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传统婚礼中的音乐

2018-03-07 11:56郭安萨米雅司晶晶张嘉芮马一格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头面裕固族女方

郭安萨米雅 司晶晶 张嘉芮 马一格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兰州 730124)

裕固族是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北麓及河西走廊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与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乡,历史上属于草原游牧民族,今天依然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裕固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据史料记载,裕固族由秦汉时期的丁零等族演化而来。魏晋南北朝时,北方人呼其为“敕勒”,南方人则因其乘坐高轮大车,称之为“高车”。唐懿宗时,河西回鹘攻占甘州,正式建立可汗牙帐,即“甘州回鹘汗国”,管辖整个河西回鹘部落,遂成“甘州回鹘”。北宋仁宗时,党项族首领李元昊攻占甘州,汗国灭亡,各部落离散,其中一支南下青海,一支迁往秦陇,还有一支进入沙州以南地区,称为“黄头回纥”,也就是今天裕固族的祖先。元代,黄头回纥改称为“撒里畏吾”,明代是称为“撒里畏兀儿”。1954年2月20日,国务院决定为人数仅剩3000多人的这一少数民族实行自制,在符合其自称“尧吾儿”音译的同时,取“巩固富裕”之意,将其命名为裕固族,成立了以裕固族为主体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1

草原上浓烈的草原气息、游动的生产方式、丰富奇异的生活习俗,以及对山川河流等自然景物的热爱共同熔铸了裕固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歌。民歌从古唱到今,他们以歌代言,用歌声抒发心声,民歌已成为他们生命、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歌声渗透在这个民族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在裕固族丰富多样的歌谣中,礼仪歌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它存在于裕固族生产、生活和人生的各方面和不同阶段。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裕固族的歌谣产生于人们劳动生产的经验中,而又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裕固族生活的方方面面。裕固族礼仪歌种类繁多,是裕固族歌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生活礼仪歌、人生礼仪歌、生产礼仪歌、宗教礼仪歌等。生活礼仪歌是在人们平日的交往交流中逐渐形成的,其包括接人待物及用餐礼仪方面的歌。酒歌是裕固族最典型的生活礼仪歌,有《敬酒歌》、《待客歌》、《祝酒歌》等。人生礼仪歌主要是指裕固人人生各阶段重要仪式上唱的歌谣,主要有诞生礼仪歌、婚礼仪式歌、葬礼歌。其每个仪式又分为不同的阶段,如婚礼仪式歌有出嫁前的《戴头面歌》、送亲仪式中的送别歌、让客仪式中的《阿斯嘎尔拉》等。生产礼仪歌是裕固族在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习俗和礼仪而产生的一系列礼俗歌。主要有《剪鬃歌》,母畜认子仪式中的《奶幼畜歌》等。宗教礼仪歌即宗教节日和祭祀时唱的歌,主要指举行祭“鄂博”仪式时说唱的歌。在丰富多彩的歌谣中,每种礼仪歌谣都充满生活的气息,对研究裕固族礼仪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婚礼是裕固人认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礼仪,所以仪式十分繁缛复杂,其中礼仪歌谣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裕固族婚礼自始至终充满歌声,各个程序都自成一体,不同形式的仪式歌内容十分丰富。

2.1 婚礼仪式开始之前

2.1.1 提亲

首先提亲与定亲是婚礼仪式的最初阶段,也是必经阶段。当男女青年相识相爱之后,由男方家中请合适的人做介绍人,择吉日,带上“拜礼可”(用白布和蓝布做成、比哈达稍短)、酒、奶粉和白糖一类的礼品去到女方家提亲,要保证女方家重要的亲戚人人都拿到礼物,所以只准备几条哈达是不够的,而且即使人不在也要把礼物留下。女方家如果收下礼物,就意味着婚事可以商量;如果拒绝不收,就说明女方不同意这门婚事;这样,男方需要继续恳求,直到女方家里同意。当男方提亲成功以后,就要开始准备彩礼了,女方不管男方家境的好坏,都要按照古老的规矩办事。女方家里请的媒人会在两方商量彩礼的时候唱一首古老的歌谣,歌词大意为:

