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与就业协调推进发展研究综述

2018-03-07 22:19王晨曦邱志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高校学生毕业生

王晨曦,邱志伟

(淮海工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0)

党建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纯洁性建设等,具有鲜明的党性和实践性,指导党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的工作与活动。主要抓好三方面: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新社会时期,就业和党建工作关系日渐密切。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竞争的激烈,用人单位招聘人员要求也日益提高,“学生党员优先”这一条件已屡见不鲜[1]。面对繁杂庞大社会思想和日趋复杂且严峻就业形势,探索如何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和就业工作协调发展势在必行。

1 党建工作促进就业

1.1 大学生党建现状

党建工作是高等学校教育日常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如何保持高校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表率作用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一步。高校学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优秀者、带头人,其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优异的学业成绩和学生干部工作实践经历等独特的就业优势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2]。但面临毕业生党员人数增加,学生学习形式多样的现时情况,给传统高校党建管理与事务处理模式带来了又一挑战,同时伴随着机遇。在目前情势下,如何有效地利用高校党组织,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改进创新党建工作,充分实现党建工作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推进优势,已作为高校党建研究工作一个重点课题得到初步研究。

1.2 党建工作推进就业的现实意义

第一,高校学生党员是未来社会建设的带头人。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高校党建工作是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所不可或缺重要内容。高校学生党员具有先进性,因此其在就业过程中占据相当大的优势。第二,高校学生党员属于毕业生就业队伍中生力军,其就业情况对高校整体就业工作起着导向性作用。高校党建促进就业工作依赖于毕业生党员的纽带和带头作用。第三,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觉悟高,对国家号召能够进行积极响应,就业于西部地区或基层部门,这对调整和改进就业工作中的结构性矛盾和区域性矛盾十分有利。第四,高质量的学生党员就业状况和在用人单位的优异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高校就业工作的质量评价[3]。第五,高校学生党员综合素质水平普遍较高,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其受聘进入用人单位,为单位提升了自身品牌知名度。

1.3 高校党建工作推进就业的问题

第一,高校面向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欠缺对就业工作产生制约,学生所面临的党建工作有些并没有结合实际工作需要,不能较好地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发展。第二,学校在学生党员教育方面存在不足,管理力度不够,使得学生参与党内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涨,不能较好地促进党建与就业工作的融合。

针对目前党建工作推进就业方面的缺漏,提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酌情修改,以更好地促进党建推进就业工作。

(1)加强党建与就业工作的联系;(2)增强党性教育对于就业观念的辐射;(3)抓好党员长效管理;(4)充分发挥党员毕业生的作用。

2 就业推进党建工作

2.1 就业工作现状

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 “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园地”,大学生、硕士博士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高。同期,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的数量也不断攀升,严峻就业形势的出现已成为必然。对于各高校而言,毕业生就业状况是社会评价其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毕业生就业率也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影响学校生源质量和促进在校生全面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对于国家、社会和学校而言,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一个艰巨而又重大的责任。在当今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背景下,做好当前形势下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尤为重要。

2.2 就业推进党建工作的可行性

高校就业工作是民生之本,具有政策性强、工作量大、工作任务集中、工作性质急等特点。实现充分就业是每个大学生的迫切需要,也是每所高校的一项重要教育目标。此情况下,党员毕业生拥有较高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具备独特就业优势。因此,如何根据目前的就业形势调整党建工作的重点,找到两者的平衡点以促进就业与党建工作协调发展,发挥就业工作对高校党建的导向作用,成为广大研究学者的重点研究课题。

2.3 就业推进党建工作的不足

现阶段,就业对党建工作的导向作用并不明显,造成高校党建工作比较落后,出现偏差,具有局限性。就业工作对象不能仅从表面上理解为毕业生,还要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中解释为全体在校学生。不仅要对毕业学生进行指导就业,还要对入学新生开展全方位的就业教育与指导,了解就业形势,对大学生涯作相应的职业规划,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及专业能力,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3 党建工作和就业的关系

