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福荣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什么是菜谱?“菜谱”一词来自拉丁语,原意为“指示的备忘录”,本是厨师为了备忘的记录单子。现代餐厅的菜单,不仅要给厨师看,还要给客人看。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菜谱是餐厅提供的商品目录和介绍,记有名称和价格。它是餐厅的消费指南,也是餐厅最重要的名片。”方便客人点菜时快速查看,所以语言应简洁易懂。
菜名的主要功能是向食客传递信息的,包括菜品的原料、配料、烹调方法等信息,但与西餐简单、一目了然的菜名相比,中方菜品的命名特点除了要表现出菜品的烹调技术或“色、香、味、形”的个性外,还要反映出地方文化特色,甚至还要蕴含许多历史、文化信息,注重在食客品尝地方菜品时,还可学习了解相应的地方文化特色。比如“佛跳墙”这道菜就是根据民间传说由于菜的香味引得庙里的和尚们纷纷跳出墙来而命名的。再者,中国菜名讲究文雅、吉利,不但能给人以味觉上的享受,还可给人以视觉心理上的享受。有些菜名中国食客都是难以费解,外国人对其更是摸不着头脑。但也有很多是以菜品原料直接命名的,因此,我们将中式菜谱翻译成英文时,不仅要考虑到所采用英译的方法策略,还应顾虑到译入语人群的接受能力。
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忠实的传递原文信息。所以,在翻译中式菜名时,首先,应该遵循就实原则,即需要把菜品的真实原料或所蕴含的内涵翻译出来,但为了让外国人了解中国菜品的真实情况,很多菜品不能按照菜名的字面意义直接翻译;其次,要遵循舍繁就简原则,在保证菜名英译就实的原则下,应保证译文简明扼要,易于外国人接受,因为去饭店就餐的客人大多是空着肚子去的,他们很少能有耐心地去看繁长的餐单。此外,与西餐菜名相比,有些中餐菜名过于冗长,菜名中涵盖大量信息,在翻译时可根据情况适当删减,已到达简洁易懂的目的。再次,可采取“借鉴”主义原则,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餐馆几乎开到了世界各地,英译菜谱也随之遍布全球,对于在海外餐馆中翻译得到的英文菜谱,我们可以将其作为参考甚至直接借鉴使用。最后,翻译时应避免文化冲突,中国菜名在命名时常会借用一些不能食但能代表吉祥的词汇或为西方人所避讳食用的动物名,再对这些菜名进行英译时应按照菜品本身的原料进行直译,但如果原料本身也是西方人所忌食的,那么这道菜的原料应省略不译。
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忠实地将原文信息传递给译入语的接受者,使他们获得与源语读者基本相同的感受。关于中式菜名的翻译,黄芳认为,中餐菜名翻译要符合“准确”、“通顺”、“简洁”的要求,要直入主题,开门见山地点名菜肴的原料和烹调方法,必要时补充一些菜肴的营养价值、民俗风情等背景知识,额外撒点“文化佐料”,提起客人的食欲,达到活跃气氛和传播中国民族饮食文化的目的。
菜名的本质是为交流服务的,那么英译后的菜名必须符合目的语接受者的用语习惯和传统,此外,根据黄芳的理论,在很多中国菜名中还包含着丰富的中国饮食文化,在翻译时也需要兼顾。那么在对中餐菜名进行翻译时,译文不但要真实地反映出所列产品的原材料,还应适当译出菜名中所蕴含的中国饮食文化,以促进对外交流并通过饮食进一步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因此,在对中式菜名进行翻译时,必须掌握诸多翻译方法,笔者认为最常用的便是以下两种方法。
直译法是指翻译时既要忠实地传达出原文内容,又要保留原文的形式和风格,力求将原文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读者,在对菜名进行翻译时可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的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菜名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及所蕴含的地方文化等。所以,对直接用原材料进行命名的菜名而言,直译法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中国传统的一般菜名是由原料、辅料、烹饪方法等组成的。对于此类菜名的英译是有据可依的。可采用“烹调方法+刀工+主料+辅料”的格式,对于外国食客而言,此种直译方法也比较容易理解。例如:“麻辣鸡丁Diced Chicken with Hot Pepper”。而对于一些根据历史典故或民间传说进行命名的菜名,因为这类菜品通常蕴含着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在翻译时不仅要直译出菜品的名称,而且还要给出一个简短的注释说明,目的是通过饮食向外国食客提供菜名的表面意思,除此之外,还要让其了解菜品中所包含的中国历史文化、典故以及传说等,从而加深他们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识。
意译法是指翻译时不受原文词语表面语义的限制,不拘泥于原文句子的结构,用不同于原文的表达方式,把原文意思表达出来。中国作为烹饪王国,其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但由于大江南北饮食习惯的差异性,即便是同一菜品的命名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英译时。只靠直译法有时不能完全译出菜品的内容或所蕴含的文化,比如“夫妻肺片”不能直接翻译成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这会大大降低食客的食欲。或者不能或没有必要用直译法保留原菜品的表达方式,并且在英文中也找不到合适的单词进行翻译时,比如,当菜品命名用到数字,表示吉祥的词语或者在烹饪行业中用到的行话,以及菜品的味道和刀工等时,我们可以选择意译法,像“西湖牛肉羹”这道美食,其主要用料是鸡蛋和牛肉,因此在翻译时我们不能将其中的“西湖”直译为west lake,而应根据原料意译为egg,所以这道菜我们将其译为egg and beef soup。因此,在翻译时对此类菜品,我们可采用与直译法相对的意译法进行翻译。
中餐菜名的翻译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尤其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交流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本文只浅显地对直译法和意译法在菜名中的翻译进行了分析,但如何更好、更准确形象地把中餐菜名翻译为译入语读者所能理解和接受的目的语,是一项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自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和2012年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舌尖上的中国以来,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美食文化越来越受到国际游客的青睐,同时这也使得中餐菜名的英译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呼吁更多的翻译人员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但翻译界对中式菜品领域的翻译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并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虽然有许多专家对其做出了努力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不足以满足中外交流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对于菜名的翻译仍需要在深度和广度上做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