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东兴
毕业班数学总复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在学生学完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后,进行的一次系统、全面的回顾与整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学时,教师除充分运用教材编排的例题,还应根据学情补充设计相应例题,增强总复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毕业班的总复习教学与单元整理复习、学期末总复习相比,时间跨度大、涉及内容多、综合性强,因而例题设计亦有其独特的策略和教学价值。笔者拟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毕业班数学总复习课中的例题设计策略和教法设计。
一、整体规划,完善认知结构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在一定意义上,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掌握知识间的联系。因此总复习教学时,教师要根据知识的内容领域、知识间的区别联系、新旧知识的生长点与连接点,运用系统论的思想,以整体规划的眼光通盘考虑例题设计,将相关联的数学知识聚合成一个“知识块”,凸显数学知识结构的整体性。通过对例题的整体教学规划与组织,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促进数学知识的前后呼应与多维度理解把握,加强数学技能的触类旁通与多元化应用。
例1:根据不同条件,列式解答。
求知书店周六卖出漫画书24本, 卖出教学参考书多少本?
(1)卖出的漫画书本数是教学参考书的。
(2)卖出教学参考书的本数是漫画书的1.25倍。
(3)卖出的漫画书和教学参考书的比是4:5。
(4)卖出的漫画书比教学参考书少20%。
(5)卖出漫画书本数是漫画书和教学参考书总数的。
小学阶段的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的应用等实际问题虽然条件的表现有异,但常用的方法与策略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可以说是“殊途同归”。本例以题组形式将各类实际问题统领起来,5道题虽然已知条件的表述方式不同,但书店卖出的漫画书和教学参考书的本数间的数量关系相同。通过对已知条件的分析、对比,依据小数、分数、百分数、比之间的关系,将已知条件进行等价转化(如下所示),使学生明确:5道题的已知条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可以表示为“卖出的漫画书本数是教学参考书的”,均可列算式24÷解答。
条件(1)条件(2)→教学参考书的本数是漫画书的倍。条件(3)→漫画书4份,教学参考书有5份。条件(4)→漫画书是教学参考书的80%。条件(5)→教学参考书是漫画书和教学参考书总数的。
这样做,既可以将各种实际问题进行很好的沟通,形成最佳思路,促进不同知识范畴内解题方法的相互借鉴、吸纳、互补和融合,又能避免按知识类型分门别类重复训练,减轻学生负担。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转化,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仅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数学学习视野,而且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灵活变易,发展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总复习课中,教师却常常有意或无意忽略了思维训练,只顾让学生大量机械重复做题,既挫伤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制约或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设计例题要注意表述形式的多变性、解题方法的多样性、思维方式的多面性,通过对例题的分析与解答,促进数学知识间的沟通,训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灵活、发散、流畅等良好的思维品质。
例2:求下面物体图1-1的体积。(单位:cm)
不规则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没有确定的公式,解题的常见方法是将其分割成两个或多个规則立体图形,再求出体积之和或差。日常教学中,教师常编制此类习题让学生练习久而久之,学生极易形成思维定势:认为分割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制胜法宝。其实,分割只是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之一,合并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设计本例的主要出发点,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新的思维角度,破除大量同类练习形成的思维深度与广度上的“悬停”现象,使其认识到有时反常规、背道而行也不失为聪明之举。
当学生穷尽分割求体积的方法与思路仍无法获得满意结果,心生疑惑时,教师借助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采用的“合二为一”策略,启发思考:“合二为一”策略,对我们解答本题有何借鉴?有了常规思路带来的解题迷局以及方法策略的引领,相信学生会有“山穷水尽”过后的“柳暗花明”之感:不妨也“合二为一”试一试?由此很容易得出图1-2的解法:立体图形的体积是底面直径2 cm,高(3+5) cm的圆柱的体积的一半,即:3.14×(2÷2)2×(3+5)÷2=12.56(cm3)。
三、生动鲜活,强化应用意识
数学真实反映着现实中某方面的关系,数学学习要善于在现实中寻找“原型”,获得生动直观的体验。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形式上的数学概念和数学结论,更有利于掌握数学概念和结论背后蕴含的丰富事实及本质属性。教师设计例题时,应从生活实际和学生背景知识出发,选取具有鲜活生活色彩的内容,结合实例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展开教学,贯穿应用主线,使学生在主动探索中感悟数学的力量和实用价值,体验并学会数学建模,强化数学应用意识,发展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水平。
例3:2016年9月15日晚,长征二号F T2运载火箭搭载我国自行研制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升空。某同学绘制了如图2所示的火箭模型截面图。请解决下面问题:
(1)用含有a、b的代数式表示该截面的面积;
(2)当a=2.8 cm,b=2.2 cm时,求这个截面的面积。
例题是教师用作示范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数学问题,是沟联概念、定理、公式等抽象数学知识和具体生活实践之间的桥梁,促进学生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的重要环节。例题考查学生列代数式(用字母表示数)、平面图形面积计算、代数式化简及求值等多方面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设计本例,意在将用字母表示数及求值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升空的新闻事件融合,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气息的现实情境中用数学、品数学,感受数学魅力。
