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

  • 黄河文化主题书法创新策略研究
    ——鸟迹、文字、天命。这里的文字主要是仓颉造字之初的象形文字,是倉颉造字实践的客观条件。在黄河流域中,鸟凤图腾在黄河流域的原始民族中相当普遍,反映出黄河文化中的一个侧面,鸟迹则是造字的实际依据。天命则揭示了造字时所遵循的潜在规律,黄河文化在天命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大禹治水为主要桥梁,表现为对黄河的感悟。由此可见,黄河文化对汉字的产生意义非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黄河文化孕育了汉字。黄河文化中的书法之形在形的视角中,黄河文化对书法的影响可以包括两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3年4期2023-07-17

  • “天”观念与早期中国的历政
    龙涌霖关键词天 天命 天道 历政作为中国哲学的核心观念,“天”至今仍会令人产生某种隔阂感。尤其回看早期中国时,发现诸子谈“天”或多或少兼具神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而无法用现代概念准确刻画。通常的解释,是认为“天”经历了一个从人格神向自然天的理性化演进过程,从而可将诸子“天”观念之非理性成分归诸历史惯性。不过,夏商周众多天文考古成果已显示,在地下的三代,“天”之神性与理性一直并行不悖。①中国古人对日月星辰规律的探索目前最早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

    人文杂志 2023年3期2023-05-30

  • 青春期:寻找“天命”的旅程
    发现属于自己的“天命”在青春期,我们经历的是人生中最令人不安的一次身份危机。我是谁?是什么让我感到兴奋、充满活力、得到尊重?是什么让我觉得生命有意义?对每个人来说,成长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探索这些问题,而且这种探索是全方位的,包括生理、情感和认知上的。英国教育家肯·罗宾逊用“天命”一词来描绘这种境界——我们的“天命”使得我们喜欢做的事与我们擅长做的事完美结合。他认为,对每个人来说,发现属于自己的“天命”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是因为它让我们对自身的生活更满意,

    读者 2022年9期2022-04-20

  • 东汉中晚期儒家义利观的新发展
    》;德义;富贵;天命;义利观[中图分类号]K234;B234.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308(2022)01-0079-08 通常认为,儒家重义轻利,故本篇的篇题“遏利”二字,最简单的理解无非是遏止利益。但是,王符为什么要将利益加以“遏止”呢?这是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同时也是本篇关注的中心问题。《潜夫论·叙录》指出,《遏利篇》的思想要旨是,“人皆智德,苦为利昏。行污求荣,戴盆望天。为仁不富,为富不仁。将修德行,必慎其原”[1]610

    知与行 2022年1期2022-04-01

  • 天命”与“不死”:南北朝皇族神话叙事体系
    心内容,并提出“天命”神话共同体的概念,以此反观神话理念对于神话叙事的塑造作用。一、南北朝皇族神话的叙事情境书写形式的南北朝皇族神话主要载于正史,图像形式的南北朝神话则主要描绘于皇族墓室壁画。因两种神话具有不同的叙事情境,下文分别论述。202则南北朝皇族文本神话全部出自史书,其中包括《宋书》《梁书》《陈书》《周书》《北齐书》《南史》《北史》。进一步考察便会发现,202则南北朝皇族神话出自上述7部史书中的历史叙事。换言之,上述神话均载于南北朝史书关于皇室宗族

    贵州社会科学 2022年5期2022-02-05

  • 《论语》中的天命
    词:论语;尧曰;天命《尧曰第二十》首章,在《论语》整个结构中,是作为归结天命天道部分而存在的。此章自尧舜开始叙述,历数二帝三王之道,并延及商周。儒家建构圣王道统,正在本章所叙述的二帝三王的历史之中而进行的。此章叙述了政权更迭过程中,道统如何延续,君主如何自觉或非自觉地“受天之命”的过程,以极简单的文句,深刻阐述中国古代儒家之政治思想、民本精神。此章可细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

