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卫华
摘 要: 语感就像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所不在,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任何一种能力都是在体验和训练中得以培养的,语感能力同样如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必须立足言语实践。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安排不同形式的言语实践,才能使学生的语感延伸到学习言语过程中的各个“角落”,真正品尝出它的“真”滋味。
关键词: 语感 言语实践 语言表达 朗读提升 思维磨砺
叶圣陶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由此可见,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显得尤为重要。
黄品泉指出:“只有在学生自己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语感才能逐渐形成并得到加强。”语感只能产生于学生自己学习语言的实践过程,在学生对言语对象的感受中慢慢积淀而成,老师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该揠苗助长。基于语感这样的特质,小学语文教师在面对语感教学时产生“语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样的困惑就不言而喻。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必须立足言语实践。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安排不同形式的言语实践,才能使学生的语感延伸到学习言语过程中的各个“角落”,真正品尝出它的“真”滋味。
一、紧扣语言形式,在语言表达中培养语感
语文教学内容是语言内容赖以存在的言语形式,这就决定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只有紧紧扣住言语形式才能真正得以有效发生。在小学语文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应该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特点,给孩子们创造适宜的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积极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获得言语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感训练。
薛法根老师《我选我》教学片断1:
师:现在啊,谁来介绍一下我们班的这些委员分别是谁?
生:我们班的体育委员是蔡子文。
生:我们班的文艺委员是丁毅。
……
师:现在谁能把这几个委员一口气介绍下来?
生:我们班的体育委员是蔡子文。我们班……
师:这个“我们班”就不要了,大家都知道是我们班的。
生:劳动委员是蒋心怡,体育委员是蔡子文,学习委员是唐玉文。
生:刚才那个同学说的时候,体育委员后面漏了一个我。
师:哦,漏了一个你吗?那你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来!
生:我是我们班的文艺委员,叫丁毅。
师:掌声!小朋友,刚才我们学习的方法,叫介绍;丁毅小朋友自己介绍自己,叫“自我介绍”。
在学习文本中的两组词语后,薛老师有的放矢借用文中的规范句式“李小青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及“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是李小青”引导学生反复介绍自己班级的各个委员,进而介绍自己的同桌和朋友。这不是鹦鹉学舌般的简单重复,而是通过“反复介绍”这一教学活动,为学生搭建言语实践的平台,让他们畅所欲言。儿童规范的言语往往是就在遮掩不断地模仿文本和在创造性的再表达中丰富并积累起来的,其语感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
二、注重朗读训练,在朗读提升中培养语感
朗读尤其是低年段学生的朗读是学习语文中的重要环节,是感悟言语形式的基本方法,也承载着培养语感的重任。范读是低年级学生朗读训练的一种有效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薛老师在《我选我》中一改正面的引领示范,故意读错三处地方,既让学生因发现教师之错而兴奋不已,又让学生自觉主动地领悟朗读的要求和要领,可谓化腐朽为神奇,令人敬佩。
薛法根老师《我选我》教学片段2:
师:(读课文)
师:笑什么?
生:“亲切地说”,应该是“笑眯眯地说”,你这是“很凶地说”。
生:上面写的是“亲切地说”,但是您这样叫“恶狠狠地说”。
师:“亲切”和“恶狠狠”的语气不一样,语态也不一样。
生:“亲切”应该像花儿笑眯眯的,而“恶狠狠”就像老虎一样的。
师:小朋友看到这些词的时候,脑海里都有形象了,真好!那请你示范一下好不好?
生:(亲切地)王明,说说吧,你为什么选自己?
师:不但亲切而且很可爱。
薛法根老师说:“只要是适合儿童的话语方式,采用适合儿童的话语系统,就可以教得简单明了,学生也学得轻松愉快。”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多读多练,模仿迁移就能提高朗读能力。讲朗读的术语和朗读的知识,更无异于拔苗助长,适得其反。薛老师这种“出错找茬”的教学朗读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绝好自我训练朗读的实践机会。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儿童的话语方式,儿童的话语系统”。因此,学生通过自觉揣摩说话者的神态、说话者的语言语调,进而读得准确,读得有感情,学生的语感随着朗读水平的提升而获得卓有成效的训练。
三、重视思维训练,在思维磨砺中培养语感
语文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言语和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文课上的思维活动即内在言语活动的过程,言语的表达就是思维结果外化的过程。因此,语文课堂中的思维训练,是极为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在本文教学中,薛老师巧妙地借用课堂真实发生的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语感,可谓匠心独运。
薛法根老师《我选我》教学片段3:
师:掌声代表了我们对某一个人的态度。王明的话刚说完,小朋友们都鼓掌了,这个掌声表明小朋友对王明的什么态度呀?
生:对王明的信任。
师:为什么信任呢?
生:因为王明说他很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师:有这样的好思想,所以大家都信任他。
师:劳动委员是班干部,王明选自己是不是就想当个干部啊?
生:不是的,他是要像李小青一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师:对啊!劳动委员要——
师:为了集体,我们每个人都要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要有勇气说——
生:我选我!
在这一教学活动中,薛老师用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从自身的课堂经历出发,再由生活情境到课文语境的思考路径的“迁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一过程看似随意,却让学生思考和理解何为“掌声”的真正含义,进而感悟王明的自信与勇敢。学生的表达准确而精彩,学生的思维摆脱模糊状态获得磨砺的同时,语感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语感的培养同样如是,没有固定模式的,更无像固定公式那样的捷径可走。而且,语感培养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厚积薄发的漫长过程。但只要每一位语文教师都积极探寻语感训练的途径,探寻其内在的科学规律,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就能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品味其真滋味,使其在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