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项目式学习”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2018-03-06 18:06田红彩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知识建构项目式学习问题解决

关键词 核心素养,项目式学习,知识建构,问题解决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1-0011-07

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项内容为代表的历史学科素养,不仅揭示了历史学科和历史教育的本质,反映了我国历史教育发展的要求与方向,也为广大历史教师在已有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历史课程与教学改革,促进历史学科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指明了道路。

初中历史“项目式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围绕历史教学中某一具体的项目主题,充分挖掘、选择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在实际体验、自主探究、内化吸收的过程中,以合作形式完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历史学习任务,完成项目作品要求或达成最终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将学生置于课程实施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和生活相关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复杂性的问题情境,将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有利于学生在主体回归、知识建构、问题解决中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在构建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突出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这与当前我国历史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恰相符合。

下面笔者以“北洋金融街的变迁”这一项目式学习活动为例,浅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项目式学习、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点实践和思考。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从学生的全面发展角度考量,意在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生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关注学生的真实需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其落地要求教师把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并以此为着力点,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初中历史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教与学的模式,既关乎教师的“教”,更强调学生的“学”。这一模式的实现包括知识获取和应用、交流协作、成果汇报三大环节。在知识获取和应用环节,学生通过搜集、处理信息,发现教材中所学内容与项目任务的相关性,实现对书本、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和升华。在交流协作环节,学生在疑难问题的解决中实现知识和观点的交流与碰撞,完善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开发沟通、协作和团队作业的技能。在成果汇报环节,学生采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向他人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成为观点和结论的汇总者和陈述者,分享和倾听技能也得到有效开发。这三大环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历史学习的发生、发展与结果呈现过程,注重师生、生生的对话与合作,适应了学生主体回归和深度参与的需要,让学生在主体回归中涵养历史学科的必备品格,发展关键能力。

“北洋金融街的变迁”项目式学习的设计实施恰恰是在学科素养立意下的一次学习主体和学习方式转变的尝试。在实施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几个项目组一改传统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根据项目完成的需要,学生自行设定学习任务,自行制订行动计划,自主选择研究方法,自主完成实施计划,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为完成项目,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解放北路,对当地的街区建筑进行了深入翔实的调查,通过与诸多老银行遗存的对话激发跨越时空的历史联想;他们走进中国金融博物馆,通过与金融文献、实物的对话领略近代天津和解放北路的发展历程;他们制作访谈记录表和访谈提纲,走访北洋金融街变迁的见证者,通过与金融老人对话梳理历史的沧桑;他们上网进行相关信息的搜索,观看纪录片《五大道》,阅读《老天津金融街》《天津通志·金融志》等书籍,查阅《金城银行档案史料选编》等相关的历史资料,在运用史料重现历史真实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历史的态度与方法。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学生们对搜集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史料信息进行甄别、辨析、筛选、整理、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和认识,并撰写出调查报告,进行班级展示,尝试以各类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北洋金融街的历史变迁進行理性的分析和客观评判,经历一个史料实证过程的体验及严谨科学态度的熏陶。

如其中第三项目组同学为了解20世纪40年代北洋金融街的变化,组织进行了人物专访,访谈对象是年逾90岁的王钟声老先生。王老先生15岁(1943年)进入天津金融系统工作,绝大部分时间在解放北路的银行工作,可以说是北洋金融街变迁的历史见证者。为了获得最佳访谈效果,第三项目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了访谈提纲提交给王钟声老先生。提纲中心内容为20世纪40年代北洋金融街上银行的经营状况。以下是访谈记录表和访谈照片。

循着王老先生的口述,学生们又查阅了部分银行的资料,将20世纪40年代解放北路上银行的经营状况分两个阶段进行了如下总结和整理:

抗日战争结束前,解放北路还有十几家银行,包括日本横滨正金银行、朝鲜银行等外资银行,官僚资本、民族资本等华资银行。但英、法、美等国家的银行普遍不景气,有很多业务已经撤出天津,部分没有撤出的业务交由相关部门和人员代管办理。

