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对比,提升语用能力

2018-03-05 00:23王燕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8年1期

王燕

[摘 要]苏教版教材所选用的很多文本都运用了对比方法,但遗憾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引领学生感知对比手法时,常常只停留在肤浅的符号化认知层面,即学生能够认识到对比手法的运用,至于事物之间对应点的链接、作者是如何设置对比的,则极少涉及,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对比手法的感知,更未能促进学生对比运用手法的积累。提出要审视构思,明晰对比思维;聚焦细节,感知对比语言;融通填充,整合对比资源;实践迁移,历练对比方法,从而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审视思维;聚焦细节;实践迁移;融通填充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1-0072-01

在写作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凸显所描绘事物的特点,很多作者都会采用对比的手法,借助其他事物来衬托、凸显描绘事物的特性。苏教版教材所选用的很多文本都运用了这一写作方法,笔者即以《夹竹桃》一文3、4自然段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审视构思,明晰对比思维

《夹竹桃》一文凸显夹竹桃的韧性,对比手法的运用不是用一句话点到即止,而是花费了整个第3自然段的笔墨,着力介绍了春夏秋三季10多种花的生长状态,与夹竹桃形成对比。作者分别设置的3、4两个自然段就是这种对比构思的集中体现。因此,这两个自然段在创作构思上就不可能是随心所欲的,彼此之间必然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教师可以先从语段构思入手,感知作者对比式思维的特质。

教師先引领学生以整体性视角关注第3自然段,厘清文本以总分总方式构建语段,分写过程又以春、夏、秋三个不同的季节展开。作者为什么会这样来设置对比构思呢?教师并没有让学生对着第3自然段妄加揣测,而是从第4自然段对比的对应点出发,让学生意识到正是季节的轮转,让其他各种花自然生长、凋落,而只有夹竹桃从春天一直到秋天常年开放,陪伴其他季节性的花朵,鲜明地展示出夹竹桃花期之长、韧性之强。教师引导学生以整体性视角感知对比语段的内在联系,借助语段结构感知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对比思维。

二、聚焦细节,感知对比语言

对比效益的形成除了体现在语段表达的结构之外,还借助文本语言的细节展现出来。因此,要想真正感知对比的表达特质,就必须要将关注点聚焦在文本细节之中,这才是作者对比手法的中心所在。

教师引领学生先关注第3自然段,深入文本语言思考:作者是怎么描写这些花卉生长时花开花落的?学生在探寻中紧扣文本中“花团锦簇”“五彩缤纷”“熏陶”等核心词语,感受到这些花朵的生长良好,但又易于随着季节的变更而随时凋零的特点;随后,在感知第4自然段时,教师则引领学生抓住“静静地”“一声不响地”“又长出一朵”“又开出一嘟噜”感知夹竹桃生生不息的生长状态。而在两个自然段的语言对比感知中,学生就立即意识到,原来作者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就已埋下了对比的种子,形成了表达的链接点,提升了对比的鲜明度。教师紧扣对比双方不同语言的运用,在深入辨析中明晰了对比特色,更促进了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

三、融通填充,整合对比资源

阅读教学进行对比感知,不能仅仅停留在发现对比上,而要引领学生在把握对比方法特色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对比手法的语境,通过整合对比的资源,在具体语境中深化文本的对比设置,感受其表达效果。

如在第4自然段描写夹竹桃时,作者描写夹竹桃“无日不迎风吐艳”,就在前文设置了这样的背景: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很显然,作者在此处之所以会罗列三个不同的季节,就是要与第3自然段依照春夏秋季节展开描写的顺序进行整合对比。于是教师就顺应作者的创作用意,对文本语言进行灵活的调整:在和煦的春风里,其他花……夹竹桃却是……在盛夏的暴雨里,其他花……夹竹桃却是……在深秋的清冷里,其他花……夹竹桃却是……依循着这样的句式,学生潜入到文本两个语段中探寻、补充、表达,不仅完成了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同时也走进作者的创作思维,深入洞察了对比手法的运用密码。

四、实践迁移,历练对比方法

学以致用一直以来都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在语用教学理念的浸润下,阅读教学理应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和写作策略,而且要超越基本的感知与体验,在可感情境的创设之下,引领学生进行类比迁移,在实践创作中进行运用训练。

因此,本文中对比手法的教学,教师就引领学生在深入感知对比特点,体验对比表达效益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我们在描写哪些事物时,也可以运用这种对比的写作方法呢?学生纷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表达自己的看法,随后,教师则引领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方法,从创作思路的规划、语段形式的构建、语言细节的运用等方面展开描写,从而将课堂中所学习的方法融入实践表达中,促进了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

任何一种写作方法的体悟与感知,都不能滞留在认知、了解的层面,而要结合文本范例的独特性,对作者的创作设置进行深入感知,从而在明晰效益、感知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一写作方法的内在奥妙。

(责编 韦淑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