    文学天地 2021年10期2021-11-29

  • 从神秘宇宙到道德宇宙:中国上古“天命”观的伦理学转向
    殷周;宇宙秩序;天命观;伦理学【中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7-0072-03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JZ009)。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呈现出极强的连续性,且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态势。但在发展链条的不同环节又表现出不断地突破、转向与继承等因袭损益的特点。这一特点在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天地关系的认知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一、绝地天通:原始巫觋与

    今古文创 2021年37期2021-10-26

  • 技术与人之本质关系的解蔽与救渡
    将其归属于存在的天命。立足于海德格尔的天命观,本文从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之分、技术工具论和技术自主论两极视角、现代技术的形而上学前提和存在论等角度分析梳理海德格尔对技术与人之本质关系的解蔽,并在这个基础上解读现代技术天命之救渡的内涵,探讨其现代意义。关键词:海德格尔;天命;技术;存在;救渡一、海德格尔的技术追问与天命在海德格尔的时代,技术已然成为现代的根本现象之一。从现象中沉思,才能认识时代的本质,追问最值得追问的东西。在海德格尔看来,不论人们“是否把技术当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1年3期2021-09-24

  • Chapter 14 Realize your personal legend 第十四回 履行天命
    elho在談论“天命”的过程中,老者的哪一番话深深地刺痛了牧羊少年?为什么?The old man pointed to a baker standing in his shop window at one corner of the plaza. “When he was a child, that man wanted to travel, too. But he decided first to buy his bakery and put some

    疯狂英语·新阅版 2021年5期2021-06-21

  • Chapter 13 What is a personal legend 第十三回 什么是天命
    Paulo Coelho当牧羊少年发现老者的“阴谋”后,他们会转而讨论一个什么样的新话题呢?对于这个话题,老者又有何见解呢?“Im the king of Salem,” the old man had said.“Why would a king be talking with a shepherd?” the boy asked, awed and embarrassed.“For several reasons. But lets say that

    疯狂英语·新阅版 2021年5期2021-06-21

  • 孙吴政权正统性观念的构建
    吴政权 正统性 天命 符瑞 国山封禅王朝的正统性是中国古代传统政治理论的古老命题,它是一个政权赖以存在和延续的重要保证。在“天命论”根深蒂固的中国古代社会,人们普遍接受“君权神授”的观念。这种观念认为:“王天下”并不是民意的结果,而是天意的安排。因此判断一个王朝是正是僭,不能单看其政治势力的大小或军事武装的强弱,而要看其是否获得了绍续古圣治统的天授资格。在古代文献中,常有“天之历数在尔躬”“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天命不可违”一类的表述,它们都是对皇权合

    人文杂志 2021年2期2021-02-24

  • 浅析孔子生命成长历程
    "不惑"再到"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中透析出孔子的精神成长变化。孔子论述了在几个重要的人生发展阶段,人应该如何修养自身,做到顺应天命,礼中为仁。这是孔子不断提升自我层次的过程,体现其传统信仰、人的社会性、知行合一、最终获得精神自由的境界。关键词:孔子;礼;天命;自由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曾有著名的人生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他所说的“志于学”、“立”、以及“不惑”

    银幕内外 2020年5期2020-11-25

  • 山鹿素行的古学与孟子思想
    构成。特别是从“天命”到“民本”的论述,不仅体现了山鹿素行的古学与孟子思想间的关联,还反映了日本江户时代儒学逐渐日本化的特征。关键词:山鹿素行;孟子;天命;民本中图分类号:B3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458-(2020)04-0074-07DOI:10.14156/j.cnki.rbwtyj.2020.04.008在日本江户时代,朱子学作为正统的学术思想备受德川幕府的重视,但是纵览整个江户时代的学术史,却也不乏对朱子学的

