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

2018-03-05 00:26王秀华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8年1期
关键词:言语实践语言能力

王秀华

[摘 要]《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是苏教版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通过描述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之间相撞、相遇、相邀、相处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两个人物的趣。大多数教学设计在解读时都将这篇文章定义为写人的文章。其实不然,整个故事读下来,更像是一个老顽童和一个小大人如何气味相投,结为忘年交的故事。以小见大,突出有趣,让我们通过一个普通的小女孩的眼睛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爱因斯坦。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主思维、自由表达的课堂空间,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通过揣摩文本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刻画,亲近文本,走进文本,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去认识一个有趣的立体的爱因斯坦,创设合理的言语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言语实践;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1-0084-0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读准“塌”“撮”,读出词组的节奏,会写“裹”这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时间线索概括課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以及心理描写体味人物的性格特点,初步感受两个人物之间友好相处的趣。

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以及心理描写体味人物的性格特点,初步感受两个人物之间友好相处的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咱们准备上课。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遇见?你们知道爱因斯坦是什么人吗?

2.师介绍爱因斯坦

二、解决字词

(一)检查词语

1.出示:踱步一塌糊涂(标注拼音)

字词会读了吗?请你读。

2.正音:塌。注意这个四字词语,我们再来读一读。(塌读音加粗、变红)对了,这个字读第一声,“一塌糊涂”师带读两遍。

3.联系语境,出示图再读。

(二)检查词组

1.读准字音

这儿还有两组短语呢,能读准吗?咱们开火车来,从你开始——

(1)正音:撮zuo

指名读,“撮”——这个字是多音字,在《桂花雨》一课出现过。一齐读。(出示句子)

出示: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

——《桂花雨》

读cuo,表示动作,用手捏。

出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

在这儿呢,表示量词,读zuo,一撮。指名三生读。难读的字,只要多读就记住了。

(2)教学“裹”这个生字

A.识记“裹”字

这儿有一个生字,读“裹”。这个字笔画比较多,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B.书写美观

写这个字要注意了:衣字包“果”要紧凑,“果”捺变点在中间,有收(指果)有放(接下去写)撇捺宽。一起读这个字“裹”。

C.用一用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用上这个“裹”字。天冷了,我们会把自己——晚上睡觉时,我们又会用被子把自己——(裹紧了)

是啊,裹得严严实实的。出示短语一起读。

课文中是说:爱因斯坦整个人就像,读——裹在一张大被单里。

2.读出节奏

字音都读准了,节奏要能读出来就更棒了!老师提醒你,把助词轻轻滑过去,你能读得更好!范读:裹在被单里。

3.发现特点

这两组词都是写爱因斯坦的什么?(外貌)

4.读段落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部分,从学生容易读错的词入手,通过反复读,将生字词的学习放在串联旧知和课文的相关语境中来学习。呈现爱因斯坦外貌的短语,给学生以初步印象,从而来感受人物鲜明的形象特点。

三、略读,理清脉络

现在我们知道,课文主要写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这样几次相遇。借助板书,把这几次相遇连起来说一说吧。

A.生自由练说

B.指名说(评:你用简洁的语言说出了人物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情。你说得真好!语言简洁,表达清晰,掌声送给她。)

C.你们看,时间就是这篇课文的一条线索。老师带着说简洁些。

【设计意图】中段阅读教学中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中时间是一条鲜明的线索,根据这条线索来概括内容,为学生的学习设置了梯度。

四、细读,体味有趣

同学们,课文主要写的就是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这样几次相遇。这几次相遇的过程有没有让你觉得特别好玩,有趣的呢?

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1-3自然段,把你觉得最好玩,最有趣的地方画出来。

(一)学生自由读画

哪儿好玩?哪儿有趣?来,去跟同桌交流交流吧。

(二)交流

哪些地方让你觉得特别好玩的?

同学们,爱因斯坦是个伟大的人。一提到伟大,你脑海中一般会出现怎样的形象?

