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历史教育社会功能的目标与追求

2018-03-06 18:12曹小文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历史教育家国情怀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家国情怀,历史教育,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1-0029-05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当前历史教学界备受关注的热点理论问题,反映出当代历史教育发展的新趋向。其中,家国情怀素养不仅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而且是历史学科课程目标中的最高层级,在五大学科核心素养中居于核心地位,在某种意义上可看作是历史教育的根本旨归。一般来说,家国情怀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国家持有的高度历史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是对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持久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风范,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前途和命运的深切忧患和理性关爱。本文试就如何正确培养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结合历史教学实例加以说明。

一、坚持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培育科学的历史观

历史学的学科属性为“求真”,即历史研究应当理性认识和正确反映那个真实客观存在的过去的历史,是一个不断接近历史真实的过程,这是历史学赖以存在、不断发展的根本内在动因。历史学的社会属性则是“致用”,历史学并非只是事实的简单记录,它同样需要对事实的理解、诠释和评判,以启迪后世、教育来者。这是历史学不断发展的外部推动力。

历史学的学科属性和社会属性主要体现在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上。事实判断是一种考实性的认识,意在通过描述来还原历史“是什么”,而价值判断则是在此基础上的价值认识和价值评判,意在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如近期发掘的江西南昌海昏侯墓,考古人员根据墓中出土的私印、奏章及墓葬形制与古籍中相关记载的互证,最终确定墓主人为第一代海昏侯刘贺,考古人员的这一认识判断过程就是事实判断过程。此后,人们更多地疑问会接踵而至,“刘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真如史书所载平庸软弱,甚至“荒淫无道”吗?立废之间不足27日的他又在西汉王朝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要回答这些问题,刘贺自己的骸骨和2万件古物成为珍贵的“中介”,而最终能让它们“发声”的,还是要通过人们的考察、辨识作出评判,这个过程更多的也就上升为一种价值判断了。唯其如此,我们才能从汗牛充栋的事实中辨识出哪些是治國理政之良方,哪些是贤者当需我们“思齐”,哪些又是“奸佞”不肖者当需我们“内自省”。史学在对国家前途的观察、对国策的制定、对社会风气的改善、对个人素养的提升方面均能发挥其重要功用。“《春秋》成,乱臣贼子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历史教学中,当涉及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认识时,应坚持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培育科学的历史观。一方面,要通过教学的适当引导和渗透,使学生知道历史的事实判断即史料实证是历史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价值判断的前提和基础。未经“考实”的价值判断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很难站得住脚的。如一位教师评析北洋政府的统治,说它是言论自由、学术开放的。这与教科书上讲的大相径庭,学生就感到迷惑了:这是真的吗?难道教科书在说谎?的确,辛亥革命后的一年时间里,社会上确曾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民主气氛浓厚,社团、政党蓬勃兴起,各类报刊也是“风起云涌,蔚为大观”。但是这种局面的出现更多的是得益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帝制,得益于临时政府颁布的鼓励民主、学术发展的措施,得益于人们受其所开“自由之风、共和之气”的鼓舞,客观上,当时社会处于剧烈的转型时期,甚至当时割据政权大量存在,中央政府始终未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客观原因,因而不能笼统归功于北洋政府的统治。“癸丑报灾”①的发生使我们更为真切地看到北洋政府统治的专制、残暴,绝非政治清明、言论自由、学术开放。

另一方面,价值判断则是历史认识的高级阶段,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对事实做出的主观评判,是事实判断的提升和发展。例如对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等战争的认识,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它们具有战争的共性——给当时的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性: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环境破坏,等等,这些过程和细节理应作为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的内容,但却不能作为历史教学的全部内容。另一方面,过犹不及,或最终止步于事实判断,即便是弄清楚了整个战争的所有细节,而不去进一步探究战争的性质、原因及其影响,也很可能得不出正确的结论。这里所强调的对于战争的“性质、原因及其影响”的研究,就已经属于价值判断层面的工作了。在当下的历史教学中,有的人过于纠结于细节、过程,如狼牙山五壮士究竟吃没吃老乡的萝卜、邱少云身上着火的时候究竟动没动,甚至强调日本鬼子的素质比中国军队的素质高,等等。这都是以事实判断抹杀、掩盖了价值判断的典型案例。