    日本问题研究 2020年4期2020-10-20

  • 孔子与庄子的“成人”“圣人”比较
    】成人;仁;礼;天命;自然;圣人一、孔子的“成人” (一)仁与礼 傅佩荣先生认为,“仁”可以彰显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孔子学说的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就是,人的本心中具有善的部分。但是,人进入社会以后,需要后天凭借智慧和勇气选择从善,才能最终“成人”,完成自身使命,实现人生价值。 “仁”要求人们发扬“善”,彼此真诚以待,“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认为,用言语讨人喜欢为“佞”,他们缺乏真诚的情感。文采藻饰只为利用他人达成自己的目标。这种把他人当作工具的态度,与孔

    客联 2020年9期2020-09-10

  • 论基于“天命”与“文德”中国古代国家合法性构建
    的当属中国古老的天命观念。在殷周交替的大变革之后,原本诞生于宗教神权的“天命”观念开始与“德”的观念结合在一起,从此“文德”成为获得天命的重要评判标准。关键词:国家合法性;天命;德;殷周变革许多国内外研究者都注意到,在对古典时代的中国历史研究中,“天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这个概念尤其在王朝兴替之时会被反复提及;事实上,“天命”一词的首次出现据认为就是在中国古代第一次可考的王朝更迭之时(商周更替)。不难理解,改朝换代永远是对国家合法性的话题涉及最多的时候

    各界·下半月 2020年8期2020-08-25

  • 殷周之际的宗教革命与人文精神
    读即以德为核心的天命观,而且产生了天人之际沟通关联的新的渠道与形式,最终使得道德性天意所关照的社会领域不是减少而是扩大了,天人之际的联系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因此,西周人文理性的产生虽然是传统自然宗教弱化的结果,但同时也是新生的伦理宗教深化的产物,不理解新生伦理宗教与人文理性之间的内生关系,不理解伦理宗教对人文理性的孕育开创之功,就无法揭开西周文明和精神的秘密。关键词:自然宗教;伦理宗教;天命;德;民本;宗教深化;人文理性DOI:10.16346/j.cnk

    文史哲 2020年3期2020-06-03

  • 民意操控、皇权危机与党锢之祸
    俗 谣言 隐逸 天命 民意 汉代皇权党锢之祸作为中国历史上较早的有名党争,不仅是东汉以降士人反复言说讨论的对象,也是现代学术聚焦研究的重要问题。有关东汉党祸的起因,范曄《后汉书》记载说,术士牢修因怀恨河南尹李膺案杀其师张成之事,“上书诬告膺等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于是天子震怒,班下郡国,逮捕党人,布告天下,使同忿疾,遂收执膺等”。仔细分辨,这段看似因果逻辑清晰的记述实则充满了疑问:牢修之言究竟是否为捕风捉影的“诬

    人文杂志 2020年3期2020-04-14

  • 感生、异相与异象:“天命”神话建构王权叙事的路径
    倩一、理论背景“天命神话”指中国正史中以宣扬“天命”思想为主的政治神话,主要包括感生神话、异相神话与异象神话。本论文探讨对象出自中国正史,尤其是二十四史。之所以选择正史,乃是因为它是历代官方编撰的历史,能够代表中国历史书写的正统性。笔者探讨的“天命”神话主要是正史中的历代帝王诞生神话,之所以如此,主要乃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在中国历代史书描述中,帝王诞生神话是正史中反复出现的神话叙事主题,也是“天命神话”的主要叙事主体,更是史书强调的重点内容。更为重要的是,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2-14

  • 《心是谓中》命论观探析
    。关键词:东周;天命;人心;君臣近年来,学界探讨中国先秦时期天命思想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大都重视天命观演进逻辑与政权发展的依赖关系、天命思想发展对提倡德政的影响。清华简第八辑《心是谓中》篇有关“天命”的核心思想有着前所未闻的创新,本文将以此篇为例,结合既有研究成果与方法,探讨先秦社会对天命观的反思及其对君臣之术的侧重。一、“以君民人”主语考原注引用郭店简《缁衣》释“以君民人”,述此为君民关系。结合文献来看,此句内里应是君臣政治关系,“以君民人”可能省略了主

