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以来广西高校普通话教学实践研究述评

2018-03-08 00:59
梧州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普通话师资方言

刘 文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

之所以选择2001年作为本次文献搜集研究的起始年份,是因为在我国的语言文字生活和工作中,2001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这一年我国有了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简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这部法律的诞生,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由此,普通话从“汉民族共同语”上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上升到国策高度,普通话作为我国官方语言的地位被强调。17年来,这部法律在推进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我国的推广普通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该法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授普通话”的表述指明了教育领域在推广普通话、教授普通话工作中肩负的重大责任。遵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作为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的实施者,高校既要用普通话教学,更要教学生学会标准普通话、运用标准普通话。

普通话“以北京话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而广西本土的方言中除桂柳话属于西南官话,是北方方言,其语音系统跟普通话沾边之外,其他方言以及民族语言跟普通话都差异很大。加之广西多民族聚居形成的复杂多样的语言格局,使广西推广普通话、教授普通话的工作增加了难度和挑战。笔者对自2001年以来,有关广西高校普通话教学实践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收集,在中国期刊网上检索到与广西高校普通话教学实践研究有关的文献41篇,涉及刊物22种。虽然这一定不是17年来研究这一问题的全部文献,但笔者试图通过对这些文件的梳理、归纳、总结,看到一些研究状况和成效。根据这些文献的基本内容,我们从广西高校普通话教学实践现状及原因、教学方法及策略、普通话师资状况及提升对策等三方面对自2001年以来广西高校普通话教学实践研究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一、关于广西高校普通话教学实践现状及原因的研究

关于广西高校普通话教学实践状况及原因的研究文献共有20篇,涵盖了对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师范类院校(含幼儿师范院校)、理工类专业、文科专业普通话教学状况的研究。这些研究有直奔现状研究的,也有些是在论述其他问题时提及的。

第一,客观地说,就广西高校普通话教学实践现状而言,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是有差别的,理工类院校与文科院校是有差别的,师范类院校与非师范类院校是有差别的,理工类专业与文科专业是有差别的,中文、播音、旅游等对语言能力要求高的专业与其他专业是有差别的。

第二,从对普通话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教学效果来看,本科比高职重视,文科比理工科重视,中文、旅游等对语言能力要求高的专业比其他专业重视,师范院校和播音专业最重视。普通话课程是所有师范院校学生的必修课,学生必须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才能获得毕业证。当然,教学效果与重视程度是成正比的。越重视普通话教学的学校和专业,其学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取得的成绩就会越高。各类院校和专业的普通话课程都只开出一个学期,课时十分有限,但要教授的内容却很多,教学条件和设备投入也因各校的重视程度不同而不同。

第三,广西高校的普通话教学都很重视应试“普通话水平测试”,很多老师针对测试失分原因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提高命题说话得分进行技巧教学和研究。

第四,广西高校普通话教学的教材品种少,17年来用过的教材主要有三种,即余瑾主编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1998) 、郑作广主编的《普通话培训与测试》(2004) 和卞成林主编的《普通话培训与测试》(智能测试版)(2004出版,2009重版)。特别是实施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以来,基本每所高校都在使用上述三者中的最后一种。

第五,关于推普和普通话教学目标的实现,基本所有的研究都认为任重而道远。对于原因的分析,所有研究都在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复杂多样以及极具地方特色的“地方普通话”状况这两点上形成了共识。另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局限也是广西普通话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而普通话教师的“正音能力(即纠正发音的能力)”有限是提高普通话教学质量的难点所在。例如黄昭艳、黄宇鸿等人认为“只注重共性不强调个性差异的教学模式很难真正让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全面提高”,教师“苦于缺乏当地详细的方言资料,无法使普通话方音的辨正更有针对性,只能根据一些共性泛泛而谈,没有能够很好地结合方言区同学在普通话语音训练及测试中所暴露的缺陷、错误,总结规律,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1]。

第六,易丹从性别差异的角度对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学习进行了研究,认为女性普通话水平比男性要好。

二、关于广西高校普通话教学策略与方法的研究

在笔者收集的所有涉及广西高校普通话教学实践的论文中,对于策略与方法的研究是最多的,共有23篇之多。策略主要是围绕一些共性问题或教学改革进行讨论,方法主要针对教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具体执行的做法进行介绍,且多围绕语音教学。