珍珠玛瑙不能少,海贝玉石不能少,

三圈项链不能少,头面耳环不能少,

镯子佩刀不能少,彩色手绢不能少,

宝石戒指不能少,绸袍棉衣不能少,

緞袄袜子不能少,牛皮靴子不能少,

被子褥子不能少,白毡沙毡不能少,

枕头毛巾不能少,腰带衣料不能少,

绣花针线不能少,羊毛驼绒不能少,

牛毛绳子不能少,牛皮羊皮不能少,

狐皮猞猁皮不能少,箱子佛匣不能少,

茶镜水镜不能少,大米白面不能少,

黄米小米不能少,青稞炒面不能少,

酥油清油不能少,曲拉奶皮不能少,

茶叶盐巴不能少,黑醋调料不能少,

美酒鼻烟不能少,白糖黑糖不能少,

冰糖葡萄干不能少,锁阳蘑菇不能少,

红枣炒米不能少,沙枣鸡蛋不能少,

农人瓜果不能少,农人蔬菜不能少,

锅碗筷子不能少,盘碟勺子不能少,

酒壶茶壶不能少,酒杯酒盏不能少,

水桶奶桶不能少,菜刀擀杖不能少,

马鞍缰绳不能少,马绊马钗不能少,

褡裢鹿粕不能少,肚带马铃不能少,

马镫红穗不能少,马蹄马掌不能少,

铁铁弓箭不能少,烧馍油果子不能少。

尽管双方都明白,120种彩礼是不容易办到的事,但是男方不能当面拒绝或者要求减少,因为这是古老的传统礼节。当然这也是象征性的索要,更多的是将此作为一种娱乐形式,并不一定都要准备齐全。后来经过多次的协商,两方共同商定礼品数目。一门亲事的说定,少则二三十种礼物,多则五六十种。实际上,付出的彩礼越高,就意味着新郎家越富足,也意味着新娘的社会地位越高。在某种意义上,彩礼具有象征性,表明双方家庭对于新缔结的关系的一种肯定和美好的祝愿,因而物质上馈赠往往是相互的,并不具备很大的实际价值,这也是当代社会婚姻中常见的现象。

2.1.2 定亲

男方给女方如数送清所定礼物之后,两家要共同商量,请本族的长者(或者是喇嘛)为新娘新郎卜卦选择结婚的日子。卜卦主要依据新郎新娘的年龄和属相。在选定结婚吉日的同时,还要依次计算出新娘戴头面、从娘家出发、到婆家仪式的时辰。吉日选定之后,男女方要选定各自管事的“康高”,来具体安排下属协助人员的分工。然后再选一个负责各方面礼仪的“总东”及其助手。定好康高和总东的人选后,双方家里要请各自重要的亲戚提前赶至家中帮助筹备婚礼。

2.1.3 请客

在送亲的前一天下午,客人们要到女方家里做客。客人们纷纷来到女方家,女方家把客人们请进干净整洁的羊圈内,圈内四壁挂毯,地面铺崭新的白毡,席位分头席、二席、三席、四席等,整个席位是“U”字形,这就是裕固族传统的“羊圈席”。席间要点羊油灯、清油灯和羊油脂烛的红纸灯笼。地毡前面摆满可同时供两人围坐的小桌。席桌上点无数盏小铜佛灯,佛灯边放满酒杯、酒盏、茶碗、木筷、小刀等餐具。若到冬天,席间则设有铁火盆和篝火堆取暖。过去,头席坐活佛、部落长、喇嘛、法台、圈头等人。有威望的长辈分坐头席两翼,爷爷、舅舅等男性长辈坐二席,直系亲属中的男性及客人中的男客坐席两翼,直系女性长辈坐三席,其余女客坐三席两翼,如果客人多,以此类推。

