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济喜
摘 要:阅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是,在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中,部分教师可能认为阅读只是语文或者是英语教学课的任务,在数学课堂上无需进行阅读教学,但实际上,在数学教学中也有较多的知识涉及阅读,如学生做完成作业的时候,需要先进行阅读,才能弄清楚题意,数学中的一些定义和概念也需要阅读,才能理解透彻。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阅读引入课堂教学中可谓是迫在眉睫的一件事情。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该如何落实这项工作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阅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具体应用策略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教学新方式
一、阅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数学是一门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年纪小,对于事物的认识还存在较多的不足,如果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味地给学生灌输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教学的发展和创新。而在教学中落实“阅读”教学的目的,则是从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它比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非强制性地灌输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意识,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这对于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阅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落实策略
1.数学知识的趣味化、故事化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可谓是无处不在,但是在教学中如何使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知识变得富有趣味性,则一直都是教师在教学中思索的一个重要话题。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运用“阅读”能够使数学知识变得富有趣味性、故事化,这对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有着较大的帮助。比如说,在教学数学知识的时候,为了应用好阅读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课堂上曾尝试使用阅读故事法,教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两位数的加法时,一般传统的表达方式多是这样的:“个位数对齐个位数,十位数对齐十位数,当个位数满十要进一位。”这种文字表达方式虽然比较简练,却显得生硬无趣,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被调动起来。为了更好地让是学生感受到阅读在数学教学中的魅力,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将故事化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如在课堂上,笔者假设动物学校在开展两位数加法儿歌口诀比赛,大象老师来做裁判,兔子、松鼠等都参加了本次比赛,兔子最先举手说:“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可加,各位对齐各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十位相加再加一,算数快又准。”接着松鼠说:“大象老师说,进位加法,个位数对齐个位数,十位数对齐十位数,个位数满十要进一位。”通过对比,学生可能就会感受到,相较于松鼠来说,兔子的叙述方法显然更有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将富有趣味性的故事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去学习和阅读,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说,显然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阅读,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阅读”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数学学习的诸多领域都需要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比如说,“鸡兔同笼”是中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如果不进行阅读加以理解,是很难正确解题的。此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在生活中接触的数学知识编成小故事,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和讨论,如,在学习了“克与千克”的知识之后,学生可以以自己的一次生活经历为故事,将其记录下来,在课堂上阅读讨论,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师生共参与,组织数学阅读活动
数学阅读的形式丰富多样,在教学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发挥阅读的作用,需要做好教学引导工作,积极地融入教学中,组织多样化的数学阅读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说,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开展搜集优秀数学家学数学故事的阅读活动,安排班上的学生搜集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高斯等著名数学家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阅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地丰富学生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能通过这些伟人的优秀事迹,感染学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阅读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有目共睹,教师在教学数学知識的时候,要正视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做好阅读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他们理解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知识中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的发展和创新,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准备工作,这样教学才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翟雪峰.阅读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探研[J].成才之路,2017(1).
[2]罗秋霞.让“阅读”成为小学数学教与学的新方式[J].当代教研论丛,2016(5).
[3]嵇玉梅.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理解与培养[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5(6).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