任何对历史的阐释和评判,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历史认识的价值判断是由历史认识的主体完成的,而历史认识的主体是人,所以不可避免带有主观性,同时,历史认识主体是具体历史时代中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所以价值判断又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性。恩格斯曾以“公平”为例对此做过形象的说明:“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的;1789年资产者的公平要求废除封建制度,因为据说它不公平。在普鲁士的容克看来,甚至可怜的行政区域条例也是对永恒公平的破坏。所以,关于永恒公平的观念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这种东西正如米尔伯格正确说过的那样,‘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理解。”②这充分说明,在进行历史认识的价值判断时,历史认识主体不仅受主观的自身认识能力的限制,而且也受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阶级立场的限制,都具有无法逾越的客观因素的局限。因此,就像真理具有相对性一样,历史认识的价值判断也有相对性。值得注意的是,价值判断的相对性是以事实判断为基础的,与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有本质的区别。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是辩证统一的,不恰当的强调任何一方都有可能造成历史价值观的扭曲与割裂,从而将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引向歧途。毫无疑问,家国情怀的培养亦应作如是观。endprint

二、努力认识人类历史规律与发展大势,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以史为鉴的理性精神是形成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思想基础。这种理性精神,本源于政治实践。早在西周初年,周公就善于运用以史为鉴的思想教育西周的贵族们,告诫他们不要贪图安逸,强调:“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③“殷鉴”一词由此而来。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思想在当时的诗歌中也有所反映,即:“殷鉴不远,有夏后之世。”①夏代的灭亡,就是殷代的前车之鉴。可见其在当时有广泛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家们从社会剧烈变动、政治权力不断分配的历史中,总结出了一条带有普遍性的历史经验,即“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②

在历史教育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规律趋势,在家国情怀培养过程中具有根本性的意义。白寿彝先生在1982年北京史学会年会上的讲话中就曾特别提到,史学在教育上的一个重要意义是进行历史前途的教育,历史教育的方向是引导我们下一代向前看。③齐世荣先生更是强调历史教育应让青年学生认识到人类前途是光明的,历史课应该告诉大家尽管人类发展过程中有很多曲折,甚至倒退,但最终是前进的。④这是对人类历史的根本态度,即历史观决定了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比如,中国历史悠久而又具有连续性,虽有朝代的更迭、分裂局面的出现,但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连续性发展则是中国历史的主线和主流,是基本发展趋势。又如,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从低级阶段迈向高级阶段的,尽管有困难、有曲折,甚至有反复,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光明必将战胜黑暗,也是一条基本的规律。这里谈到并强调的对历史规律与发展大势的认识,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历史教育的意义和方向,是家国情怀素养的重要内容,应在新课标的修订、教科书的编写、考试测评以及教育教学实践当中加以充分贯彻。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突出特点是强调历史的时序性,因此它在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⑤未来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则要求在理解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等唯物史观基本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社会发展趋势,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世界历史从低级到高级,从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逐渐发展到全世界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息息相关的整体的过程。这一规律就像一架望远镜,它赋予青少年综观历史的大视野,借由这台望远镜他们不仅看到丝绸之路上族群间的冲突、过往商旅的跋涉,还能望见一条打通亚洲内陆的交通要道,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广泛交流;不仅看到工业革命导致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更加血腥而疯狂的殖民扩张、看到触目惊心的“城市病”,还能够望见工业革命直接推动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跨入工业文明,紧随其后到来的是世界近代历史上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运动的发展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兴起;不仅看到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浩劫,而且也能望见二战结束至今,人类在经济、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认知和把握,不仅能够逐渐培养青少年的世界意识和国际视野,最终指向的是帮助他们建立起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观)

价值观是文化观的核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最直接的是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对我们来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①这一论述,着力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根深叶茂的中华文化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生动体现,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当代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追求自由、爱好和平、崇尚和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价值理念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使得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中国古代史部分重点介绍了40多位文化名人,30余部科技文化类著作,还设有专门反映传统文化的主题“欣赏《清明上河图》,说一说宋代城市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欣赏戏剧、曲艺表演艺术”等教学活动建议,意在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掌握有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知识,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它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滋养了家国情怀。

