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未必真正“导”,“学”是否“自主学”

2018-03-07 11:53罗春燕
新课程·下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导学案自主学习新课改

罗春燕

摘 要:紧密联系当前的课改形势,从新课标理念的角度对导学案做出了几点理性的思考,探讨了导学案的积极意义,即让“以生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让课改有了具体的载体、转变了单一的学习模式;同时,也分析了导学案模式的弊端:与新课改的矛盾冲突加剧,并未真正体现自主学习,总体设计并不成熟。

关键词:导学案;新课改;学生;自主学习

前几年,随着课改在全国的兴起,一批批学校——山东杜郎口中学、泰兴洋思中学等原本薄弱的学校,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凸显出来,他们凭借招生时学生较低的分数与高考时优异的成绩之震撼对比,成为教育者们关注的对象。这些学校在课改中探索出的“导学案”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各校借鉴的重点。

在课改风气的积极引领之下,我校也派领导干部和老师到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等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并从高一新生开始,全面推行课程改革和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模式,踏上了漫漫的教学改革探索之路。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学成绩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这时,各个学校的教育研究者们隐约感觉出现了一些不妥:导学案是否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导学案是否符合现在的课改精神?在一系列质疑声中,曾经风靡一时的导学案逐渐转入理性的使用中,课改渐渐回归传统。

冷静的思考基于“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模式,它确实给我校带来了教学上的收获,卻无可置疑有一些缺陷。下面,就来谈谈新课标下对导学案的几点理性思考。

一、导学案是否真正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导”

我们使用导学案的初衷是“导”学生,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各个方面的能力。然而,现实状况并非如此。运用导学案模式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以学生完成导学案练习为主,以学科知识的训练为主,新课改大力倡导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严重缺失,学生进入“死”学习的发展困境。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杜波依斯曾说过:“所有真正教育的目的不是使人成为木匠,而是使木匠成为人。”现实版导学案模式让那些天真活泼的孩子失去对学习的探索和追求,而是狭隘到只是完成导学案练习的题海战术中去了。这不是新课改的理念,这违背了教育的规则。

二、导学案是否真正体现了“学”

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具体而言,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现在,导学案从头到尾都是学科老师手把手制订的——从学习目标到拓展提升、小结反思都是老师亲力亲为,学生并没有为自己指定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

除此之外,导学案中类似“小组讨论合作提升”的环节大都形同虚设,走走过场,特别是在公开课上,学生往往为讨论而设讨论,为合作而故意合作。学生实际上还是被老师强行牵着走,顺从着走,被动完成导学,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并未得到彰显。

三、导学案的总体设计是否成熟合理

由于高考升学的压力,许多学校将导学案异化为“作业案”,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到“拓展点评小结反思”全部都是作业。比如,沈从文的《边城》是体现自然美、人性美的小说,对于这种美到极致的文章,我们往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一样的教法和学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然而,导学案依然还是从“自主学习”的作者介绍,到“合作探究”的情节复述,学生几乎就是课前做题预习,课中交流做题结果,课后再做习题巩固。由于导学案只是以练习题的方式呈现,过于强调对题目的解答,学生忽略了课文的感知、审美,以及个性化的解读。请问:美呢?没有美的感知,哪来美的创造!用导学案来学习这篇文章,就是对美的戕害!因此,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发现导学案的实施已经捉襟见肘,与新课改及素质教育渐行渐远。

那么导学案就应该被完全取缔吗?不是的。我们现在更应该辩证地看待导学案这种课堂模式。既不能用导学案取代老师教学,也不能全盘否定导学案的作用。我们应该保留导学案的课改理念,采用多种模式(而不是导学案一种模式),丰富课堂,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有灵性、有本领、有梦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就是带着思考课改与共同探讨课改的目的而写,让教育真正变得有意义!这也是教育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美]帕梅拉·博洛廷·约瑟夫,等.课程文化[M].余强,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61.

[2]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

猜你喜欢
导学案自主学习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