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梅
摘 要:地理学是对地球及其表面环境下的各种自然及人文现象以及二者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和探索的学科门类,具有很强的图像性的要求和特性,地理学习中常见的地球仪就属于地理学中“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对地理图像的观察,能建立起对地理学的空间概念与思维,从而使抽象化的地理知识更加具象化,因此“图像”是地理学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对“以图导学”概念及意义价值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以图导学”针对性的措施建议,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地理教学;以图导学;方法分析
所谓“以图导学”,顾名思义就是在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利用“图像”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现,从而使学生对课堂教学中所展示和使用的“图像”内容进行思考和探究。相比于传统教学的单调枯燥和难以理解来讲,图像化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和立体化,更能吸引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和兴趣性,逐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考习惯。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为以图像为载体进行辅助教学的“以图导学”的地理教学模式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对地理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及作用。
一、“以图导向”教学模式在地理学科中的应用价值
(一)“以图导向”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将枯燥、乏味的文字转变为生动形象的图像来对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立体化的展现,充分活跃及调动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及关注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考和探索之中,不断强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兴趣,避免以往传统教学中学生因一味对知识死记硬背而对学科产生的厌倦心理。
(二)“以图导向”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地理知识错综复杂、信息知识量极大,同时对学生的立体感及空间感的要求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之中,老师一定要避免枯燥沉闷的课堂氛围,积极调动学生的活跃性和对学习知识的兴趣感,使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应有的保障。“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作为当今教学创新下的新的教学模式,更具灵活性和趣味性,也可以更好地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图像展现及讲解方式的调整,通过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性的充分调动,使课堂的学习氛围得到活跃和提升,在无形之中对学生地理空间感和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初中地理课堂及教学中“以图导学”的具体应用方法
(一)图文结合
在初中的地理教学内容和知识要求中,有很多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性的知识内容,如地球表面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位置的分布、各山川河流的走向、各地区的气候差异等,这些知识需要学生充分调动地理空间感、思维及记忆能力,从而对知识达到更好的理解及记忆效果。因此,任课老师在进行这些教学内容的授课时,既要利用“图形”加强学生的空间感,也要利用“文字”加强学生的记忆感和理解度,图文结合才能使“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发挥更积极有效的作用。
(二)以图导课
初中学生正处于思维较为活跃的快速学习及成长阶段,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枯燥乏味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退,影响教学质量。因此,通过“以图导课”的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不断丰富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性,营造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举例来讲,在进行初中地理中关于南北方差异的課堂教学时,任课老师就课堂先通过多媒体图形来展现南方和北方不同的自然风光、气候现象、制备及农作物的种植、地形等的差异来使学生产生直观性的知识内容的感受,从而在进行完图像展示后任课老师也可以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进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考能力等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培养。
在初中地理课堂中“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能力和立体感知能力等,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因此,当今初中地理教学要充分重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锐.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方法解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7):125.
[2]彭升.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方法思考[J].中华少年,2017(34):198.
[3]李学龙.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方法的运用[J].赤子(上中旬),2017(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