高中阶段,对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则需要提升一个层次,即在初中掌握具体知识的基础上,在中华文化的特质和意义方面予以凝练和提升。如,在历史教学中讲《尚书》的《五子之歌》“民唯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讲直臣魏征所谏“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②尽管这些朴素的民本思想和现代意义上民主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两者之间也存在内在的一致性,即体现了重民理念。又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③这一格言,已成为世世代代中国人的精神传统,一部中国史可以说就是中国先民自强不息、艰苦卓绝的奋斗史。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到盘庚迁殷,从春秋时期的铸刑鼎、铸刑书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从汉武帝的强国之举到汉光武帝和汉明帝的“建武永平之治”,从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措施到隋唐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从唐太宗时的“贞观之治”到王安石变法的坎坷历程,从元、明、清三朝政治体制的变革到清朝末年的维新运动和革命党的兴起等等,这些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都贯穿着自强不息的革新进取精神。因此,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精研,有助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会和认同,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和弘扬,则有助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两者相生辉映,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在中外文明的交流与碰撞出反映历史、呼应时代、感召未来的家国情怀。endprint

比如,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文综“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一题,其基本出发点就是重在考察汉字文化变迁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事实上指明了家国情怀培养的方向和历史教学努力的目标。通过对本题的考察,我们还应该意识到,汉字兴衰荣辱与时代密切相关。鸦片战争以来,西学不断被引入中国。辛亥革命时期,西方的政治理念开始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20世纪20年代,社会主义思潮开始在中国逐渐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之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有识之士都在探索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及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问题。汉语新词汇的不断涌现,就是从一个侧面揭示出这一历史演进的过程。历史教学若能够结合汉语新词汇阐释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不同时段特征(民主自由、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能够结合汉字阐释学习西方和结合国情的关系;能够以汉字演化为切入点,将中国传统文化置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关系中进行思考,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价值与意义,也就达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目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倡全社会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全球化之下民族文化自觉诉诸历史教育方面的要求,更高层面的要求则是学生能够初步体会到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是辩证统一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家国情怀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历史教育应该引导学生坚持科学的历史观、文化观,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

四、大力挖掘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和理性的爱国主义

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维护民族独立、国家完整的革命斗争史,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是家国情怀培养的基本内容。历史进程中的朝代兴亡、制度得失、社会治乱、人才优势、党派修为和人生修养等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和历史智慧,教师通过教学实践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逐渐使学生认识到这些经验教训和历史智慧对于现实和未来的重要价值,从而培育起青年学子正确的国家观和理性的爱国主义。

除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概括、提升、发掘和转化外,教师还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置于世界文化交流与发展之中来探讨其价值和意义,进一步理解区别于西方近代价值观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性,如“责任先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群体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等价值理念。这些都为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提供了文化基础。因此,培育家国情怀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到历史教学,应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立脚点和根基,二者在实现的路径上是一致的。

家国情怀的培养还要求学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文化认同的同时,能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因为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是世界各民族世世代代创造的业绩与辉煌,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步履与行程,对此我们需持应有的敬畏与尊重,也只有尊重才能获益。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讲的是经济领域,表面看来,世界经济的发展确曾产生出大量超越民族界限的经济因素和经济理念,如资本的流动呈现出跨国界的态势,跨国公司代理了部分国家的职能,互联网的扩展和大众传媒的高度发达使信息文化的传播也突破了国界。但是我们仍应更清醒地看到,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应是在削弱各个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形成的。事实上,在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各個民族仍保持有自己固有的传统,有它的民族精神、民族特点,也正是它们之间的分歧和差异才对当代历史教育培育正确的国家观和理性的爱国主义提出了新要求。如,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要做到真正的民心相通,则应尤其重视文化的相互尊重与相互理解,在丰富的历史文化交流之中存小异、求大同,凝练共识。

综上言之,无论对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不同评说,还是对时空观念、史料分析、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的不同解读,从根本上说,都是由不同的历史观和历史价值观造成的。当前历史教育将以往“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基础上进一步凝练为“家国情怀”这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时代对历史教育的新要求,是对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后现代主义史学思潮消弭价值、解构意义、虚无民族国家界限的自觉回应。如何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指导,把现实与历史、理论和价值统一起来,形成辩证科学的观察历史的理论和方法,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更是深刻影响历史教育和历史教学的重大现实问题。

【作者简介】曹小文,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史学理论、史学史及历史教学工作。

【责任编辑:李婷轩】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史教育家国情怀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五四新潮下的历史教育
关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任务的几点思考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用历史教育营造班级和谐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