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生态观念诠释

2018-03-08 01:49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天命子路敬畏

马 克

(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武汉 430072)

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水污染、能源资源的耗尽、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土地荒漠化、空气污染等给人类的生活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在此背景下,寻求一条既可满足人类自身需要,又不危及生态环境的发展道路迫在眉睫。为此,我们可以在儒学传统中汲取营养。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部分言论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生态保护思想及意识。《论语》当中的生态思想对于我们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论语》中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论语》中强调天命观,其所说的“天”具有众多内涵,如道德意义上的“天”、宗教意义上的“天”、偶然命运上的“天”、自然意义上的“天”等。可见,《论语》并未给“天”下一个具体的定义。这里所说的天人合一的“天”指的是自然意义上的天。西方的宇宙论习惯上把自然看成是与人类相对立的存在,将其视作人类改造和征服的对象,而中国的宇宙论则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将自然视作与自身共生的一个整体,提倡天人合一,认为宇宙不是一个孤立的客观存在,而是有人参与的人与外界自然的统一体。

《论语·阳货》提到,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185这段话可以理解为,孔子说:“天何尝说话呢?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可曾说了什么话呢?”这表明,天指导“四时行”和“百物生”却“不言”。也就是说,作为自然意义上的天虽然起到主宰宇宙的作用,虽然是创生万事万物的原动力,却不采用一种强制的方式干预,而是给予“四时行”和“百物生”足够的发展空间。也可理解为,四时(代表时间)、万物(代表空间)就是天的组成部分,四时之运行、万物之生长就是天的存在方式,四季运行不已、万物生长不止,这就是天的根本意义[2]。

当然,这都是在敬畏天的前提下提出的,如果人不敬畏天,就必将遭到天的报复,人力将无法挽回,正所谓“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可见,《论语》中的天命观强调对天的敬畏,也就是敬畏自然的观念,这也是天人合一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季氏》中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1]174这里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畏天命”是君子的必要德行之一,事实上,虽然天命不受人类的制约和影响,但它却实实在在与人相关,因为人本身就是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从语序上来看,孔子把它排在“三畏”之首,可见敬畏自然是孔子非常重视的一个范畴,这同他所处的时代和历史背景也是有关系的,孔子生活的时代科学和技术水平低下,人在自然面前更多的是无能为力,对自然产生敬畏之情也就理所当然。

从《论语》的“畏天命”还可以看到,孔子要求人们在作为宇宙的最高主宰的天面前,在对待天的命令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然而,孔子对“天”“天命”的敬畏,并不只是简单的恐惧,更多的是对“天”“天命”的尊重和敬重。在孔子“敬畏天命”的思想里,“敬”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促使人类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畏”显示的是一条警示的界限和自省的智慧,告诫人类要“厚德载物”“敬畏天命”,就是要求人们在面对具有神圣性和主宰性的“天”“天命”时,要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在“天”“天命”面前要谨慎行事,不能肆意妄为,轻举妄动,否则就会“获罪于天,无所祷也”[3]。

《论语·乡党》中记载:“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1]107说的是孔子和子路在山谷中行走,看到一群野鸡在飞翔,神色动了一下,野鸡见状,振翅而飞,过一会儿之后又落在了树上,集结在一起。孔子说:“这山上的野鸡,得其时啊,得其时啊!”子路闻言后,向这群野鸡拱拱手,连喊三声作为对它们的回应。孔子能因为野鸡受到他们的惊扰而心生感慨,可见,他对于人与外界环境和谐相处是非常重视的,这也是天人合一生态观的具体体现。

《论语》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在现世仍然具有积极意义。伴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征服自然成为人类自身发展和前进的动力,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使人类意识到自身将面临的巨大生存危机,因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逐渐被提上日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意味着人不能将自然视作对立于自身的外在客体,而应将其视为与人合一的存在。既然自然是与人合一的,人做任何事情就不得不考虑可能给自然带来的影响,如果人类的行为残害了自然环境,那么,作为一个统一体的一部分,人类也有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毁灭性的后果。而相信天人合一就会敬畏自然,敬畏自然就不会破坏自然,就不会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和谐。由此可见,由天人合一、“畏天命”生发的敬畏自然之心对于人类大有裨益。

二、《论语》中节俭的生态思想

“礼”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之一,孔子将“礼”抬到一个众人敬仰的高度,认为一个国家的“治”或“乱”是与“礼”密切相关的,“礼”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政治规范与生活准则,是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不论是治国理政的君王还是平民百姓)都必须要遵守的。但是,孔子重视“礼”却并不代表他讲究不必要的排场。例如,《论语·八佾》当中就曾经提到过,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1]24礼,与其繁多,不如俭省。这就强调“礼”的作用主要在于让人内省、反求诸己,而不是使每个人都拘泥于“礼”的形式。

《论语》当中“礼”的这层含义,也体现了孔子的节俭观。“礼”不应该成为少数拥有特权的贵族浪费资源、安逸享乐的手段,而应该成为一种强有力的人类道德的约束力。而合理的节俭就是人类道德的一部分。奢侈的行径违背仁义和道德的要求,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是与“礼”背道而驰的;相比之下,俭省的行为则符合仁义和道德的要求,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是与“礼”相契合的。儒家思想中这种节俭意识,在今天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伴随着生产的规模化,人们越来越不在意物品的使用率,因此,奢侈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会加速不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的枯竭,危及后代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论语》当中孔子的这一主张,在节约资源和能源等方面给予人们一定的启示。