可是,爱因斯坦却是这个样子的。(引读写外貌的句子)

他的长相与众不同,他的穿着打扮更是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难怪,小女孩会这么想——(出示,齐读)这儿有个叹词,“嘿!”

《赶海》中也出现过。一起来看看,这个“嘿”表达了什么心情?

(这是一种兴奋和惊喜)你来读一读。

“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在这个句子里,这个“嘿”又表达了小姑娘怎样的心情呢?endprint

谁来说?(奇怪的心情)(疑惑的心情)

就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三)自主学习4-5

1.出示自主学习要求

第二天,他们又遇上了。在这一老一小之间展开了一段有趣的对话。

(出示要求)请同学们先朗读课文的4-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相遇的场景,想象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

下面请同桌分角色读一读,把你觉得好玩的,有趣的地方多读几遍。

2.交流第4自然段

(1)哪一组先来试试?出示第4自然段。

(2)朗读第4自然段。

提出听的要求:仔细听,认真看,哪儿最有趣?

(3)发现有趣。

对照刚才的朗读,再来看看这段文字,你觉得哪儿特别好玩,特別有趣的?

(4)生交流关注到的句子。(关注的点:女孩的话)女孩子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5)联系生活经验,提升感受

来,如果你就是那个小女孩,你遇上了爱因斯坦这么一个伟大的人物,你会不会像小姑娘这么说话?为什么?女孩子们,如果是你,你会这样说话吗?

(6)示范读

可是小女孩却这样说:我说也是嘛,瞧你,衣服还不会穿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7)继续交流看法

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位小姑娘啊?

想象着小姑娘说话时的样子,谁再来读一读?

你们看,多么天真率直的小女孩呀!还有谁来读?多么俏皮可爱的小姑娘啊!

3.交流第5自然段

(1)联系生活,想象温柔目光背后的内容

来,他就是爱因斯坦,女孩,你来说说他。

男孩子,假如你就是这么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曾经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大人物,被一个12岁的小姑娘这么毫不留情地批评,你是什么感受?其他的男孩子呢,你又是什么想法?你来说。

是啊,一般人被批评了都会觉得面子上挂不住。可是爱因斯坦呢,他又是如何来面对小女孩的反问的呢?我们把这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

(2)发现有趣

同学们,每次读到这句时,我都忍不住想笑,我觉得好有趣啊!你们知道老师在笑什么吗?

交流充分以后,出示动作的相关语句。

同学们,很多人都注意到了爱因斯坦的动作,我们来读一读:“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

你们平时做过鬼脸吗?做给我看看?真有意思!爱因斯坦的鬼脸到底有多好玩呢?出示鬼脸图。

一个鬼脸就让大家乐坏了!文字却如同放电影一样,把他做鬼脸时,那滑稽幽默的样子给展现出来了!

他是怎么做的呢?你们来做做看!

多么滑稽多么可爱的老顽童啊!加上动作,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五、作业布置

同学们,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第二次相遇这么好玩,这么有趣,想不想去演一演?课后请你选择一个角色去表演,努力记住台词,揣摩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语气,试着把人物的特点给表演出来。

【设计意图】抓住“趣”,不露痕迹地在读议中感悟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特点。让学生把感悟到的通过朗读和表演表现出来,这是对文本语言的反刍和又一次的解读,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更深刻了。

六、回归课题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如果把后面的4个字去掉,就叫爱因斯坦,好不好?

是啊,正是遇见了这天真可爱的小姑娘,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爱因斯坦?

说得好!当爱因斯坦遇见了小女孩,当天真遇见了无邪,才有了这让人忍俊不禁的一幕又一幕。

【设计意图】通过回归课题,其实也是对文本的总结回顾,学生对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再一次认知,感受两个忘年交之间浓浓的趣,并为下节课的学习进行延伸,让学生带着期待,从课堂走向课外。

(责编 韦淑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言语实践语言能力
探寻思维训练的最佳路径
立足言语实践,培养语感能力
通过阅读夯实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文化基础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言语实践观照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