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慧仙
摘要: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实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以具体专业或专业群为载体,开展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的研究。文章介绍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高职螺旋式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衔接模式,构建了螺旋式模块化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指明了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实施路径并进行了试点实施,实践证明本模式对于促进中高职衔接的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有一定价值,对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螺旋式模块化课程体系;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1]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分为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两个层级,如何在这两个层级之间实现顺畅的互通互融,对职业教育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在职业教育政策的支持下,中高职衔接在实践层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目前已形成五年一贯制、“2+3”“3+2”等模式,但中高职衔接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忽略了中高职衔接的核心问题即课程衔接问题。在中高职衔接的教学实施中,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沟通欠缺,各自构建彼此的课程体系,确定彼此的教学内容与实践安排,导致出现课程结构错位、专业课内容重复、文化基础课脱节等问题。[2-3]2015年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入围湖南省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2016年该专业实施了“2+3”的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与中高职衔接螺旋式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本文主要介绍螺旋式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模式构建过程及实施路径。
一、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现状
(一)“中高职直通车式”的课程体系衔接
国外中高职衔接模式经多年的发展和实践,形成了两种较成熟的模式:文凭衔接模式和课程衔接模式,其中,文凭衔接模式是指国家确认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文凭等级上对口衔接,课程衔接模式是指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在课程上或教学大纲上建立衔接,又称为“中高职直通车”,后一种衔接模式实质是课程体系的衔接。采用“中高职直通车”的课程体系实现中高职衔接的国家较多,目前德国采用阶梯式综合性职业课程模式进行的中高职衔接模式。英国采用基于统一的培养标准把中职课程和高职课程制定成教学单元实施的中高职衔接模式。美国实行统一制定出教学大纲实施的中高职衔接模式。澳大利亚通过培训包实施的中高职衔接模式。[4-5]国内实施的“五年一贯制模式”,由于在一所高职学校全部完成中职、高职专业课程的学习,实质上也是一种中高职直通车式课程体系模式。
(二)“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衔接
在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研究中,“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构建实施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也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主流方向。肖凤翔等人认为对于中高职课程衔接而言要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6]徐思成等提出课程衔接实质上是岗位技术能力的衔接,指出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模块式中高职课程体系。曾小波提出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对基于职业能力分级培养的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研究。魏艳秋以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进行了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3+2”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研究。覃岭等进行了基于职业能力的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案例研究,丁馨以早期教育专业为例进行了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7][8]这些专家学者从职业能力的角度,对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研究中高职学校如何在课程体系方面进行衔接的实践,为中高职学校解决课程体系衔接问题打下了一定基础。但已有的研究還尚存不足,中高职院校在实施层面由于各专业差异性大,人才培养模式也多样,需要以具体专业或专业群为载体,开展中高职衔接的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体系、课程实施体系的研究。只有将理论研究运用到中职院校、高职院校相互衔接的具体专业或专业群中去,才可能真正解决课程体系衔接问题。
二、螺旋式模块化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模式
中高职衔接螺旋式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的理论依据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螺旋课程思想。螺旋课程是布鲁纳在1960年基于认知理论提出的,螺旋课程就是“一门课程的发展应该持续不断地重新审视它的基本思想,在其基础上构建课程,直到学生掌握了与之相关的全部正规知识。”[9]布鲁纳螺旋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生在他们的学习生涯再次或多次学习一个话题、主题或学科时,话题、主题或学科的复杂性,是随着学生重新学习它的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将新知识的学习与旧知识的学习联系起来,并将其放在旧知识(信息)的背景下。螺旋课程的优势是:学生再次学习一个主题,强化和巩固了他们的知识;螺旋课程也符合课程的组织遵从简单到复杂的逻辑过程;鼓励学生将早期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后面的课程目标中。[10]
根据教育心理学专家布鲁纳的学术思想,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在调研分析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深度的基础上,将中高职课程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三大类课程模块,从中职到高职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中以螺旋式上升的形式来实现层次性和发展性,学生在高职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中,通过新旧知识、技能的联系与迁移,强化与提升他们的知识与技能。
当今社会职业角色变换非常频繁,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更加复杂,在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构建中,根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职业能力需求,以课程体系结构设计与中高职专业职业能力需求相衔接,中高职课程模块开发与校企互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衔接,重点突出学习能力、方法能力、人文素质的衔接,以素质拓展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课程进行分类,同类同质课程要适当合并优化,并在中高职阶段的各个年级进行统筹排布,同时考虑中高职不同年级的所属阶段、学生水平和学习重点,使得同类课程随着年级不断递进延伸课程内容、不断扩展提升学生能力,形成多层次、多模块螺旋式上升的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
三、螺旋式模块化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
中高职衔接属于后长学制。[11]基于中高职衔接后长学制培养的特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中把中职阶段的课程目标定位为基础模块,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与基本素质,高职阶段的课程目标定位为发展模块,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通过衔接模块把中高职课程体系连接起来,构建以中职课程为基础,高职课程为主导的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设计
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中职与高职的侧重点不同,其中,中职教育的侧重点为文化知识基础和机械加工设备操作、机械设备的装配调试等专业技能;高职教育的侧重点为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质量检验、机械设备制造工艺的实施等专业技术能力的训练。
中高职课程的关系既要保持衔接连贯性,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由于大部分的中职毕业生会直接参加工作,在设计中高职衔接课程内容体系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构建中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主线,将中高职课程划分为三大类课程模块,形成了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表(见表1)。
