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艺术教育、审美教育、人文教育的功能,能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音乐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音乐审美取向,尤其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音乐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然而,当前初中音乐教学在一些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学生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动力等,造成教学有效性差,无法实现音乐教学目标。相关实践证明,合作教学融入初中音乐教学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养成,提升音乐教学质量。因此,文章将针对合作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融入展开探讨。
关键词:音乐教学;初中音乐;合作教学;教学改革;融入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0-08
作者简介:廖玉钗(1990—),女,四川成都人,中学二级教师,本科,主要从事音乐课堂教学以及钢琴教学工作。
通过音乐教学能提升学生品格,净化学生心灵。但音乐属于相对抽象的艺术,学习过程对学生认知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若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是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但实际上,很多初中音乐教学仍在使用理论灌输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流于形式,学生难以掌握知识内涵,无法适应音乐学习要求。而合作教学的融入转变了教学形式,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利用小组成员引导学生产生音乐学习兴趣,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提高音乐教学效率。因此,如何科学地将合作教学融入音乐教学值得探讨。
一、初中音乐教学的基本情况
音乐教育不仅能发挥艺术教育作用,更有助于文化课教育。一方面,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并不理想,学生音乐基础参差不齐,多数学生无法适应音乐学习要求,很多时候跟不上课堂教学节奏,课堂上敷衍了事[1]。另一方面,当前初中音乐教学方式方法单一,缺少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停留在传统理论灌输阶段,侧重理论知识讲解,教学过程流于形式,仅把教学当成音乐知识教授过程,未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已偏离了音乐教育初衷。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想提升初中音乐教学质量,转变教学困境,教师应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引入新型教学理论与教学方式,构建新型课堂形式,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提升音乐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合作教学法的基本理论
合作教学源自群体动力学理论,最早起源于美国,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教学策略,是世界公认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2]。合作教学是将学生分为若干合作小组,通过小组成员的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互助性学习。合作教学的融入能改善课堂的社会心理气氛,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学习过程中学生出于个人利益与小组集体利益,更愿意付出努力。若小组中一人无法达成学习目标,其他成员也将无法达成团队目标[3]。在这种情况下,小组学习过程中成员会相互促進,相互帮助。合作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中心,通过优秀学生带动基础薄弱学生,利用合作学习弥补教学不足,帮助学生突破个人学习困境[4]。且合作教学过程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社交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小组学习沟通过程使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另外,各小组学习竞争则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上进心。此外,合作学习可使课堂气氛更和谐,也易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合作教学融入音乐教学的建议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并不理想,很多时候难以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而合作教学理论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间形成一种互助性学习,实现互帮互助学习,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初中音乐教学中应积极运用合作教学法,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以下将针对合作教学融入音乐教学的建议展开探讨和分析:
1.转变教育思路
在以往教学模式下,通常教师是占主导地位,具有较强权威性,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配合教师。而合作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交给学生,关注学生个体,突出“学”的重要性[5]。因此,若想实施合作教学,保障教学效果,教师需要转变自身教育理念,认清自身职能转变,从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辅助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思路,以学生为中心,从而为合作教学奠定基础,保障合作教学的顺利实施。
2.科学分组
通过了解合作教学理论可知,合作教学是将不同学生分为不同学习小组,让学生进行互助性学习的教学方式,通过优秀学生带动基础薄弱学生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想保障教学质量,实现预期合作教学目标,就要保障分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相关实践证明,合作教学过程中,分组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若具体教学实施中,分组方面存在问题,不仅难以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且会严重影响整体教学计划的实施,造成教学过程混乱。为保障分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实施合作教学前,教师要对学生的音乐基础进行观察和测试,在充分了解学生特点的情况后进行分组。分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将不同性格、不同音乐基础、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分为一组,从而实现小组成员间的互补。
3.学习任务布置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学任务布置影响着合作教学效果。若学习任务设置不符合合作教学要求,自然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学习任务布置方面要考虑到合作教学需求和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了让学生了解教学意图,使小组学习过程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任务布置前,教师应对合作教学进行说明,为不同小组设置不同学习标准,从而提升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因材施教。学习任务布置后,为促进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对每个小组采取差异化的教学引导,针对不同特点的小组采取不同的引导策略。
4.合理的教学评价
在合作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教学评价至关重要。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产生小组激励效果,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障合作教学的有效性。另外,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能确认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教学薄弱环节,从而有效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有效性。具体来讲,为使小组成员产生集体荣誉感,产生共同学习目标,不仅要有个人评价,且要有小组评价,在对学生个人学习任务完成质量进行评价时,要对小组目标完成质量进行评价。
音乐教学在现代教育领域占据重要位置,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学生掌握基础音乐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艺术素质。目前初中音乐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很多时候难以获得预期教学效果。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一种互助学习模式,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非常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王 辉.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7).
[2]唐丽霞.在合作与探究中进步——简析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艺术评鉴,2017(6).
[3]杨 纯.小学音乐教育中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运用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6.
[4]孙 鹏.重视音乐教学中的竞争与合作——构建音乐高效课堂之我见[J].音乐时空,2011(11).
[5]温碧红.开发音乐兴趣的新尝试——开放、自主、合作教学模式探索之一[J].龙岩师专学报,201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