    北方文学 2019年35期2019-12-24

  • 比较研究与中国哲学学科基础问题
    于耳。从存在(或天命)与概念-逻辑这一双重结构出发,我们可以“界定”一种学科意义上的中国哲学,这一界定呈现了经典文本与现代解释之间的张力,及其所打开的比较空间。中西哲学解释体系的不同,导致出现“盲点-纠正式”和“自身-扩充式”两种比较研究的策略,对比这两种策略可知,中国哲学研究和中西哲学比较研究是在概念-逻辑基础上的对发生性和超越性的存在或天命的重新经历和言说,而重新经历和言说的基础则是自身最内在、最原初的生存经验或生存倾向,这正是中西哲学比较研究方法论的

    社会科学 2019年12期2019-12-23

  • 孔子與天命*
    孔子對“命”與“天命”的使用大體上是有分别的,前者指人力不可違抗的命運,後者指體現儒家道德法則(即合乎“仁義”)的“人生一切當然之道義與職責”(錢穆語)。孔子在不同場合所説的“天命”,都有其具體所指。如君子“畏天命”、“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的“天命”,可從劉寶楠説解爲“知有仁義禮智之道,奉而行之”。孔子自述“五十而知天命”,結合其一生行事和《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所收《子羔》篇等有關材料來看,當指孔子五十五歲左右在魯國從政失敗出逃、體悟到上天所賦予

    中华文史论丛 2019年4期2019-12-18

  • 浅析财神宝卷中的财富观
    宝卷;重义轻利;天命宝卷作为中国传统的说唱文学形式,在民间有着很大的普及性。它与我国古代民众的生活紧密相关,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将其看成反映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财神宝卷是宝卷众多类型中的一种,反映的是中国古代民众对于财富的认识,本文就将从《财神宝卷》(五福财神)、《财神宝卷》(赵公明)、《大富宝卷》、《发财宝卷(富君荣) 》、《夏良惠》人手,对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民大众的财富观进行简单地探析。在我国古代的传统价值观中,因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重义轻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期2019-10-21

  • 《中庸》命、性、道辨析
    》一书首句即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提出命、性、道的概念。天在中国思想史上是一个崇高的概念,经历了自然神、人格神到万物本体的转变。春秋时期恰是中国哲学开端的时期,天也从人格神逐渐转向万物本体。《中庸》所讲之天命,应该是指称万物之本体。那么这个天命究竟是什么?所指向的万物本体又是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中庸》一书对于何为天命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只是说天命可以叫做性,也就是说万物皆有其性。这里有两层意思,天命是最高的,绝对的,唯一的性

    商情 2019年17期2019-06-20

  • 中国古代政权合法性问题简论
    合法性的来源包括天命论、民意论和血统论三个方面。政治合法性的构建包括历史叙事的“政治拟制”、符图谶纬之说、“德”“礼”制度建构。文章最后对中国政治合法性的本质及政治合法性的研究不足提出意见。关键词:合法性;天命;民意;血统一、政治合法性概念和经典理论政治合法性问题最早由马克斯·韦伯在其著作《经济与社会》一书中提出,马克斯·韦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政治合法性问题是指被统治者依从某个政治系统的意愿,对‘统治权利的信仰”。治合法性问题即正当性问题,是强力的权

    青年与社会 2019年9期2019-04-27

  • 在敬天爱神之间中西对话的可能
    为,因此中西方“天命”与“上帝”的问题均可化约为“人学”的问题;其次,中西方文化中对“天”或“神”的理解,均含有自然和宗教两方面的思考;第三,“天人合一”或“神人合一”的上下关系分别在中西方文化中,都借助一定的“中介”而存在。中西方两种文化在相遇之后有碰撞、冲突,也有对话和融通。关键词: 天命;上帝;天人合一;中西文化比较引论:中西能否比较,儒耶怎样对话?以“天命与上帝:中西比较与儒耶对话”作为讨论主题,这虽然是一个老问题,却显然在期待有新的思考。“天命

