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视角下的高职高专酒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8-03-05 18:08马旻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培养模式创新创业

马旻

【摘 要】本文结合高职高专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特点、创新创业发展需要,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学徒制”合作等方面,探讨高职高专院校酒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创新创业 高职高专 酒店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C-0102-03

随着经济的发展,酒店业蓬勃发展,国内外的酒店集团扩展、个性化酒店的兴起、私人定制服务的日趋成熟,酒店业的硬件和软件发展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各行各业都倡导“创新”,不断寻求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作为源源不断为酒店业输送人才的高等院校,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如何适应酒店业的发展,培养酒店业创新创业型人才,更好地为酒店业服务?目前培养酒店业人才的教育主要是本科和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专科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如何让专科教育的培养方向由技能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过渡,如何将专科教育结合创新创业,培养出高素质、高品质的综合服务复合型人才,是每个高职高专院校面临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视角下的高职高专院校酒店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学缘结构单一。因本科院校早期开设的专业为旅游管理专业,同时兼授旅游和酒店的课程,酒店管理专业的开设相对来说比较晚,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少部分本科院校开设酒店管理专业。因此,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队伍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主要的学习以旅游为主,酒店为辅,部分教师有到酒店实习或者就业的经历,在平时的寒暑假中,学院也安排教师到酒店相关部门进行挂职和培训。但是,酒店业的服务技能和操作非常专业,间断性的学习仍然无法使教师的实践技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再加上长期在学校工作,对行业发展动态摸索不透,对行业发展预测不准确,使得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无法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统一。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单一。目前高职高专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技能教学为辅,通过安排相关的理论课程设置,利用现有资源,对学生的技能安排相应的教学实践,如酒店服务礼仪课、餐饮服务技能操作、前厅服务技能与操作、餐饮服务技能与操作等。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结合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示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和讲解,并安排相应的实践课程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但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上,场地仅仅停留在校内,不够多元化,不能满足酒店各个岗位的“重技能、重实践”的要求。如何推进“校企联合办学”“学徒制”“产学研结合模式”等校企合作模式,加强校内教学和行业实践的结合,是需要思考和推进的问题。

(三)校内实训机构单一。目前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内实训室有中餐实训室、西餐实训室、客房实训室等。前厅的实训教学主要是在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房进行,没有专门的实训室。因为新校区的搬迁,再加上经费和场地的限制,新校区的前厅实训室一直没有建起。在教学实训方面,我院目前主要是侧重餐饮技能操作教学、酒吧和酒水调制教学、客房实训操作教学、茶艺教学、花艺教学等方面。但实训室场地、规模和大小有限,实训室和实训课程安排无法形成一体化和综合化。

二、创新创业视角下的高职高专院校酒店人才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重视校内教学和校内实践。具体如下:

1.培养目标: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往往都是围绕着专业和行业设定,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是要培养酒店行业的精英,进而扩展为服务行业的精英。酒店管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现代酒店管理运营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能胜任酒店服务、经营管理、旅游咨询和接待等工作,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酒店管理人才。在职业的面向上,可以考虑在高级星级酒店宾馆、高级餐厅的基础上,延伸到相关旅游行业的就业,如豪华游轮、主题公园、旅游企业、航空/铁路部门,甚至是通信行业、奢侈品行业等,都可以涉入。

2.课程改革:将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相结合,探求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创新创业课程。高职高专的课程教育,在技能教育上比中专的课程要少,在理论教育上比本科的课程要少。高职高专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本科生比起来有些薄弱,但是,作为未来酒店行业一线人员的主力军,高职高专晋升管理层的空间也非常大,除了掌握专业技能,也需要具备扎实的管理知识储备。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要考虑酒店管理專业的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如何穿插适合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创新创业课程。

首先是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如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会计学、心理学等。作为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掌握管理类基础知识尤为重要,因为管理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只有掌握扎实的管理学知识,才能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

其次是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如酒店概论、酒店英语、酒店服务礼仪、酒店客房服务与管理、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酒店经营与管理、宴会设计、菜点知识与营销、酒店会计学、酒店服务心理学、中国客源国概况等。这些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学习酒店行业知识必须要掌握的基础课程,每一门课程都对酒店整体经营、各个部门的运作和管理进行详细说明。在平时授课的过程中,授课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互动,比如分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演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渐渐了解和适应酒店经营与管理,以便在后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中能够尽快地融入到酒店的经营和管理模式中。

再次是酒店管理专业选修课程,如酒吧酒水调制与管理、茶艺、插花艺术、咖啡和西点制作等。这类课程虽然属于选修课程,但是也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课程。这一类课程和核心课程最大的区别是,强调实践和实际操作能力。每一次理论课程的设置,需要安排至少2-3次的操作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要及时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endprint

最后是创新创业课程的引进和创新,如创业术、门店经营与管理课程,可以编写和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相关教材:让学生学会时时关注酒店行业发展的动态,并制定相关的创新创业方案,适应酒店业的发展需要。

