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顺
遵守规则是为人处世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现代人应有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是锤炼学生良好品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承担的一个重要职责。现在小学生中不乏骄气蛮横的“熊孩子”“小霸王”,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更是经常发现有些学生不守规则、自由散漫的现象。
SPARK课程是一个融健身、娱乐、游戏于一体的儿童体育项目,全称叫“The Sports Play and Active Recreation for Kids Programs”,1989年6月于美国兴起,目前已风靡全美,并成为美国联邦教育部建议推广的示范项目。通过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可以从SPARK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得到启示。
一、帮助学生明确规则的意义
排球课上,“校花”又穿着裙子来上课了。虽然体育教师多次要求学生不能穿着裙子上体育课,但她总是不听不依。体育教师批评几次,甚至安排她站在旁边“见习”,但是不仅没使她改变,而且还引起她爷爷奶奶的反感。她爷爷奶奶说:学校天天都有体育活动,总不能天天穿着运动服上学吧!我们小时候穿着裙子上体育课,也没什么问题。”
体育课堂上学生不遵守规则,甚至对有些规则存在反感情绪,这大多缘于学生对规则、制度不理解。体育课、体育活动对服装有着特殊的要求,这既是出于运动安全的需要,也是为了使身体少受束缚,可轻松灵活地运动。但我们教师往往只是简单要求学生遵守哪些规则,没有耐心、清晰地讲明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规则,违反规则可能会带来的伤害,更没有把规则告之班主任和家长,因而得不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SPARK课程强调建立“明确的边界与规则”,无论从体育器材的取放、体育活动的展开,还是课间休息和饮水时间的掌握,各个环节都必须有详细和可行的规则。制定规则后必须让学生理解和认同这些规则。首先,教师要与学生讲清规则,讲清违反规则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可以利用室内课把一些体育运动中的常规要求讲解清楚,如体育课上不准穿凉鞋、拖鞋,身上不能携带尖硬的物品等。其次,在教学中要抓住教育的契机,及时对学生进行严守规则的指导和训练。如在蹲踞式跳远中,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练习,每组设一名小组长,负责指挥组织同伴依次跳远。但总有一些学生不听组长指挥,抢着跳,这样就容易发生跳入沙坑时与还没来得及离开的同学相撞。当出现这样的情况后,教师必须以此为例,引导学生讲讲这样做的危害,使大家明白道理,引以为戒。再次,必须把体育活动中的一些常规要求和基本规则告知其他教师和学生家长,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一起来督促学生遵守规则,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二、引领学生参与规则的制定
在接力跑练习和比赛中,有位学生还没有与同伴击掌就抢先起跑了,最后那一组以用时最少完成了接力跑,全组同学一片欢呼。但教师认定“抢跑”违规了,判定取消第一名的成绩。可是,那位被判抢跑的学生并不“不买帐”,认为教师不公正,当众与教师“顶起牛”来。当教师罚其跑步时,那位学生站在原地哭泣起来。
学生认为教师不公正,原因可能是学生不了解规则。虽然教师在游戏前讲解了规则,但学生也许没有认真听,或者对规则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就与教师发生了矛盾。
SPARK课程倡导“全体参与”,无论是运动练习,还是规则制订,SPARK课程都强调做到不放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确如此,规则要想深入人心,就需要让更多的人员参与规则的制订过程。体育教师必须梳理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常规,将课前准备、上课热身、技能学习、小组合作、游戏拓展、放松小结等各个环节的常规要求一一列举,呈现给学生,组织学生一起来讨论、修改、完善。这样不仅能使各项规则更为合理有效,而且能使学生达成共识,自觉遵守。对学生体育活动中违规行为的处罚,也要组织学生一起来商量决定,商量确定后,必须一视同仁,公正执行,这样才能使学生信服,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
三、师生共同督促规则的执行
在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中,教师示范垫球动作发生了失误,排球被教师垫“飞”了。虽然教师涨红了脸,但学生不依不饶,要求处罚教师,依据规则,罚教师当众致歉,说明课前没有练习技术而匆忙上课的原因,课后罚跑200米。这位教师当众承认了错误,并于课后在学生的监督下完成了罚跑。
上述案例中的这位教师在课前没有精心备课,没有提前练习相关的动作技术,结果在做示范动作时发生了失误,这是不可取的,是工作不踏实的表现。但敢于承认错误并依规认罚的态度,师生犯错同等对待的规则意识,都是值得点赞的。案例中学生敢于“责问”教师,反映了这位教师已经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良好关系,也反映了这些学生已经有较强的人人必须遵守规则的意识,对教师这样要求,学生当然能自觉遵守规则,这已是我们理想中的体育常规——“师生齐心,遵规守纪”。
及时监控与反馈是SPARK课程的又一个重要理念,要求教师既当“巡检员”,认真观察、及时反馈学生的动作水平与练习情况,又当“水管工”,修补学生练习中出现的漏洞。而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一些教师重教轻学,重组织练习而忽略监控与指導。规则的有效执行,关键是要有监督和评价。如何引领学生自觉遵守规则?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示范,带头遵守共同制订的规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模范遵守。其次,要引领学生之间相互督促,在集中活动和分散活动中,由于学生人多,教师很难时时关注到每一个人。因此,必须组织学生相互观察、相互学习和相互监督。如在比赛中,让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就能有效地预防犯规现象的发生。再次,可建立诚信档案,将学生故意违规、给同学造成伤害的严重违规行为等计入诚信档案,及时做好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
四、违规必惩又讲究策略
在排球课上,两位同学没有认真倾听教师的动作要领讲解,结果在练习中发生违规行为。教师发现后当众指出其违规的原因,并按规定给予相应的惩戒,责令其中一位外向且好动的学生罚跑2圈,而罚另一名内向且体弱的学生做“木头人”30秒。课后,教师还找那位内向的学生询问其身体情况。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违规学生给予必要的惩戒,既可以保证规则的严肃性,又可以通过惩戒教育违规学生。案例中教师在处理同一违规现象时,能根据学生的性格与身体状况,给予不同的惩戒,这种符合学生实际的惩戒能够为大家所接受,能够更好地发挥惩戒的教育作用。
SPARK课程倡导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但同时也不放弃必要的惩戒手段。当学生违反规则后,教师不能视而不见,不能简单训斥,必须根据大家的约定,视违规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予罚做“木头人”、加做练习等处罚,这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对学生是有训导作用和教育意义的。当然,对学生违规行为的惩戒必须讲究策略。一是要依规施惩,根据学生违规情节与性质给予相应的惩戒,做到有规必依,违规必究。二是要区别对待。学生是不同的生命个体,有着不同的情况,必须根据学生性格差异和体质不同予以区别对待。三是要引领反思。对学生违规行为予以惩戒后,必须抓住契机、因势利导,首先让违规的学生好好想一想:违反了什么规则,为什么会违反规则,违反这一规则可能会造成什么不良后果?然后再组织全体学生想一想:从中能够得到什么启示,自己应该怎么做?对学生违规行为的惩戒不是苛责学生、为难学生,不是让学生“难堪”,而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教训,是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明事理、懂道理,促使学生将规则意识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规则意识是现代人一种重要的素养,我们要把课堂教学作为规则教育的主阵地,借鉴美国SPARK课程的理念,将规则教育渗透于学习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以不断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
[责任编辑:白文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