女方家要为头席端牛背子、油果子、整盘花卷、奶茶和酒,为二席端上羊背子、油果子等,三席、四席则用筐或大木盆端来手抓牛、羊肉和掰碎的烧馍、花卷,把茶舀在碗里,让他们尽情吃喝。靠近妇女席位的墙角挂一块帘子,呈三角形,里面蹲着替女方说话、唱歌的洛兹耶尔兹和帮腔人。他们在客人未散前不能露面,一直在帘子后面唱歌。总东虽是男方家的代理人,但当晚也必须赶到女方家,坐在洛兹耶尔兹对面的墙角里,不时和洛兹耶尔兹对歌、说话。等客人们人席坐定后,女方家主先给总东敬两杯酒。总东喝完酒要唱歌:“月亮就要圆了/太阳就要升起来了/在这大喜日子的前夜/我先唱上几句/我虽然笨嘴拙舌/但婆家人的心非常甜/婆家为办这次喜事/花了大本钱/请来了四面八方的客/各位尊贵的客人/今晚欢聚一堂/共同庆贺这喜事来临/。”洛兹耶尔兹听完总东表功的歌后也要唱歌,而且要替女方说话:“不到十五月亮不圆/不到早晨太阳不升/今天还不到十五/现在还不是早晨/客人来得很多/但不是你一个人的功劳/要不是娘家人心好/哪有这么多客人来庆贺/我家的姑娘/从没有离开过父母/不会做饭/不会针线活儿/亲威们要多多关照/这样才使我们老人放心/。”对唱中若有一方不顺耳生气,客人们要起来并敬酒道歉,就这样对唱酒歌,一直热闹到后半夜。

2.2 婚礼仪式开始

2.2.1 戴头面仪式

戴头面是一个古老的传统仪式,也是妇女婚前必经的仪式,头面也就是头饰,裕固语称“凯拜什”。戴头面是将一副头面(用珊瑚、玛瑙、海贝等饰物制成,宽约5寸,长约3尺)系在准备出嫁的姑娘发辫上,并把头发梳成三条辫子,左右辫由耳后垂直在胸前,一条在背后,裕固语称为“阿尔擦郎”,比前面的窄。在旧社会,一般戴头面是在女子15~17岁时,取其年龄的奇数,戴上头面后可以单独住在离家不远的小帐篷里。给新娘戴头面的时候,全体客人都要唱歌,娘家人开始哭,歌声和哭声混为一体,既有气氛又有声势。新娘在姐姐和姨妈的陪伴下,哭着来到挂头面的墙根,由母亲边哭边为女儿戴头面。戴头面的同时,歌手们要唱《戴头面歌》:

咿呐噢 启明星出来了,天快亮了。

亲生的丫头,你戴头面的时候到了。

穿上下摆大的袍子,到婆家生个胖小子,

穿上袖口窄窄的袍子,到婆家生个漂亮姑娘。

姑娘戴上头面,娘家人的心儿都碎了。

月一样的父母啊,忘不掉你的恩情。

太阳升起来了,新娘就要离开自己的家了。

……

《出嫁歌》、《哭嫁歌》据传最早是由新娘自编自唱,后来请户族中的歌手或亲戚代唱或共唱,他们所唱的内容不同,代表新娘唱的内容多是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或依恋父母,舅舅也唱一些劝解和安慰新娘的歌。戴头面仪式既是裕固族女子的婚姻形式,也是她们的成年仪式。戴头面仪式使她们完成了从少女时代到成年妇女的过渡,一个裕固族女子如果戴上头面, 就意味着她已是成年妇女了。女儿出嫁,正式成为别家的新成员,开始过新生活,做父母的当然会悲喜交加,用歌声劝慰、祝福、叮嘱自然是少不了的,可是戴头面歌还有其他用意:第一可以向新娘传达生男育女的观念;第二鼓励新娘到婆家要努力治家理家,不辞劳苦,为娘家人争光。

2.2.2 送亲仪式

清晨,由负责送新娘到男方家中的尤勒巴什带队,女方亲属朋友以及本户族人送新娘到男方家完婚。男方家又有人去娶亲。以前都是父亲去,原因是家里要新增人口,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必须亲自迎亲。现在受周边汉族的影响也有新郎亲自去的。女方出嫁,必须在日出前出发,日落赶到婆家,其意为姑娘就像早上的太阳,给新的家庭带去希望。新娘披上蓝色盖头,由伴娘扶上马背。新娘骑白马,白马代表大象,象征吉祥。然后,新娘的亲兄弟或表兄弟同骑在马背上,扶住新娘,由伴娘拉马缰,在众人的陪同下离开娘家。临行前,要唱《送别歌》,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再见了/我亲爱的阿扎、阿娜/今天我戴上头面/你们要把我常常挂念/我对你们的思念像头发一样/每时每刻都会增添/放心吧/我亲爱的阿扎、阿娜/女儿有一对明亮的眼睛/走路会避开深渊/丈夫是个好心人哟/你们要把心儿放宽/”。送亲的人越多越显得新娘家有威望、有地位、有人缘。