1945年日本投降后,横滨正金银行、朝鲜银行等日本人开办的银行撤出天津,英国麦加利、汇丰、美国花旗银行等外资银行的天津分行相继恢复营业。美国花旗银行依靠其政治优势夺取了外商银行在天津的霸主地位。华资银行也都恢复营业,如官僚资本银行中央银行天津分行(现址为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于1945年11月16日在原址复业,其他华资银行也获得了发展的新时机。

在梳理银行经营发展状况的同时,学生们回忆了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探究。

从国内背景来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平津沦陷,天津被日军占领。驻津日军不断增加,日本洋行和工厂相继扩展和新建,横滨正金银行的业务和机构也随之扩充。

从国际背景来说,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日军加紧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扩张,一度在该地区取得霸主地位。正是受当时战争形势和国际关系的影响,“英、美等国银行和保险公司撤退,日本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则垄断了天津的金融市场。”①endprint

為了突出这一时期日本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在天津金融市场的优势地位,学生还用《天津通志·金融志》的记载作了必要的补充,具体如下:

抗战期间,天津的银号最多时曾达227家,但多以投机生意为主。一批日本浪人及韩侨在市内遍设2000余家小押当组织,高利盘剥贫民百姓,国人开设的当铺则在日伪压制下纷纷停业。到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天津有日伪银行8家,外商银行5家,华商银行23家,银号103家,华商保险机构42家,外商保险公司只有瑞士的3家。

——《天津通志·金融志》

在这一项目的研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占据主体地位。他们通过亲身对北洋金融街变迁历史的调研、探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北洋金融街未来的规划、课下的探究与课堂上的展示交流相结合,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搜集历史材料的过程,加深历史理解的过程,升华历史认识的过程,形成史料实证意识的过程,以及熏染感悟家国情怀的过程。这样一来,课程运转实施的重点就从教材转向学生,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从只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学习探究的过程,而学生的若干学科素养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养成。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直接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的过程。学生学习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学生核心素养之所以被提出,其目的就是要打破“知识本位”的牢笼,促进学生素养和能力的提升,使其实现真正的学习。初中历史项目式学习强调最终生成的作品以及作品生成的过程,而作品生成过程体现的正是学生实际知识和实际能力的习得,重视的正是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最终目的也正是实现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意义建构。这一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及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有效路径。

在“北洋金融街的变迁”项目学习中,学生从自己生活的城市、地区出发,以社会调查等形式,探索历史学习中未知的领域。在探索过程中,他们以自己原有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对新获取的信息进行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其原有的历史知识和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正是在这种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中学生完成了历史知识的意义建构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下面以第一项目组项目式学习的开展过程为例,介绍其自主学习,实现历史知识的意义建构,提升学科素养的过程。

(一)开展实地调查,确立建构主题

第一项目组探究的是1860~1894年的北洋金融街。为了解这一时期这条老街的发展情况,学生走进解放北路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到英国汇丰银行是北洋金融街上最早出现的银行。通过对所搜集信息的梳理,他们对汇丰银行的概况有了初步认识,以下是学生的汇报材料。

在了解汇丰银行的过程中,第一项目组的同学有了新的困惑:“解放北路上第一家银行为什么是英国人开办的?当时英国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何要到中国、天津开办银行?”正是出于解决这些问题的目的,他们把“这条金融老街上第一家银行——汇丰银行的出现”作为其项目式学习的探究方向和知识意义建构的主题。借助这一主题,学生走进未曾见过的历史过往,去了解和认识历史上的人和事,为其原有知识和经验的进入创造了条件。

(二)温故知新,确立基本的认知结构

围绕探究主题,学生们思维活跃,利用相关图片、视频回忆英国工业革命的内容,认识到英国自18世纪中期以来最早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的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实现了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国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进行殖民扩张,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右栏是学生课堂展示的课件截图。

通过复习旧知,学生调动了原有的认知结构,为新认知结构的建立和转换奠定了基础,也为建构历史知识意义做好了时空定位。

(三)同化顺应,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在回顾英国历史的同时,第一项目组同学调动课内所学知识,整合相关历史证据,运用合理的历史想象,把汇丰银行的出现纳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认识到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海外贸易迅速发展,为获取巨大的市场和丰富的工业原料,开始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开设洋行、开办企业。出于为这些洋行和外商企业提供大量资金支持,并完成国际汇兑业务的需要,英国急需在中国这样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开设银行等金融机构,汇丰银行的出现正是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早期资本输出的典型案例。