    船山学刊 2018年4期2018-10-29

  • 浅论孔子的“天命观”
    :孔子尊天敬天畏天命,却绝不是宿命论者。孔子遵从“尽人事,听天命”,先尽人事,再顺天命,而非完全依赖宿命。所以,别再把宿命论当作消极沉沦的借口,要正确处理客观与主观的关系,尊重客观的同时,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关键词:孔子;宿命论;天命;人事;敬畏作者简介:余璐(1996-),女,四川眉山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2015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6-0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6期2018-10-09

  • “乐夫天命”归于本真
    词:矛盾;抉择;天命;本真一、 “归田”,归于“生命本真”开篇以“归去来兮”起笔,皈依的“急不可待”跃然纸上。随后以“田园将芜”反问自己“胡不归?”我们似乎能看到作者对自己之前的几次出仕经历流露出强烈的自责。反思自己过去的经历,作者认为是“心为形役”,内心被束缚了,由此决定与田园彻底诀别。作者在本文的序——《〈归去来兮辞〉序》中说自己“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田之后写作的组诗《归园田居》中也写自己“性本爱丘山”。显然,这样的一颗“自然之心”与虚伪矫饰的官

    考试周刊 2018年67期2018-09-12

  • 官道没有“天命
    宋殿儒前不久,某县城法院来了一个伸冤者,手中拿出一大叠有证有据的案件材料,而法官细心查看后,第一反应是:“啊呀!这恐怕有点麻缠。”“为何?”“一是这案已经判决执行近二十年,人已被枪决,很多办案当事人都死了;二是,你说的第一手证据虽然管用,但在三年前监狱里这个证人也病死了,这证据是否可靠,不再好办……”“那你说我儿子就这样被冤死不成,人家内蒙古法院怎么能把冤案翻过来呢?”“事情不会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嘛,你也别生气,这个案件,我得跟上级领导商量了,才能决定立案不

    中华魂 2018年4期2018-05-14

  • 孙中山与天命
    天命论是传统中国的重要政治理论,清末民初的各派政治力量对于天命论都有所借重。孙中山与天命论的关系可以分为革命实践与政治理论两个层面。在革命实践的层面上,孙中山对于天命论主要加以策略性地利用。他深知帝王思想和天命观念在当时根深蒂固,用“天命无常”做口号,使用“天运”纪年,巧妙地暗示自己具有“天命预兆”,都是为了团结更多的革命力量而使用的策略。在政治理论的层面上,孙中山以汤武革命的叙事为中心,对传统的天命论进行了批判和改造。他敏锐地抓住了“世界潮流”这一概念,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8年3期2018-04-25

  •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一篇新解
    个新的角度,把“天命”作为“立”、“不惑”、“顺”的宾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一生是通过学习,树立天命,并体悟、践履天命的过程。“天命”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具有至高地位。关键词:学;立;不惑;顺;天命;巫史传统作者简介:傅狮虎(1978-),男,汉族,湖南祁东人,学士,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文史哲方向。[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5-0-01《论语·为政》第四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

    青年文学家 2018年5期2018-01-31

  • 不安天命,愿汝可明
    玄妙的东西,他叫天命,是的、天命。我曾不信天命,认为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中,认为是那些无能為力的人自欺欺人,为自己找借口、说是天命,天意使然,其实就是为自己的弱小不堪找一个华丽的理由,不至于灰溜溜的逃跑。可是,后来我发现我错了,并不是努力就会成功,有的时候,哪怕你拼尽一切、也还是无法改变什么,也许这就是天命吧。可是,这又怎么样呢,就算真的有天命又怎样呢,就不去努力吗,就不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吗,不,不可以。至少我不会这样,哪怕明知道最后的结局是失败,我依然会去努力

