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指尖智慧,实现数学真理解

2018-03-19 15:42李娜
江西教育C 2018年1期
关键词:三角尺小棒内角

李娜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搭建动手实践的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完成探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沿用的是“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未能实现真理解,长期以往,必将泯灭学生的求知热情,阻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扭转这一局面,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活动,真正使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让学生在實践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提升数学的综合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动手操作引导探究——促进理解

数学知识深奥、难懂,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而小学生由于受年龄、认知能力的影响,对抽象的数学知识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动手操作活动,因为有趣的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欢乐愉快的心理状态,并增强他们主动探究的内驱力,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新知。

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让学生们拿出三角尺,微笑着对学生说:“你们知道这两个三角尺的内角和是多少吗?”三角尺是学生们很熟悉的学具,一把三角尺三个内角分别是90°、60°、30°,另一把三角尺三个内角分别是90°、45°、45°,它们的内角和都是180°。如果此时教师就告诉学生,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很难让学生信服。于是教师让学生画、剪任意一个三角形,然后想办法,探究所画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们听后,都非常兴奋,纷纷投入到了动手操作中,不一会儿,很多学生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争着表述自己的发现。有的学生说:“把所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剪下来,可以拼成一个平角,平角是180度,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学生们经过动手操作,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上述案例,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设计动手操作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让学生手脑并用,主动地探索、交流,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也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动手操作化难为易——强化理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质疑是手段,而释疑才是目的。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共同释疑,从而更好地发挥质疑的作用。所以,教师应避免一讲到底的做法,在学生学习的疑惑处,让他们动手操作、验证,从而解决他们心中的疑惑,掌握知识的本质特征,弄清数学知识的缘由,达到化难学为易学的目的。

在教学“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在大屏上出示了以下长度的小棒: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6厘米、12厘米。对学生说:“如果允许你任意拿其中的3根小棒,是不是一定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呢?”学生拿出了自己选的小棒进行操作。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同学选的3根小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有的同学选的3根小棒不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进而展开了讨论、交流。学生们发现:只要选了12厘米长的小棒,其他2根不管选多少厘米长的小棒,都不能围成三角形。教师此时引导学生将汇报的情况分成2类,一类是可以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一类是不可以围成三角形的情况,然后让学生分析可以围成三角形的3根小棒长度之间的关系,顺利地得出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上述案例,教师在学生的疑惑处,设置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动手操作的愿望和意向。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升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动手操作完成建构——深化理解

让学生动手操作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以动手操作为桥梁,跳出具体的操作,帮助学生由表象上升为理性认识,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建立数学模型,进而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教师让学生课前准备了很多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新课伊始,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小正方体,拼一个长方体,然后说一说自己所拼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学生们有玩积木的经验,很快投入到了操作中,在学生们拼出长方体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然后思考所拼长方体的体积。有学生说拼出了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用了24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体积是24立方厘米……教师顺势提问,长方体的体积应该怎么计算?此时,学生们得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长×宽×高。

上述案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在获得感性经验的基础之上,跳出直观的操作,深化了学生对所学新知的理解,也使学生学到了怎样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投入到动手操作的活动中,让他们发挥指尖智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思维能力,从而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涌动激情,彰显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

猜你喜欢
三角尺小棒内角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三角尺中的奥秘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三角形分割问题
三角尺上为何留孔
一起数小棒
巧移小棒
神奇的三角尺
共需多少根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