“然而,清朝在外交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英国又是怎样将其想法变为现实的呢?”这种新的认知冲突,引导着学生思维的深入和认知结构的重组。

学生的探究活动层层深入,他们进一步内化、迁移和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将其转化为解释汇丰银行出现原因的历史素材。结合19世纪中期两次鸦片战争的形势图,学生复习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尤其强调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天津被开放为通商口岸”这一关键条款。在此基础上,第一项目组同学又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利用这些历史资料将遥远、陌生的过去,转化为鲜活、生动的历史情境,在这一情境中,他们尝试以一种更加客观的态度去理解、建构历史。以下是学生课堂展示的课件片段。

天津开埠通商后,许多外国商人为掠夺各种原料,纷纷来津,设立“洋行”、保险公司、轮船公司等机构,从事通商贸易。有资料显示:“从1880~1900年,天津的贸易总量白银9亿4千万两,约合今天2000多亿人民币。”日益繁盛的贸易带来了金融业的危机,大笔的资金周转和汇兑冲击着传统的银号和钱庄。为适应贸易需要,方便汇兑,列强开始在我国开办银行。1880年,英国汇丰银行首先来津筹设机构,成为登陆天津的第一家外资银行。

在这一环节,学生结合自身认知水平和原有知识储备选择性的吸收和理解历史信息,进行着符合自身认知特点的主观建构。通过同化和顺应,他们的认知结构实现了重组,认知发展走向了新的平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历史理解。endprint

(四)补充材料,完善新的认知结构

“汇丰银行的设立对天津,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新的认知结构还在完善。在中国金融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介绍下,他们阅读了《老天津金融街》一书,并选用书中的两段材料作了阐释。材料如下:

材料1:1883年英国驻津总领事根据当时的情况报告说:“汇丰银行……使得天津的洋行在金融周转方面得以享受和上海洋行同样的便利,能够直接进口,节省了上海转运的费用,从而得以较低的价格把货物运到天津。”

——《老天津金融街》

材料2:汇丰银行天津分行成立后……对清政府的贷款越来越多,数目越来越大。1880年到1927年的47年间,贷款78笔,累计3.384亿两。汇丰银行提供的这笔贷款主要是以清朝的关税和盐税作为担保,于是汇丰银行就获取了中国两大中央税收的存管权。……每年利润达200万港元以上。

——《老天津金融街》

由此他们得出,汇丰银行的出现有利于列强向天津倾销商品,获得巨额利润,同时侵犯了中国主权。

“那么,汇丰银行的出现有没有积极意义呢?”在观看了纪录片《五大道》中汇丰银行的相关视频后,学生认识到汇丰银行的到来为天津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现代金融模式,让天津的金融业与国际接轨。这样,通过材料的补充和解读,学生对汇丰银行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完善了新的认知结构,也完成了对“汇丰银行的出现”这一学习主题的意义建构。

通过对第一项目组学习过程的再现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历史项目式学习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建构主题进行资料搜集、筛选归纳、综合思考和思辨表达,主动参与到现实问题或实际任务的解决当中,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究性参与主动发掘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和普遍理论,实现了从现象到理论、规律的建构过程。在第一项目组归纳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中,学生将“北洋金融街上第一家银行——汇丰银行的出现”这一有待探究的史事置于工业革命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中国被迫开放、经济转型这样一个大的时空背景下,依据所学知识和可靠史料对其出现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推理和论证,在对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作出解释的同时,学会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尝试以更加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和思考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而这正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本质体现,也是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是学生先天具有的,也不是靠历史教师直接灌输教出来的。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具体的问题情境,在问题解决的实践中不断积累、逐步培养出来的”。①基于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教师创设切合实际的问题情境,将教科书上抽象的历史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把难以理解的历史问题与尽可能真实的历史情境结合起来,为学生搭建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平台,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在初中历史项目式学习开展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或完成项目的需要,指导学生拟出具体的需要解决的系列问题,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项目推进的过程,并通过核心问题的探究解决实现对历史学科重点知识的学习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在设计和组织实施“北洋金融街的变迁”这一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六个项目组从自身的研究主题出发,明确研究目标,提出具体问题,开展探究活动,使项目完成的过程成为核心问题的解决过程与关键能力的培养过程。