    青年文学家 2016年31期2017-10-12

  • 浅析从苏格拉底到孔子的信仰差异
    子 理性 鬼神 天命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在西方学者对“苏格拉底”的众多讨论中,其中的一个主题就是苏格拉底思想中理性与宗教信仰的矛盾问题。一方认为,我们并不需要对苏格拉底的宗教信仰进行严谨的探究,因为在他那些关于“神”的说法中,其语言绝大多数采用当时的习惯用语,并以此来阐发他的理性信念的。而另一方则认为,我们应该对苏格拉底的宗教信仰进行严谨的探究,因为“神”与“理”是两种完全不同建立信仰的方式。通过大量的文献,我们能最根本的发现,苏格拉底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4期2017-09-15

  • 北魏政权正统之争研究
    北魏政权;正统;天命;意义;研究在我国的古代,“正统”一直都是很重要的词语。它可以是血统的正统、继承权的正统,以及统治地位的正统。对于正统之争,历史学者也是众说纷纭,对于什么才为正统,什么是划分正统与非正统的依据,大家都没有统一的说法。在历史上的正统之争中,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与其他诸国的正统之争,在我国的历史上尤为激烈。一、北魏政权的概述通过表格我们对北魏政权的大事件进行了简单的了解,整个北魏的政权从拓跋珪重建代国,到北魏分裂,前后一共148年,经历了20位

    北方文学 2017年9期2017-07-31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个体天命塑造与成型
    摘 要:天命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反复提到的一个字眼,探求个体天命的塑造与成型过程离不开对话人类早期天命,窥视天命的底色和继承人类精神碎片在塑造天命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关键词:天命;塑造;内在意识作者简介:张施令(1990-),男,汉族,河南林州人,郑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7--01一、人类早期精神碎片的印记——天命的萌芽。人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7期2017-06-21

  • 孔子“天命”论的人格教育启示
    孔子所谓的“知天命”、“畏天命”,其实质是指知晓并且敬畏生命之意义,进而表现为对生命责任与使命的明确。“天”本质上是一个成熟而且确定的文化、心理概念,因此完全不可以用西方崇高论中的“无形式”来界说孔子的“天”。孔子以“知天命”“畏天命”“立天命”为本根的生死观、人生观和宇宙观,是一种根植于古代华夏民族心理与信仰的、优于数学与力学之崇高的文化性、生命性崇高,对于培育文化土壤以及价值认同,引导当代青年人的人格理想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关键词:“天命”;崇高论;数

    大学教育科学 2017年3期2017-06-09

  • 解读《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中的宇宙语言
    地亚哥在完成自己天命的旅途中,进行了多次的选择,经历了不同的事件,而这恰恰成为他旅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试图以梦的预兆为起点,来解读文本出现中的宇宙语言,并揭示其象征意义。关键词:天命;预兆;宇宙语言;象征意义《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使巴西作家保罗·科埃略名满全球,一位欧洲评论家说它:“一个寻找宝藏的故事,变成了一个关乎人类生存深厚尺度的寓言。”2001年新译本再现,引起了国内广大读者的注意,包括孙成敖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笔者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5期2017-06-02

  • 北魏政权正统之争研究
    北魏政权;正统;天命;意义;研究在我国的古代,“正统”一直都是很重要的词语。它可以是血统的正统、继承权的正统,以及统治地位的正统。对于正统之争,历史学者也是众说纷纭,对于什么才为正统,什么是划分正统与非正统的依据,大家都没有统一的说法。在历史上的正统之争中,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与其他诸国的正统之争,在我国的历史上尤为激烈。一、北魏政权的概述通过表格我们对北魏政权的大事件进行了简单的了解,整个北魏的政权从拓跋珪重建代国,到北魏分裂,前后一共148年,经历了20位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3期2017-04-20

  • 政治合法性的三种来源及其内在关系
    出“民意说”、“天命说”、“仁政说”三种政治合法性来源,并进一步对其内在关系进行探究,认为“天命说”为表,“民意说”为里,二者共同构成了孟子政治合法性论证的基础,而“仁政说”从属于二者之下。关键词 政治合法性 民本 天命 仁政作者简介:刘蒙露,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4.008“政治合法性”一词最早由马克思·韦伯为阐明政

