母伤愈。双方因赔偿问题,到陈静这里求助。陈静不慌不忙,先说起了另一个故事,“两家店靠得这么近,和气生财多好,却为了这点钱搁不下脸,昨晚新闻中那女孩多可怜……”一位11岁女孩鼻腔里生淋巴瘤,却无钱医治,女孩说:“我不想失去生命,我还没有长大。”
故事讲完,调解室里发生了戏剧性一幕。“我们帮帮这女孩吧。”韩某说,“他赔我1.5万元,我捐献5000元。”陈静转头问杨某:“你看呢?他捐的钱,其中也有你的一份爱心。”杨某拍胸脯:“做好事算上我一个。”陈静也掏出500元,加进了爱心款里。
两家随后握手言和,并且很高兴还帮助了别人。
一位80岁老人下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被儿子们安排住在一间没有灯光、堆满杂物的地下车库里,一日两餐、食不果腹。见到老人的窘境,前往出警的陈静黯然泪下,立即赶回家中拿来被子、衣裤为老人驱寒。老人的儿子们深感惭愧,愿意让陈静当中间人调解,最终将老人接出了车库。
用心服务群众
陈静
陈静联调室是常州市首个,也是唯一以民警名字命名的联调室。
2011年3月,在陈静的联调室里,又成立了常州首个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处对接点,成为全省妇联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家庭矛盾纠纷的一个服务品牌。“占民事纠纷14%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有了可以“说事”的地方。对接点成立以来,已干预调解143起婚姻家庭纠纷。
陈静还先后获得全国公安机关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妇女儿童维权先进个人、中国好人、江苏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为何陈静能做出与众不同的业绩?同事们总结说,她是情真,话真,做真人。
的确,陈静非常真诚。面对赞誉,她却坦诚地说,做这份工作,经历了一个由高到低的心路历程。
刚开始接触调解,她觉得自己是强者,矛盾双方是接受她帮助的。这样的一种心境,无法将调解变成心平气和的享受。而如今,她觉得被纠纷当事人信任,被他们指定作为调解人,内心无比快乐。
“……只有花开的季节,才能映衬您的美丽;只有高空的明月,才能喻为您的温柔……”这是一名曾在常州打工的河南郸城的陈先生寄来的《歌颂陈静》,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的赞叹与感激。
但遇到当事人喜欢动武、性子火爆的,陈静也不拘泥于细腻柔情作风。为达到调解效果,她笑称“陈大妈也会河东狮吼”。
一对小夫妻,丈夫经常无端打老婆。陈静硬是把他收拾“服帖”了。那天,那丈夫到了派出所,还气焰嚣张,拍着桌子叫板:“我家的事不要你们管!”“不要我们管,你报什么警?你敢拍桌子?这桌子是你家的?你再拍试试!你出去,想明白了再和我说!”对方顿时蔫了,最后信服地听从调解。
陈静说,调解是平衡的艺术,“一碗水端平”是老百姓对平等、公正最朴素的要求,而陈静让当事人更多地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承受,学会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