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随笔

2018-03-13 12:38王晓华
求知导刊 2018年35期
关键词:历史学科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摘 要:鉴于国家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日渐重视,各学科相继提出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文章通过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特点及内涵的分析,提出了核心素养与课例研究相结合的日常教学培养策略,并根据国内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现状,进一步提出了核心素养培养的辅助性策略,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阐述了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学科;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9-10

作者简介:王晓华(1974—),女,辽宁沈阳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育。

为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力度日益加大。2013年5月,教育部成立专项计划,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负责研究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2014年4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颁布《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自此,开启了核心素养与历史学科相结合之路。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历史学科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有所侧重,却又相互渗透,那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的培养策略大体就可定为“重点捞鱼,普遍撒网”。即每课围绕某个核心素养来展开,涉及其他核心素养,一带而过,达到重点突破的目的。当然,若遇到五大核心素养综合体现类的探究性课节时,教学设计可囊括五大核心素养。

若依上述培养策略来展开教学,那么教学设计的成功与否就直接决定了五大核心素养培养效果的好坏,如何提高教学设计水平就显得格外重要。目前提高教学设计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莫过于课例分析。

通常情况下,课例分析主要包含四个要素:背景与主题、情境与描述、问题与讨论、诠释与研究。若让课例分析起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则课例研究必须与核心素养相结合。在背景与主题部分,必须明确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围绕什么主题来展开的课例分析,当然主题最好为一个且与五大核心素养相结合。情景与描述部分,主要为如实描述核心素养如何在教学设计或实践中的展现。发现问题后,就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最后做出修改说明,也就是“诠释与探究”。在具体实践中,课例分析有三种常见形式:三实践三反思式(初步设计——讨论反思——课例试讲——二次反思——再次讲授——整体感悟)、同课异构式(两位以上教师同时设计讲授同一课,相互听课,互补学习。或自己讲授某课时,借鉴学习他人同课、优质课实录)、接龙连环改进式(要求三位以上教师参与,第一位教师讲授后,由第二位教师改进后重上,依此类推,其实质是三实践两反思式的变形)。以《经济体制改革》一课为例,采用三实践三反思形式撰写的课例分析:

初步设计:本课教学设计之初,就有突破教材局限,直指“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部分的想法。初步计划让学生通过8种常见解释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经济体制改革”。但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却是依旧按照常用的三维设计来设定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够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涵义及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解释。

2.过程与方法

分组讨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对各种解释的比较, 提高学生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教兴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

教學设计初稿完成之后,在高一历史备课组集体讨论时,基于辽宁省教研员武文老师在辽宁省历史学科高三复习研讨会上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最新介绍,于是将历史核心素养引入本课教学设计,即尝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课例研究相结合的探索之路。此想法立即得到了同组老师的肯定,经高一备课组集体讨论后,将三维教学目标修改为历史核心素养。

【学科素养】

1.时空观念

重点关注20世纪50—70年代前后,经济体制改革前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提高学生的时空观念。

2.历史解释

学生能够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涵义及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解释。

3.史料实证

通过对各种解释的比较,提高学生分析和归纳能力。

4.唯物史观

提高学生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和运用。

5.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科教兴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

在确定引入学科核心素养后,对教学详案也立即着手进行了相应修改。为突出时空观念,在教学详案设计时,重点关注了20世纪50—70年代前后,经济体制改革前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这样既体现了狭义的时空观念(具体的时间空间),也涉及广义的时空观(历史事件、人物及相关的实物、环境所暗含的时间和空间)。在历史解释时,强调以史料或所学知识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还原背景式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即对常见的8种解释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时,不仅要肯定某种解释的合理部分,也要探索其不合理的成分。至于史料实证方面,其实修改并不大,只是对原设计方案给学生提供的史料进行了简化处理。唯物史观的设计主要蕴含在了历史解释里面。如,在涉及社会性质论的历史解释时,着重强调该解释的不足,进而引入唯物史观,提高学生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认识。家国情怀的设计是整个设计中最为失败的部分,在试讲之前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达到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目的。

本课在辽宁省沈阳市第四中学教学楼四楼录播教室进行了试讲,试讲时邀请了本校相关领导及历史组全体教师。试讲后,鉴于“华西村”的引入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经集体研讨决定该部分重新设计。除此之外,在细节方面也指出了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如,导入时数据对比柱状图效果不明显、课件字号太小、语言口语化、衔接词衔接效果不佳、三段论举例问题、导学案师生一致问题等。(课例试讲)

具体的细节问题在集体研讨时,基本就得到了解决。如何重新设计凸显家国情怀却成了遗留问题,也成了此课的最大困扰。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则新闻打通了思路。这则新闻让我喜出望外,正是这个机缘巧合,使本课收尾部分以当今农村农业存在的问题作为思考式结尾,在学生思考中结束本课。(二次反思)

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得到了所有参评教师的肯定,最终本课在2018年5月29日的沈阳市市区联动活动——“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课堂教学探究活动中获得好评。(再次讲授)

本课的成功或许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日常教学中的培养提供了一种方向,即历史核心素养与课例研究相结合。此次课例研究过程,也显现了团队的集体力量,一个人或许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若想走得又快又远,则必须在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团队合作。(整体感悟)

课例分析与核心素养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是从教师日常教学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种课例分析是一种实践对比改进式教学,一般需要同学科集体备课才能完成,频率不宜过高,每学期每人次一到两次即可。建议有条件的单位在做课例分析时,录制课堂实录与集体分析的影视资料,以便日后成果的推广。

参考文献:

[1]马少伟.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初探[J].科教导刊,2017(2).

[2]杨 星.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J].考试周刊,2017(42).

猜你喜欢
历史学科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的研究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高考对学科思维素养的创新考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