    法制与社会 2017年10期2017-04-18

  • 君子以正位凝命
    新;教命;安重;天命[中图分类号] B2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7)02—0023—06Various Interpretations of the Commentary on the Great Image of Hexagram Ding(瘙 椦 )ZHAI Kuifeng(Advanced Institute of Confucian Studies,Shandong University,Jinan250100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2期2017-03-30

  • 天命
    意味着你至今未知天命,对于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那件事情十分茫然呢?我庆幸自己在十几岁时便知道自己的天命,愿意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思想和文字,并且为之努力。寻得自己的天命是美好的。做一件事,不为成功,只管自己好好做;爱一个人,不为占有,只管自己好好爱。我十分享受这种内心的纯粹。我们喜爱一个人,或一种人生,不是因为要从中得到什么,而是因为这种价值或意义上的赋予,让我们的人生开始变得美好起来。可叹世间多少人,明明为贪欲所苦,却说是为情所困,为事业所累。当他们为“失去

    杂文月刊 2017年22期2017-03-02

  • 孔子的“天命”与“仁”
    [摘要]孔子的“天命”内涵有两个维度:一是以“德性”的形式落实在个体生命中;二是作为“使命”为个体所感悟而成为其人生动力。这两层含义都与“仁”密不可分。“仁”作为人之为人的本性,其道德力量和自我创造能力成就了“天命”的权威性和原发性。作为外在的力量,“天命”的意义是以一种难以抗拒的道德命令促使个体去实现“仁”的内在要求。于是,“天命”和“仁”在这个意义上实现了贯通。当然,完成这些需要“仁”能够自由地呈现自己,也即个体的性情能够自由发挥。自由的性情不仅能够展

    道德与文明 2016年4期2016-12-06

  • 唐史中的“五色云”现象浅析
    云”在中国古代的天命观念中属于“祥瑞”之一。唐朝是一个繁荣的王朝,在对“祥瑞”的对待上,不弱于过去的王朝。“五色云”被应用于王朝政治和民间的文化传播上。因为朝堂和民间为两个不同的层面的集体,故此,在对待“五色云”上也体现出来他们各自的特点:“五色云”一般为皇室人员所用,以达到天命正朔、彰显皇权的目的,却也可能被一些人作为谋取利益的工具;在民间人们也都把“五色云”作为一种吉祥之物,有一个统一的观念,在诗歌和文学作品中“五色云”为天降之物,为仙人所乘,这里的仙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9期2016-11-16

  • 论《边城》中爱情悲剧的原因
    悲剧的原因,既有天命迷信思想对其爱情悲剧的催化,也有翠翠自身主体意识的薄弱。同时现实社会中种种名利冲突以及作者的精神寄托都是沈从文为读者呈现悲剧美的重要原因。关键词:《边城》;爱情;悲剧;天命;意志薄弱中图分类号:I2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014-01《边城》这篇小说以翠翠和傩送爱情的演变为主线,描写了“湘西”这个充满浪漫与人性的理想世界。在沈从文的笔下,湘西是一个世外桃源,人性美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人间 2016年28期2016-11-10

  • 青春期:寻找“天命”的旅程
    家肯·罗宾逊用“天命”一词来描绘这种境界——个人的天命使得我们喜欢做的与我们擅长做的完美结合。他认为,对每个人来说,发现属于自己的天命都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因为它让我们对自身的生活更满意,而且是因为未来世界的发展取决于它。他们被学校闷坏了!在《让天赋自由》一书中,他对当下全球范围内的教育系统提出了尖锐的批判。他认为,英美的教育体系与世界上其他大部分国家没什么两样,除了各自的一点特色之外,都有着三个共同点。第一, 都注重某种特定的学术能力。学术能力当然很重要,

