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奎
摘 要:数学习题课的“变式教学”,既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又能深刻体会数学思想的核心作用,提高数学能力.“变式教学”围绕一道数学问题中所需反映的数学实质进行一系列的问题变化,使学生得以掌握与提高,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转换、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图形变换;数学实质;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熟悉和再认识,更深层地从数学思想的层面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本质和隐藏的联系.从数学思考、数学推理、数学思维,數学技能、数学逻辑、数学建模等方面加强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实现数学知识的运用自如和融会贯通.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刚接触几何图形的证明和说理,还处于简单的分析和模仿阶段,本节内容以教材中的一道习题为突破口,通过图形的多种可能的分析、图形的变换,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分析和思考,同时也进行数学的分类讨论、建模思想方法的渗透.加强对学生回顾与反思意识的培养,最终使学生明确如何分析、如何思考、如何书写证明.
三、重点、难点
1.通过题目中点P位置的不确定性,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数学问题.
2.通过不同图形的相同辅助线的添加,明确一类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核心,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实实在在的内容,同时又是万千实例的提炼和总结,具有本质性、概括性和指导性.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点化,高度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和渗透,领悟其价值,滋生应用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几何画板
五、教学流程
1.问题情境
同学们看这样一个问题:
已知:如图1,直线AB∥CD,点P是平面内一点.试判断∠APC、∠PAB、∠PCD之间的关系.
你有什么想法呢?
设计意图 直接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利用点P位置的不确定性,渗透数学的分类讨论思想,通过几何画板的直观演示,分析所有可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和讨论.
2.目标探究
(1)学生画图展示点P所有可能位置.
设计意图 动手画图,分析、归纳总结图形存在的可能情况.知识的这种呈现过程是为了让学生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中经历问题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体会观察、实验、猜想、推理、验证的数学方法,展示问题中出现可能情况.
3.合作交流
(1)小组内交流你的结论.
(2)交流不同图形的不同解决方法,寻找不同解题方法中的共同点.
(3)师生合作完成一个图形的证明,教师板书推理过程.
(4)对比教师的板书,完善自己的推理过程书写.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通过添加辅助线来解决问题是数学中最常见的一种解题方法.通过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对比,归纳总结形如题目中平行线与角之间的问题,常引的辅助线就是引平行线,渗透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教师的板书为学生的书写起到示范作用.
4.巩固提高
(1)已知:如图12,直线AB∥CD,试探究∠A、∠P、∠D之间的数量关系.
(2)已知:如图13,直线AB∥CD,试探究∠A、∠P1,∠P2,∠C之间的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 以课堂练习的形式将所学知识运用、迁移、巩固,加深理解和记忆,使学生经历从感受到模仿、到学习、到应用的过程,形成基本的技能.
5.总结提升
(1)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的应用.
(2)有关平行线与角的问题的辅助线的连结方法和策略.
6.布置作业
针对本节课研究的几个基本图形,在探究结论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方法,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图形加以说明.
设计意图 注重课堂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发散思维的训练.进一步巩固本节的教学目标.)
六、课后反思
波利亚强调指出:“中学数学教学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强解题训练.” “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善于解题.” 在对例题解题策略的思考和解题方法的探求中,要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品质,提高学生的能力.本节课在对问题的分析、思考、探究、拓展的过程中,加强了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数学分类讨论、对比思考思想的渗透.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突破本节课难点.探究的核心问题体现主要知识点的运用,“多题归一”,以起到加强双基的示范性.不足之处是在学困生上关注度还不够,小组合作探究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