按照此课程体系,中职毕业生能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果直接就业,可以在机械厂胜任机械加工的工作;如果升入高职继续学习,由于已掌握机械制图、机械加工、电工与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等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机械制造技术、设备维护维修技術、机电设备管理等课程打下良好基础。按照此课程体系的安排,中职阶段课程的目标是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在机械加工方面的基本技能;高职阶段课程主要体现为中职阶段在职业能力方面的延伸和增加,这样就消除了目前中高职学校课程重复、课程脱节等不合理现象,同时也为毕业生进入应用型本科学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衔接模块课程标准的制定
课程体系要得以落实,关键是要设计合理可行的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在衔接模块课程标准的制定中,团队成员组织中高职合作院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研讨,确定衔接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项目,制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标准。
对于中高职课程体系中的公共课,可以按照“中职突出基础、高职突出应用”的原则制定衔接课程标准。中职阶段公共课程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开设语文、德育、数学、体育、计算机等课程,课程内容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职业素养。高职公共课程的课程内容以体现高等性和应用性为主,进一步加强人文素质培养。
对于中高职课程体系中的专业课,可以按照“中职突出技能、高职突出技术”的原则制定衔接课程标准。专业课衔接课程标准应该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规律,体现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特点,培养学生胜任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专业课衔接课程标准的制订根据职业能力要求,重新整合和序化课程内容,并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为学生确定课程结构和学习内容,确保学生的工作任务难度适中、内容科学合理,先学好基础知识,再提升专业能力。
四、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实施路径
在构建实施中高职衔接螺旋式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中,需要中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构建前调研确定中高职分层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并根据中高职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职业能力、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制定一体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课程体系在实施过程中,通过“2+3”分段培养探索了中职学校、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参与的“三主体育人”模式,形成了“多元评价、积分转段”评价方式。
(一)明晰培养层次,定位培养目标
通过对现代装备制造业与智能制造领域的调研,项目组成员分析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职业能力,在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讨论研究,分析明确了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的常见加工机械的操作、工具的使用和维护能力,就业岗位主要面向机电设备操作工;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的制造工艺规程编制、工装夹具设计、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等能力,就业岗位主要面向工艺技术员、设备装调工、设备管理员。
根据中高职毕业生对应就业岗位层级及职业能力分析表,确定了本专业中职阶段培养目标为掌握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机械加工等基本常识、能胜任机床加工操作,适应机械制造类的其它技能型工作,具有工艺改进等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职阶段培养目标为掌握现代机械制造与自动控制理论知识,应用技术和操作技能,能胜任机械零部件制造与装配,机床使用与维护,适应机电设备装调试与维护,自动控制技术应用等工作,具有生产技术开发与管理潜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制定一体方案,实施分段培养
依据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与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对接的机械设备操作、装配、调试、维修、管理、工艺制定等岗位,按照岗位分级递进、延展和衔接关系,分析确定了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系统开发了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实施方案。
通过实施“2+3”分段培养模式,即学生前2年主要由中职学校培养,后3年主要由高职学校培养,期间在实训与实习中合作企业参与培养,探索形成了中职学校、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参与的“三主体育人”模式,达到了中职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专业基础能力,高职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核心能力,企业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专业岗位能力。
(三)考核多元评价,升学积分转段
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形成了以作品为载体的专业核心课程考核方式,同时把创新能力考核贯穿于整个课程考核中[12]。专业核心课程的考核以过程考核与诊断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在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考核中,以作品为载体,融入过程评价、素养评价与成果评价,通过对学生完成减速器装配体的测绘、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变速箱中典型零件的加工、CA6140典型机床的组装与调试等作品的过程素养表现与成果进行考核,作为平时成绩(占70%),与期末考试成绩(占30%)一并以加权平均的方式记入课程考核中。
中高职衔接班学生在中职学习2年后,通过积分转段考核的方式升入高职院校进行学习。中高职院校共同开发中职阶段通识考核题库与技能测试题库的转段测评考核题库。学生在中职院校完成的所有课程考核均以积分的形式进行累计,最后通过计算平均积分的方式决定是否能参加转段测评,具有参加转段考核资格的学生经转段测评合格后,升入对应的高职院校继续学习。
五、结语
随着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及智能制造的飞速发展,机械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大,同时由于社会各层面对职业教育赋予了更高的使命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高职衔接有利于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有利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文指出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是课程的衔接,并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衔接专业为例,围绕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实施体系进行了构建研究,并于2015年在本校與合作的中职学院的中高职衔接班进行了试点实施,2017年6月试点班级学生通过积分转段考核后升入本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习,目前将升入大二,从实施情况看,中高职试点班学生的学习成效明显好于从中职直接考入高职随机组班学生的学习效果,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再继续完善,希望能为其它专业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廖小丽,何文华.服装设计专业中高职“三二分段”式课程体系构建—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5,14(6):116-120.
[2] 曾小波.终身教育视角下的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J].河北职业教育,2017,23(2):93-97.
[3] 陈熔,毛烨.基于现代职教体系的中高职课程衔接[J].教育与职业,2017,39(5):89-92.
[4] 高明.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之述评:2000-2013—基于中国知网文献的分析[J].职教论坛,2014,30(11):17-21.
[5] 杨雪梅,衡代锋.中高职衔接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35(8):5-7.
[6] 肖凤翔,雷姗姗.基于课程论视角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职教论坛,2013,29(10):55-58.
[7] 覃岭,伍伟杰,等.基于职业能力的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案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11):32-35.
[8] 李高芬.基于“3+2”学制的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J].教育与职业,2014,36(7):18-20.
[9] Jerome S. Bruner.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0:34-42.
[10] 王文礼.螺旋课程思想的滥觞——《从小学到大学课程研究报告》述评[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34(1):106-118.
[11] 姚庆文,蒋正炎.中高职电气自动化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3,35(9):138-140.
[12] 孙湘海.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8,17(4):1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