2.2.3 迎亲仪式

娘家送亲那天,男方要在途中迎亲。新郎家要在迎亲路上选择一个背风向阳、环境较好、但是不能看到婆家帐篷的地方,铺上地毯,摆上羊肉以及哈达和酒迎候,裕固语叫“古孜额”,本地汉语也叫“打尖”。送亲的队伍到达时,他们要去拉住第一匹马,请尤勒巴什、新娘的舅舅、贵宾和伴娘到铺好地毯的地方休息,新娘不下马,其他客人就地休息。客人下马坐定后,男方家人先将一杯酒洒向天,后将一杯酒泼于地,再敬鬼神。这与裕固族信奉“萨满教”和从事畜牧业靠天吃饭有关,企盼六畜兴旺,家庭富足,游牧民族视天地为神就很自然。之后,向新娘的长辈献哈达、敬酒、敬食,并颂唱一段歌:“牛背子香哟羊背子嫩/尊敬的客人们尝一尝/路上太阳晒马晃荡/喝一杯喜酒添力量/”。唱这段歌的目的是在于逗趣取乐、夸赞溢美,“打尖”中的仪式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方便迎亲和娶亲的男女双方交流信息,相互了解婚礼的进展情况及准备工作。

迎亲时,娘家送亲客极为尊贵,稍有不满,就会有意刁难婆家的迎亲人,或跃马疾驶,或出路乱跑。这时娶亲的人前挡后催,必要时装烟、敬酒、献哈达,当然这是为了热闹送亲气氛。然后,双方的人都要迅速上马驰骋,边唱边比试马的走手和骑手的敏捷,而且迎亲队伍要一定先于送亲队伍到达。

2.2.4 踏帐仪式

送亲队伍快到婆家门前时,女方的领队人指定善骑2-6人(必须为双数),纵马奔到男方为新娘专设的小帐篷外,顺时针绕帐篷转三圈,并尽力使马接近帐篷,设法使其倒塌。因此,男方家则早早在房内安顿两个妇女,手持木棒,有里向外敲打帐房,使女方家客人的马不得靠近。当客人骑马绕帐篷时,男方家要有精干的小伙子为客人接马。

2.2.5 “交新娘”仪式

送亲队伍到来之际,新郎要换上女方家送的服装,称为“冠戴新郎”。换装时,歌手要高声朗诵“拜立克曲戈尔”,其大意是:新郎戴帽、穿袍、系带、着靴,象征吉祥幸福,祝新人的爱情像乳汁一样纯洁,生活像酥油-样甜美。

送亲队伍到新郎家门外时,由一个和新郎同辈同户族的男子(一般是新郎最小的姐夫)跪在地上,双手捧酒盅向主要的客人敬迎亲酒。敬酒后,送亲人才进家门。此时,新娘不入大帐篷,须在院外的白帐房内,由“待尔赤”(伴娘)及新娘的姐妹陪同落座吃喝,歇息。

2.2.6 婚礼进行

新郎新娘同客人一同进入席圈落座后,宣布婚礼开始。然后由洛兹耶尔兹代表娘家讲一段肉堆积如山、酒流似海的赞美词,夸耀酒席的丰盛,裕固语称其为《阿斯嘎尔拉》,歌词大意如下:“今天是家主喜庆的日子/要我给大家好好地敬几杯/我们大家可以看见/家主的诚意是多么深厚/客人请得很圆满/牛肉礼物准备得很充分/客人们不用担心/我顺便可以告诉大家一声/喜主家的酒像海一样/我们虽说没有见过海是什么样子/但喜主家的七口大缸/早已盛满了酒/我们没有准备好大酒壶/今天只是拿来了木碗和小搪瓷碗/我们只是把酒皮子漂来了一点/请大家尽情尝一尝/喜主家的肉和馍馍像大山一样/可惜我们来时忘记了带上大斧头/也忘记端上大方盘/腰里只有一把五寸小刀/羊肋巴只削三个梢梢/馍馍只是在大山边拾了些零星的/现在向大家敬一敬/请客人们尝一尝/”。全都是夸张的赞美之词,重点夸赞酒食丰美,最后感谢主人热情款待。歌词大量运用比喻、夸张的语言,极尽铺张渲染之能事。主题只有一个,就是赞颂和娱乐。