高校党建与就业工作不是相互孤立而是相辅相成,两者彼此促进,相互制约。就业维护学生个人发展、社会稳定的生命线,党建是就业工作的群众基础[4]。教育工作者需要正确认知高校党建与就业工作之间的关系,研究探索高校党建与就业工作相互促进的工作模式。以毕业生党员作为有效抓手,把就业作为导向,完善党员思想教育工程,推动就业工作的开展;以党的建设为抓手,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实现高校党建与就业工作协调发展。

3.1 党建工作推进就业的途径探析

第一,积极创新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党建工作,将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进行科学系统地完善。第二,将党建作为就业的抓手,可有效促进高校就业的开展,增加就业率,且对就业者在用人单位的表现起到了积极作用。第三,建立党员教育与就业指导的协调发展机制,有利于发挥高校学生在党建工作中的创新作用,同时对就业工作的开展具有促进作用。第四,深入解读党建工作与就业的关系,加强两者的联系,摒弃党建与就业是平行关系的思想,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第五,加强党建工作,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念,促进高校学生积极就业理性就业、率先就业。第六,将党建与就业建立牢固关系,完善好党员长效管理机制并切实实施,打造出党员就业品牌效应。第七,发挥高校毕业生党员对就业工作开展的促进作用。第八,开展与高校党建相关的各种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提升学生党员的思想觉悟。第九,开展学生党员帮扶毕业生就业活动,以此带动非党员毕业生积极就业[2-3]。

3.2 就业促进党建工作的途径探析

第一,就业和高校党建相互联系,树立就业促进党建工作的理念。

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树立就业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协调推进发展的工作理念。作为增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教育重要内容的就业观教育将贯穿于高校党建教育的整个过程,这对培养人才与就业工作的协调推进发展十分有益。

第二,成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心,高校学生党建可通过党组织服务于就业工作而实现。

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心的成立,旨在通过高校学生党员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实现学生党组织在就业工作服务中的积极带头作用和毕业生党员在服务就业中的先锋旗帜作用。这一中心为探索开创就业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为搭建新的就业服务平台提供基础。就业服务小组密切关注上级党委有关指示,工作思路紧随党委指导精神,是一个协助负责就业工作的老师统筹毕业生工作的学生党员组织。小组利用学生党组织的优势,通过多渠道对招聘及就业工作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同时,主动向同学询问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出现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慌、激进等。帮助毕业生做好就业准备工作,并且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就业指导相关讲座等活动,积极围绕毕业生就业开展各项服务工作。

第三,将互联网信息资源利用于“就业促进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型平台上。

由于高校教育形式的灵活多样,学生会分散在不同的地域上实习、学习等,造成校内松散的状况。按照目前的情况,高校应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资源跨地域的广泛优势,创建“党建、就业协调发展系统”网页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QQ群、新浪等有效的互联网工具,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促进党建教育在空间、时间等维度的发展。在“党建、就业协调发展系统”的网页上设置“党学习、就业服务、时事政治、在线报考、交流互动、党员就业模范案例”等一系列栏目。互联网的优势为党建和就业工作的协调提供了基础。这种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系统,成为毕业生、学生党员和学校党建工作者之间的桥梁,为它们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支持,不仅实现了高校党建的继续教育,还拓宽了就业工作的渠道,能够实现就业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协调发展目标。

3.3 两者协调发展的几项建议

第一,将与就业有关的内容引入党建基础理论的课堂之中,为就业选择的提供指导思想。第二,做好党建在用人单位的继续教育工作,将党建贯穿于日常工作学习中。第三,建立完善高校毕业生入党积极分子及党员信息数据库,为党建工作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第四,发挥高校学生党员的纽带与表率作用,将党建工作与就业有机地联系起来,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第五,建立党建工作与就业的协调发展机制,作为将党建工作与就业单位联系的媒介,达到互通有无、合作无间的目标,为两个协调发展提供平衡点。第六,了解目前社会就业情况与用人单位需求,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实践活动,增强高校学生党员的党性。

4 结语

高校党建与就业是相辅相成的,互相制约。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高校党建是一大挑战,也是机遇。协调得当,可以有效提升高校毕业生的政治素养,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率;协调不当,会降低高校教育影响力,导致社会不稳定。因此,必须两个联系在一起,创新教育引导方式,协调推进发展。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高校学生毕业生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