(一)策略

1.以测促教、以测促学策略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促进普通话推广普及的有效手段,绝大多数普通话水平培训与测试站都设在高校,普通话培训和测试任务的执行也主要由高校完成,而且高校教师是广西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多数学者的研究都认识到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对于推广普通话和普通话教学的有力促进和引领作用。例如陈秀泉提出“普通话教学结合测试的特点和要求来进行,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普通话教学就需要以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为准则,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目标设置”[2]。再如郭姗姗认为要“纠正广西方言应试人普通话语音失误”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她们开展“ 根据广西方言特点制作一套适合广西人的视频flash软件,它将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用flash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3]的教学尝试,在全国属首例。又如谭群瑛,言秀华对学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命题说话环节得分情况和失误分析,证明学生“说”学生的能力,也就是普通话的实际交际能力,比较弱。因此日常教学中“必须强化‘说话’训练,注重口语表达练习”[4]。

2.心理调节策略

心理语言学向我们证明了“心理”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作用。从研究者们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这一学科的理论被广泛用来指导普通话教学。例如杨雯婷指出“普通话培训中要重视学员的方言的文化心理对他们学习普通话的影响,引导他们端正心态,学会包容其他文化”[5]。再如黄玉贇认为必须纠正和培养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动机及态度,“学生学习普通话不应仅为了获取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还应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普通话口语水平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在普通话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端正学习动机,变‘实用动机’为‘审美动机’”[6],她还指出“胆怯心理是口语表达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调整好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是学好普通话的关键”[6]。

3.以就业为导向,与专业教学结合的策略

在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都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普通话已经成为我国最强势语言,高校毕业生的普通话水平势必关系其就业质量。如张理指出普通话水平是否达标“对毕业生能否顺利申报教师资格证有非常大的影响。也是能否顺利参与其他相关专业工作岗位的重要衡量标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市场要求师范类毕业生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必须达标,相当大部分的非师范类毕业生为了有更好的就业优势,在校期间也非常积极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7]和学习。郭珊珊认为“在学习普通话时,应将其进一步与专业口语相结合”,“在教学上利用专业口语的特点,注重语料练习的设计,将语音练习的内容与专业内容相结合,形成职业口语的特色。”[8]黄翠莺引用其他研究者的话强调: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普通活教学要充分体现高职旅游专业的特点”[9]。

(二)方法

1.利用方言和民族语言教学

在广西,方言和民族语言多,且与普通话差别大,是普通话教学的最大障碍。不少研究指出,通过对方言、民族语言与普通话的对比进行教学,有助于学习和提高普通话水平。例如黄昭艳,黄宇鸿等人组成的课题组,对广西北部湾地区(包含钦州、防城港、北海)的方言与普通话进行比较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与运用到普通话教学实践当中,“以理论指导实践、强化言语训练特别是转换性练习。”[1]他们认为“学生学习的每一处难点、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每一条对应规律或关系,都应当辅以大量的机械练习,包括普通话内部、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各种转换比较和练习”[1]。再如谭群瑛根据广西方言特点总结出声母“送气音和不送气音b、d、g,z、zh、j—p、t、k,C、Ch、q对比教学,平舌音与翘舌音z、C、S一hz、hc、Sh、r对比教学,鼻音和边音n一l、舌根音和唇齿音卜一的对比教学;韵母圆唇音和不圆唇音对比教学、前后鼻音n-ng对比教学”[10]。白云则以广西桂北平话区人为例将普通话和“方言式普通话” 的声调进行语音分析,得出“桂北平话区‘方言式普通话’声调的典型偏误”规律,提出“基于语音分析的普通话声调训练”[11]教学法。侯锐将桂林方言与普通话比较分析,用于播音专业教学。何建名、张发和、郭珊珊等人都有将方言或民族语言与普通话进行对比研究的论述。上述研究大都集中在语音声调方面的对比,刘丽静的研究则侧重于对词汇语法方面的比较。