大家吃喝过后,婚礼仪式开始,新郎到帐房门口迎接新娘。新娘快到大院门口时,大门两侧燃起两堆篝火。女方客人要牵一匹白马,跟在新娘的后面,走到火堆旁再牵回去,马的额鬃上系一方的哈达,表示新娘是骑这匹马来的。白马代表白象,象征着吉祥。新郎事先准备个小瓶,内装五谷杂粮,并备用红柳条做成的一弓三箭(也有说一弓一箭),当宾主都到门外迎新娘进门时,新郎将小瓶砸烂,把五谷杂粮撒在地上,然后手持红柳马简,向新娘连射三箭,意为避邪。之后,新郎拾起箭杆,连同弓一同折断扔入火中。同时,新娘要从两堆火中间跨过去进入席圈里。

新郎新娘同客人一同进入席圈落座后,总东宣布婚礼开始。首先举行阿斯哈斯仪式,即由总东讲述婚礼仪式的来历。总东朗诵完《阿斯哈斯》后,新郎新娘要拜天地。先要给席圈内正上方的佛龛献哈达并磕头,然后新郎新娘相互敬拜。新娘在伴娘的陪同下,端一碗酥油茶敬婆婆,并献上礼物。这时总东手举一只煮熟的羊干巴骨,上面缠上羊毛,帮腔的歌手端一碗奶茶,茶碗中间放一块大酥油,四周放几块小酥油,高唱《尧达曲戈尔》:

羊干巴骨上为何有一撮毛,

它象征着皮毛相连,夫妻亲密无间;

羊干巴骨为何一头热一头凉,

它象征着新娘从此对婆家要热对娘家要凉;

羊干巴骨肉为何一层又一层,

它象征着两家要好,亲上加亲。

这碗的四周为何放上酥油,

它象征着新人对双亲更加孝顺;

这碗里为何放上奶茶,

它象征着新人的生活比海子水还要平稳。

这里的采用的歌词仅为其全曲的一小段,《尧达曲戈尔》内容庞杂,开头唱到天地山川、人类万物的起源;接着叙说婚俗的定制形成、信物的选择确定;再就是阐释各种象征意义,以祝愿新婚夫妇富贵好合结束。祝词长达一二百行,包含着各种民间传说故事,在裕固族婚礼歌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刘秋芝的《裕固族的礼仪歌及其功能解读》中作者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裕固族有语言无文字,无法也不可能用文字记载本民族的历史。裕固族的历史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历史,他们曾经多次举族迁徙,颠沛流离,为了让子孙后代了解并牢记自己民族的苦难史、发展史、奋斗史,必然要寻找一种能世代流传、传承的有效方式。另外,裕固族是草原游牧民族,经常居无定所,加上他们能歌善舞的天性,歌谣自然而然地成为记录、传授某方面知识的重要手段,起到保存历史资料、传统文化的作用。”唱完歌,总东端过盛满酥油的小碗,为新郎新娘口中各喂一小块酥油,以表示他们婚后甜蜜、团结。然后将羊巴干骨插在新郎的腰际,作为结婚的凭证。之后新娘回帐房。喜宴正式开始,席间家属和长辈为来宾敬酒,穿插歌手们的欢唱,宾客们畅怀共饮,宴会进入高潮。

宴请高潮过后,客人中要推选一人代表大家答谢主人,他朗声谢道:“我们坐了上席,吃了好肉,喝了好酒,但没有把忙帮到底。”主人说:“你给我家撑面子,帮了大忙,只用粗茶淡饭招待你们,请原谅。”同时主人要给客人赠哈达和羊背。羊背按客人的身份、辈数分头背、二背、三背……一羊分十二背(头背是臂尖,二背是胸叉,三背是羊脊梁骨)献羊背时,还要根据每个客人的身份、辈数,分别诵一段祝词。赠献羊背即意味着婚礼仪式结束,远客近邻可自由离去。