四、层次分明,践行因材施教endprint
十个手指有长短。同样,班级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也不可能处于同一层面。因此,总复习的起点不能“齐步走”,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善于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的例题,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使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通过例题的学习确有所获,并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例4:如图3,已知圆的直径是8 cm,求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认识过程大致要经过“凭借旧知同化新知→新知纳入到原有知识结构→在相应情境中运用提升”三个层次。原有认知结构是影响新知识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原有认知结构各异、发展水平有别的学生,就会出现 “吃不饱”或“吃不了”的教学困局。本例教学可分层设定标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以教师“扶”为主,掌握基本解法1;学习能力有提升空间的学生,“扶”与“放”结合,在教师的引导与点拨下掌握解法2;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大胆“放”,对其解题方法提出更高要求,要求跨越解法1和2,凭借自主探究习得解法3。
解法1:阴影部分的周长是直径8 cm的大圆周长的一半与直径4cm的小圆两个半周长的和;面积是半径4cm的圆面积的一半减去半径2cm的圆面积的一半的差,再加上半径2cm的圆面积的一半。
解法2:图中的两个小半圆相等,阴影小半圆恰好补充空白小半圆,阴影部分周长是直径4 cm的小圆周长与直径8 cm的大圆周长一半的和;面积是半径4 cm的大圆面积减去它的面积的一半。
解法3:因为大圆直径是小圆直径的2倍,小圆周长和大圆半周长相等,所以阴影部分周长是直径8 cm的圆的周长;将阴影小半圆移到空白小半圆使其重合,阴影部分面积是半径4 cm的圆面积的一半。
五、积聚经验,提升数学素养
教学实践表明,毕业班总复习是学生形成、总结学习经验的绝佳时机。借此时机,可帮助学生总结个人数学学习与活动经验,并通过彼此之间的经验分享,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时,教师要善于设计例题,组织学生通过就题论理、论思路等学习活动,引导他们总结解题策略,积累数学学习与活动经验,促进解题策略和学习经验的迁移,感悟例题包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提升自身数学素养。
例5:学校计划在长80 m、宽60 m的长方形大院中,用31.4米的木栅栏围成一块地作为劳动实习基地。请你设计一个方案,使得基地的面积尽可能大一些。
例题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此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强化“用数学”的意识,既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设计本例意在激活学生有关平面图形面积的学习与活动经验,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先激活学生已有认知经验,明确“周长相等的平面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获得设计方案1:在长方形大院内,围一块圆形的地,面积是3.14×(31.4÷3.14÷2)2=78.5(m2);
接着启发思考:围成的地一定要在大院正中间吗?靠墙围可不可以?凭借以往学习经验,确定“靠墙围也可以”。再联系“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大”获得设计方案2:靠一面墙围一块正方形地,面积是(31.4÷3)2≈110(m2);
以方案2为基础,变化方案1(将圆往下平移)发现方案3:靠一面墙围成半圆形地,面积是3.14×(31.4÷3.14)2÷2=157(m2)。
借助已有思維成果,再次引导猜想:两面靠墙可以围吗?因为有了方案3的经验积累,直接考虑圆的情形,发现方案4:靠两面墙,在墙角处围成个圆,面积是3.14×(31.4×2÷3.14)2÷4=314(m2)。
这样的教学,通过“地在院内→地在边上→地在角上”的位置变化和“圆→正方形→半圆→扇形”的形状变化,由简单到复杂,从常规到特殊,由浅入深,先易后难,使得问题解决、经验激活、迁移与积累相生相伴,相互促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查漏补缺,形成准确认知
概念的清晰把握、技能的熟练运用,是提高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与能力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批改作业和课后辅导中了解到的情况,对学生还有哪些概念比较模糊、哪些方法不够熟练、哪些疑难尚未解决等做到了然于胸,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例题,展开教学,予以弥补。通过知识的再认、再现和质疑问难,并辅以必要练习,使模糊的概念清晰起来,使生疏的技能熟练起来。
例6:联系小学阶段的学习,谈一谈你对0的认识。
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直接受其自身概括水平发展的制约。小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了其对数学概念的掌握也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零散到系统的螺旋上升,直至较为完整的过程。0是小学数学中较为特殊的数,小学生对0的认识贯穿低、中、高三个学段,导致其对0的认识处于碎片化的散乱状态,不利于对数的完整感知和把握。设计本例,意在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对0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梳理,形成清晰、准确认知,从而构建和完善数的认知结构。组织教学时,应坚持学生的充分交流分享和教师的相机点拨引导相结合,使其在观点争鸣与思维碰撞中集聚智慧,在教师的有序引领与分类指导中习得并完善认知。以下是学生的总结:
数的角度:0是最小的自然数;0是最小的偶数;0既不是整数,也不是负数;写数时,0可以用来占位;研究因数与倍数时,都不考虑0……
算的角度:任何数加0都等于原数;任何数减0都等于原数;任何数乘0多等于0;0不能做除数……
用的角度:商不变性质、分数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等式的性质中涉及除法时,规定“0除外”的理由;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的原因等。
形的角度:在用数对表示位置时,0是行与列的共同起点;用数轴表示数时,0代表起点……
统计的角度:在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中,0是横轴与纵轴的交点,表示相应数据的起始状态。
[责任编辑:陈国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