    三联生活周刊 2016年31期2016-08-01

  • 德命、禄命、天命:论孔子的三维命观
    1)德命、禄命、天命:论孔子的三维命观吴玉萍(华东师范大学 民俗学研究所,上海200241)摘要:《论语》中多次提及“命”。孔子的命观由三个维度构成:德命、禄命、天命,且这三者呈金字塔形。文章着重论证孔子从蓄德到出仕,再到“知我其天”的政治脉络,还原孔子从一介普通儒生到相信自己“受命于天”、“天下宗予”的命运历程。关键词:德命;禄命;天命;儒生《论语》一书中,孔子有五次直接谈到“命”,分别如下。《为政第二》四章: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7-08

  • 天 命
    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人生的天命,在道中,在内,不在外。天给我们的使命,来自自然。人的生命有两种,一个是身命,一个是慧命。身命容易成毁坏死,身命是短暂的,身命会经常面临生老病死苦的折磨。身命是无常的,但很多人为了无常的肉身,为了满足肉身而奔波。当一个人面对身命考验的时候,尤其连环考验甚至灾难的时候,人经常处于身命的焦灼之中。因为肉身是烦恼,是痛苦,是贪婪,是欲望。有的人因为肉身的贪欲,而丧失人生的真

    醒狮国学 2016年6期2016-05-14

  • 天 命
    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人生的天命,在道中,在内,不在外。天给我们的使命,来自自然。人的生命有两种,一个是身命,一个是慧命。身命容易成毁坏死,身命是短暂的,身命会经常面临生老病死苦的折磨。身命是无常的,但很多人为了无常的肉身,为了满足肉身而奔波。当一个人面对身命考验的时候,尤其连环考验甚至灾难的时候,人经常处于身命的焦灼之中。因为肉身是烦恼,是痛苦,是贪婪,是欲望。有的人因为肉身的贪欲,而丧失人生的真

    醒狮国学 2016年6期2016-05-14

  • 孔子“天命”思想综述
    000)孔子“天命”思想综述赵光耀(西藏民族大学,陕西 咸阳 712000)摘 要:“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孔子学说中的重要观念,也是天人关系的一个侧面体现。但学术界对这一观念的认识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观点:宗教说、道德说、客观说和分立说。这四种观点都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也都得到一批学者的支持。对天命的不同解读,可以看做是学界针对不同问题的矫正,但孔子天命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样的,需要从天命演变历程和孔子“一以贯之”的哲学体系的高度重新解读。关键词:孔

    文教资料 2016年12期2016-03-16

  • 浅谈天命通宝钱版别
    洪 炜天命通宝钱为清军入关前所铸。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于赫图阿拉城,今辽宁省新宾县建立后金政权,年号天命,寓意受命于天。1621年迁都辽阳后开始正式铸天命通宝钱。当时的后金民众仍处于以物相易状态,所铸天命钱基本都未流通。后金将士出于对努尔哈赤的崇拜,多将其随身佩戴以求平安,所以后金铸钱政治寓意更为明显。近年来从辽阳市新城村后金遗址陆续出土了满汉文天命钱,大体呈零星分布,一同发现的还有当时的战甲、火铳、兵器等物品。满汉天命通宝钱材质均有三

    中国钱币 2013年3期2013-08-06

  • 《尚书》中周人天命观探析
    《尚书》中周人天命观探析曾嘉雯(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5)《尚书》记载了从尧舜至春秋秦穆公时期帝王的重大政治事件,从中可以洞见周代人的天命观。周人的天命观上承殷商,对天命有着绝对的敬畏之心,同时周代天命观又注入了特有的忧患精神,认为天命不可一味地相信。周人认为天命是以小民的意志为转移的。“德”是上天选择人间代言人的标准,而“德”的核心在于保护弱势群体。《尚书》;周代;天命观《尚书》是研究周代政治思想的重要文献,无论在哪个年代,政治当权者最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2期201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