3

从历史与文化的维度进行考量,裕固族传统民歌的产生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土壤,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的消亡速度令人吃惊。在笔者的田野调查中发现,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绝大多数年轻人不知道传统习俗,只有年老一辈和主持礼仪的总东了解。面对这种文化消亡情况,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并且倡导社会继承和传承。

裕固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语言只能靠口头传承。裕固族的民歌都是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来演唱,民歌中的一些晦涩难懂的裕固族语无形中增加了传唱的难度。此外,40岁以下的年轻人很少有会说一口流利裕固族语的了,这是长期在与汉族的交往中逐渐被“汉化”的结果。再加上近些年来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现代文明的冲击,裕固族人的文化生活也发生了变化,出现在大家身边的不再是单一的裕固族民歌。这种现代多元化的文化形式使年轻人对本民族民歌兴趣大减,对流行音乐、影视音乐情有独钟。裕固族民歌传唱主要靠歌手口耳相传,但有相当一部分裕固族年轻人远离家乡外出打工,在城里定居,在这种情况下,民歌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受到破坏。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裕固族,正是在现代环境的长期忽视下民间文化艺术才走向衰落。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裕固族生活环境的改变,进一步促进了裕固族民间音乐的发展。近年来肃南县政府积极响应国家要求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政策,成立了肃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鼓励懂得传统仪式、会制作传统服装、会唱传统歌曲、会讲民间故事的人们申报各级非遗传承人,并定期举办展演展示活动进行宣传,非遗中心还与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非遗中心进行交流合作,在吸收其优秀经验的同时将裕固族文化宣传出去。民间也有优秀的作曲家和歌手将裕固族传统歌曲进行改编,这些歌曲不但在群众中流传、演唱,有的还发表在国内的许多音乐刊物上,受到了各族人民的欢迎,有的在全国汇演中、比赛中获奖,同时还通过电视、广播介绍到国外。向世人展现了裕固族浓郁的民族风格、鲜明的民族特色,向人们展示了裕固族新时期的风情风貌,也充分体现了裕固族人民对家乡真挚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1]杨进智主编:《裕固族研究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10

[2]钟进文主编:《外国裕固族研究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10

[3]郑筱筠、高子厚主编:《裕固族 甘肃肃南县大草滩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7,p287-p301

[4]董潇红等著:《裕固族》,辽宁民族出版社,2014.12

[5]钟进文、巴战龙主编:《中国裕固族研究第一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10

[6]马宁著:《裕固族》,中国人口出版社,2012.12,p81-p91

[7]李天雪著:《裕固族民族过程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11

[8]贺卫光著:《裕固族文化形态与古籍文存》,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10,p35-p88

[9]田自成、多红斌编著:《裕固族风情》,甘肃文化出版社,1994.8,p316-p331

[10]白文信著:《尧熬尔史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12

[11]汪玺、铁穆尔、张德罡等:裕固族的草原游牧文化——裕固族的生活文化,《草原与草坪》,第32卷第3期

[12]刘秋芝:裕固族的礼仪歌及其功能解读,《青海民族研究》,2004.9

[13]苏娟:西部裕固族婚礼以诗歌音乐文化特征研究,《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6.5

[14]孔繁昕:初探裕固族自治县婚礼歌的音乐特点,《甘肃高师学报》,2013.11

[15]田澍:裕固族婚礼,《文史知识》,1997.6

猜你喜欢
头面裕固族女方
肃南县裕固族“头面”工艺文化探究
浅谈裕固族民歌传承现状
谈裕固族传统文化教育——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幼儿园教育教学为例
双语教学中裕固族原生态民歌的价值及应用
京剧旦角头面的程式化探析
妻子出轨怀孕,丈夫可以提出离婚吗
节约
女方有第三者,离婚时男方能否要求女方过错赔偿?
京剧演员晒天价点翠头面被骂残忍
孩子尚幼,不能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