《论语·学而》中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4意思是,君王在治国理政方面要做到做事情取信于民,节约用度,爱民如子;使用民力帮助自己的时候,注意不要耽误他们正常的农耕劳动。这里所说的“节用”可以理解为两层含义:其一,节用资源。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资源的使用是必然的,但是过分的滥用则会导致财力和物力的浪费,最终会使国家陷入严重的亏空状态,危害国计民生。其二,节用民力。农业社会当中,人力也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百姓是君王的仆人,要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君王可以无节制地役使百姓,而要爱护百姓,让百姓能休养生息、按时耕作。这种民本位的思想说明在孔子时代已经开始关注人的主体性,同时也体现孔子对民力资源的重视。

节俭的思想还应涉及对欲望的节制。《论语·颜渊》中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1]121在这里,孔子强调“克己”,宣扬一种对个人私欲的合理节制。人皆有欲望,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欲望都是合理的,所有的欲望都是应该得到满足的;过分的欲望就有可能会演变成为纵欲,纵欲是应该消除的。《论语》赞成人满足自身基本需要的欲望,例如《论语·里仁》当中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说明人都有追求富与贵的本能,也都有厌恶贫与贱的本能,满足这种本能的欲望是合理的。《论语·子路》中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1]134一个地方人口众多应该怎么办?使其富裕起来。已经富裕起来又该怎么办?使其接受教育。可见,孔子认为,百姓众多应先满足其基本生活欲求,生活富足之后需要进行教化,合理控制欲求的膨胀。因为,贪得无厌的欲求就是祸害的根源。孔子对君王沉湎于色的行为非常不满,并且提出过严厉的批评,可见纵欲是孔子厌恶的行径。

因为纵欲会造成人性的堕落,也会使得一些资源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利用加速枯竭。从生态的角度来看,森林的减少是由于人类过度欲求木材,海洋鱼类的减少是由于人类过度欲求美食,矿产资源的减少是由于人类过度欲求快速发展……所以,处在现代文明社会的人在寻求发展的同时,更要对欲望加以合理的控制。因为如今的技术水平使得人们获取资源的能力显著提升,与之前相比,人的欲望越来越容易得到满足,这很可能让人形成挥霍的习惯,进而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对欲望的合理节制是一种正确的生态观。我们并不反对欲望,毕竟“食色性也”,这是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过分的欲望则需要克制,例如:人类对野生动物的食用欲望是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就是需要克制的。对自己而言,这是个人心性修养的具体体现;对他人而言,这是一种对外界环境和未来负责任的态度。因而,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对欲望进行合理的控制,这也是节用、节俭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论语》中山水之乐的生态思想

《论语·雍也》当中曾经提到,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1]61有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有智慧的人喜欢去活动,有仁德的人喜欢保持沉静。有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这里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分别是智者和仁者所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这体现了孔子对于智者和仁者这些理想人格及其人生境界的追求,也体现了他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追求以及亲近自然的生活情趣。这种情趣正像朱光潜先生所说的:“我没入大自然,大自然也没入我,我和大自然打成一气,在一块生展,在一块震颤。”[4]

人对于山、对于水的亲近和喜爱反映了人对于生态环境的情感追求。山、水在这里被赋予了人的感情,人也在亲近山水的过程中怡然自乐,得到精神的陶冶,人和山水之间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山水之乐跃然纸上。这种山水之乐会让人对自然生态产生爱惜的感情,从而不去破坏生态环境。生活在当今的人们越来越少去亲近自然山水,对山水之乐的情感也越来越弱,缺少对生态环境的爱惜之情,面对生态受到破坏也就浑然不觉。但如果从这里汲取营养,人们可以重新萌发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和怜惜之心,生发对自然生态的保护之意。

那么,做到乐山乐水的前提是什么呢?在《论语·雍也》中,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58孔子对颜回在处于陋巷的情况下仍能淡泊明志而做到物我合一大加赞赏。可见,颜回这种淡泊的心境就是乐山乐水的前提。

《论语·先进》中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路、曾晳、冉有以及公西华一起谈话,讨论今后的理想,只有曾晳的观点得到孔子的赏识。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1]118曾晳说:“暮春三月的时候,人们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曾晳)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面洗洗澡,在舞雩台上面吹吹风,一路上唱着歌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的。”子路、冉有以及公西华都分别谈了治国理政诸多方面的理想,只有曾晳谈到了山水之乐的情怀,这是智者和仁者应该具备的情怀。

仁人志士只有治国理政的才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有乐山乐水的情趣。孔子将人伦政治思想与生态伦理思想紧密结合起来,使得人类的内部和谐同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统一起来,并由此构建起最高理想人格与最高理想境界。

综上所述,《论语》中反映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在生态方面的观念,即重视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倡导人在亲近自然的基础上保护生态。这对现代生态伦理的构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于解决当前生态危机也具有参考作用。

猜你喜欢
天命子路敬畏
Chapter 14 Realize your personal legend 第十四回 履行天命
从天命到性命:唐宋命论演变初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一些敬畏
敬畏一粒米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敬畏先烈
敬畏 果决 笃信
天命夫人
浅谈天命通宝钱版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