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摘 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求知需求和情感需求相辅相成是发展的关键。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不仅能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的人格,也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程;情感教学;思考
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的内容较多,涉及范围较广,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将学生的素质教育、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建设理念相结合,系统地形成教学概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与学生的良好沟通,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实践证明,情感教育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育过程中要想更好地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情感教育必不可少,因为其能够让学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情感教育既能为教师减轻压力,又能为学生减负。学生在新环境中,往往会因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不够成熟而出现一些问题,教师既要让学生学会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三观养成进行指导和修正。例如,在学习七年级“扬起自信的风帆”这一内容时,教师不能一上课就给学生讲大道理,灌输关于自信的知识,这样会让学生一片茫然,无法正确吸收知识,教师应该掌握学生的发展特点和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回避短处。学生可以进行一些表演,发掘自己的特长,并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同学和教师的喝彩能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会对学生有更深的了解,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学生的自信心就会慢慢提高。
二、创设教学情境,力争触景生情
实践证明,好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要努力创造出生动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悬念。教师充沛的情感、生动的讲解都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积极性。
问题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频率最高,有效性也相对较高。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问题来创设情景,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解决问题更加得心应手。引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能够让学生有一定的共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三、紧贴学生生活,开展德育教育
心理学研究认为,初中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各方面都开始慢慢发育健全,他们对现实生活有了初步的体验能力。在这一关键时期,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教师不仅要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还要在课堂中融入道德教育,能够运用一定的感情教育让学生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教师在上道德与法治课时,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生活的观察和了解,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参与到更多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实践活动中去。例如,在教授七上“生命的思考”一课时,教师应当联系生活实际,精心挑选恰当的案例,然后再融入初中生的生活经历,使学生能够对生命有更深的思考,从而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在今后的生活中也会更加珍惜当下,把握好每一天,努力创造幸福生活。
四、使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布鲁姆认为,教师除了要有专业知识外,也要有联系实际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此外,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本的把握也绝不能停留在表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重在法治内容,对于政治教师来说,讲授枯燥难懂的法律需要正确的方法。教师除了需要在沟通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创设适合的情境,在案例中让学生体会法律的存在。例如,在教学“走进法治天地”这一内容时,教师不能再采用以前的平铺直叙的教授方法,而是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够将法律深入内心,知法守法,遇到困难能够向法律求助,形成正確的法治观念。
总之,道德与法治教育需要教师投入足够的情感。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够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于心,然后表达出来。学生不仅在学习中可以合理运用情感,在生活中也能够恰当运用情感。同时,教师也能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和学生一起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丘学宗.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J].教育研究,2016(1).
[2]李英男.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新课程,2016(2).
[3]张晓洁.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尝试[J].学科教学,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