2.采用现代化手段教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普通话教学手段势必因此而更加丰富有效。例如郭珊珊主张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如“通过制作口腔动画效果小软件,可以很轻松地向应试人展示出n和l在发音时舌位的变化情况”,所以, “在语音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可以以更直观、更生动和更有效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每个声母、韵母的发音部位剖面图,动态地演示口型和舌位的变化过程。需要时也可以是静止的画面。学生可以立刻准确地了解每一个语音发音的部位,避免了传统课堂上教师反复示范、口耳相传,而学生感性地模仿一遍又一遍仍然找不准发音部位的难题”[8]。再如张理也提出要“充分挖掘及利用网络多媒体进行普通话课程教学开展普通话课程课后网络教学”[7]。王树慧更是从设计原则、建设内容、资源形式、素材来源、整体框架设计等方面做比较论述了在方言区建设普通话教学资源库的做法。

三、普通话师资状况及提升对策的研究

在中国知网检索,输入“高校普通话教师”这些关键词,得到结果为113条,但其中绝大多数主要内容并不是笔者想要的针对“普通话师资队伍”的;输入“高校普通话师资”,得到结果为15条;输入“高职普通话师资”结果为10条,输入“本科普通话师资”显示结果10条;输入“高等教育普通话师资”结果为5,但内容都不是笔者想查阅的这个主题。在上述各组词语加上“广西”二字,结果都为0。这种结果很可能由于笔者本人的检索水平低所致,但也可以看出国内专门对高校普通话师资水平的研究远远没有针对普通话和普通话教学的研究那么丰富,广西的情况也是如此,多数对于普通话师资的论述都在讨论其他问题时论及。李林徽撰写的《高职院校普通话课师资问题浅探》是笔者在检索中发现的一篇对于广西高职院校普通话师资状况研究很透彻也很中肯的一篇文章。文章指出广西高职院校普通话师资质量上的“三个偏误”导致高职普通话师资质量不高,从而教学质量欠佳。这“三个偏误”即“语文老师可以胜任普通话课教师”,“ 普通话说得好就可以胜任普通话课教师”, “非汉语专业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可以胜任高职院校普通话教师”[12],由此提出“应该从普通话语音水平、听辨音能力、现代汉语专业知识、语言表达能力、语音教学技能、普通话研究宣传能力、综合师德素质等几个方面进行考评和衡量。合格的高职院校普通话教师至少应该是中文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具有省级以上普通话测试员资格的高职院校教师,高质量的高职院校普通话教师应该是中文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具有省级以上普通话测试员资格,语言表达能力好,普通话研究和宣传能力强,语音教学技能素质好,综合师德素质高的高职院校教师。”[12]因此应该从考核和衡量普通话师资质量的正确标标准入手去选配和培养合格和高水平的普通话师资。

本科院校,特别是其中的综合性大学和文科类院校、师范类院校的普通话师资质量因为其学科特点或办学层次的原因,其中既精通语音学,又有较高普通话水平,且研究能力强的教师很多,所以其普通话师资质量比高职院校要高。

四、几点思考和结论

自2001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施行来,对于广西高校普通话教学的研究,呈现出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方法和侧重多样、研究层面逐渐深入的特点。研究内容上既有对教学现状的研究,又有对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理论成果,特别是普通话与方言和壮语的对比研究成果最多。在丰富的研究成果之中以“正音”研究为重中之重。由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出几点结论。

第一,自2001年以来,针对广西高校普通话教学,学者们特别注重对粤方言、桂柳话、客家话与普通话的对比研究,对广西其他方言研究较少。这主要是由粤方言、桂柳话和客家话在广西的强势方言的客观现实决定的。普通话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对比研究中,对壮语的研究远远多于侗族、苗族、仫佬族、京族等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这主要是由于壮族人口较其他少数民族多很多,说壮话的人多的现实决定的。

第二,本科院校或针对本科院校的研究比高职院校要多一些,师范院校或针对师范专业的研究比其他院校或专业多一些。

第三,伴随电子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研究者们注意到了对教学辅助手段的研究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动画教学资源被广泛用于教学实践。

第四,研究者对师资质量在普通话教学质量上的决定性作用形成共识,普遍认为必须提高高校普通话师资队伍正音训练能力、学术科研能力以及普通话水平。

猜你喜欢
普通话师资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