如第一项目组同学以“北洋金融街上第一家银行是怎样出现的?”这一核心问题为切入点展开调查,在了解到英国汇丰银行是北洋金融街上最早出现的银行后,他们拟出了“解放北路上第一家银行为什么是英国人开办的?”“当时英国的历史状况怎样?为何要到中国、天津开办银行?”“清朝在外交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英国又是怎样将其想法变为现实的?”“汇丰银行的开办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再现1860~1894年北洋金融街的发展情况,并对其发展原因、影响进行分析,完成项目学习任务。

第二项目组走进中国金融博物馆,阅读了《老天津金融街》,以表格形式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北洋金融街上出现的外资、华资银行进行了梳理。梳理过程中他们产生了新的疑问:“为什么这一时期解放北路上的中、外资银行突然多了起来?”“这一时期外资、华资银行大量涌现的历史原因是什么?”“它们的开办带来怎样的影响?”

第三、四项目组为了解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北洋金融街,进行了人物访谈。在访谈过程中,他们有了新的问题:“20世纪40年代前期,英、法、美等国家在解放北路的银行为何普遍不景气?”“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花旗银行又因何取得了在天津的霸主地位?这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有何联系?”“1952年底,解放北路上的私营银行为什么都改称‘合营银行?”“到1956年,解放北路上因何出现了中国人民银行大统一②的局面?这种银行体制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第五项目组探究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金融街。他们走进解放北路的银行,翻阅《天津通志·金融志》和《天津简史》,并上网搜索了资料,产生了这样的疑惑:“20世纪80年代以后,解放北路上的银行为何又多了起来?”“中国人民银行‘大统一的局面是如何被打破的?这对天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六项目组在对解放北路变迁历史进行梳理的同时,产生了新的思考:“回眸过去,是为了前瞻未来。今后的北洋金融街又将怎样规划和发展呢?”“对解放北路的规划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天津金融城包括哪些地区?其功能如何定位?”“京津冀一体化又会给北洋金融街带来哪些发展机遇?”

这些问题都有相应的历史材料来解答。以“为什么19世纪末20世纪初解放北路上的中、外银行突然多了起来?”这一问题为例,学生结合《马关条约》第四款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办厂,其他列强引用“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在中国开设工厂。正是在外商企业的刺激下,外资银行纷纷进驻天津,在解放北路开设分行。对于华资银行的大量出现,学生们选取了金城银行档案《行史稿》中的一段记载,以此来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对银行资金的需要,是刺激金城等华资银行创立的主要因素。材料如下: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趋于新式,国人均以发达工商业为职志。其时适欧洲大战期中,银涨金跌,各外商银行因资力及战事关系,均无暇经营中国事业,而中国工商业也有勃兴之势。平津一带,产业渐兴,需要金融机关,于是商业银行遂应运而生。

——金城银行档案《行史稿》

这一系列问题因果相连,环环相扣,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共同构成对“北洋金融街变迁”的历史解释。各项目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将这些疑问梳理出来,并在问题的驱动下,激活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尝试着解决问题,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思考和升华所学知识,体悟历史研究的方法,将静态的历史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与历史实际紧密关联的问题素材知识,引导自己的探究活动走向深入。在自我探究中,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尝试着发掘历史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和本质内涵,得到实实在在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历练。

在本项目式学习课堂展示的最后一个环节,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次项目式学习经历,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的回答格外精彩,有的超出了笔者的预期。从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通过此次项目式学习,他们对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对历史研究方法有了切身的体会,对自己生活的城市、街区有了更多的了解与期待,对人生也有了新的感悟……这必然会积累、内化为学生未来所需的某种关键能力与品格,成为他们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总之,初中历史项目式学习能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独特育人功能,有利于将相关的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让学生在主体回归、知识建构、问题解决中养成历史学科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一种值得探索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作者简介】田红彩,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天津市第十九中学历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学历史教学及学生德育管理等。

【责任编辑:李婷軒】endprint

猜你喜欢
知识建构项目式学习问题解决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教师工作坊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磨课活动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教学改革探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解析
高三英语阅读课体裁知识建构教学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