3.运用酒店运营与管理模式进行班级管理,让学生在校内适应酒店管理模式。在目前40-54人小班级管理的基础上,针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特点,在班级管理上运用酒店管理模式,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划分对应的小组,如前厅组、客房组、宴会组、中餐厅组、西餐厅组、酒吧组等,每个小组对应一个组长,构建班级的班委构架,由统筹能力和管理能力强的学生担任酒店总经理,即班级的班长。根据每个同学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安排相应的酒店岗位和班委职务,如具有管理能力和担任总经理资质的同学担任班长,前厅组组长担任副班长,客房组组长担任团支书,宴会组组长担任组织委员,中餐厅组组长担任体育委员,西餐厅组组长担任学习委员,酒吧组组长担任文艺委员等。在组织班级有序地参与和开展学校活动的基础上,根据酒店的运营管理和每个部门的特色,定期规划属于酒店管理专业的活动:举办酒店特色的活动,如鸡尾酒晚会、主题生日会、酒店各部门运营情景模拟演练等;组织小范围的专业技能比赛,如前厅职业技能大赛、客房服务技能大赛、中西餐摆台技能大赛等。通过这些酒店专业的特色活动和职业竞赛,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了解酒店的运作和管理,适应酒店管理模式,以及由学生到酒店从业人员的角色转变。

4.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拓展学生校内实践。加强校园社团文化建设,如学院牵头举办酒店专业特色的创业协会,协会可以承接校内外各种相关活动,如礼仪、茶艺表演、插花表演、鸡尾酒调制、西点制作、果拼制作等。承接的活动报酬作为协会的创业基金,创业基金主要是为协会成员提供培训经费、购买相关食材等支出。

5.鼓励学生参加相关技能大赛,提高行业技能。坚持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理念,在平时的教学中,相关任课教师以职业技能大赛的标准,对授课课程进行设计,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学灌输和技能学习,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培养学生专业的服务操作。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广西/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团体赛项(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广西/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西餐宴会服务赛项。通过参加这类高规格的比赛,让学生了解到国内其他酒店管理专业院校学生的专业水平,认识到差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备赛和参赛过程中,指导老师根据赛项要求,一对一进行专门指导,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技能、服务规范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快速提高。

(二)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培养双师型和实践性教师队伍。为配合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需要,酒店管理专业的师资要配备双师型队伍。现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大部分任课老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院工作,缺乏行业经验。也有一部分教师有在企业工作的经验,但是大部分都是在旅游企业从业,对酒店行业工作经验比较缺乏。虽然也有少部分教师有在酒店挂职的经验,但是为数不多。因此,可以通过挂职锻炼的方式,分批安排相关教师到酒店进行挂职,鼓励教师考取如品酒师、品茶师等技能职业资格证等,提高教师的职业操作技能。同时,教师要加强专业疏导和心理疏导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忠诚度。因为社会发展和国情不同,在中国人的观念里,酒店从业人员更多地被社会贴上“服务人员”的标签,是一个社会地位低下、晋升空间小的职业,给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压力。因此,在专业的培养上,酒店管理专业要遵循“西化教学”和“西化从业”,教师可以多运用西方的教材,列举中西方酒店优秀员工的案例,让学生对酒店从业人员有新的认识,对酒店行业有独到的见解,增加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忠诚度。

(三)创建校内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加强校企联合,推进“学徒制”合作。具体如下:

1.增加校内综合实训基地,提供酒店服务技能实训教学和学生课余开展技能操练的场地。校内综合实训室可以依照四星以上酒店配备来建设,建有模拟前厅实训室、模拟客房实训室、模拟中餐实训室、模拟西餐实训室(含酒吧)、多功能厅、茶艺室、花艺室等实体实训室,实体实训室可以同时使用并形成“一条龙”功能。在实体实训室的基础上,创建数字化实训平台,融合互联网+、云技术、大数据、智能终端、互联网移动等互联网技术,满足学生的酒店前沿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的需要。除了教学要求的实训课程外,应制定相应的课外实训活动安排,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开展技能操练。

2.组建创新创业基地,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学生在校期间,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组建创业团队。学校提供一定的校内实训场地,开办咖啡厅,主要经营咖啡、西点、奶茶、鸡尾酒等,学生组建的专业团队以小组为单位,提交创业方案,包括店名、经营内容、经营管理、市场拓展、人员分配、财务预算等,挑选最优创业方案,最后以专业为单位,组建最强创业团队,在校内开展實训咖啡厅。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到实训咖啡厅各个部门的运作,以酒店管理专业的服务技能为基础,以学校的师生为客户目标,让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实训咖啡厅的经营中,提升酒店管理和服务技能,探寻未来创业渠道。

3.“四方并进”的酒店人才学徒制培养探索。根据学院专业建设实际情况及校企合作既有基础,可以尝试在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试点可以考虑在未来新招生的大一学生中开展,在校内教学和校内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学校牵头、教师(师傅)引领、酒店提供、学生加入等四个方面,建立“学校—酒店、酒店—教师,教师—学生—师傅、学生—酒店”四方并进的校企联动学徒制,使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更有针对性和专业性。

学校—酒店:学校与酒店签订协议,保障学校和酒店的最佳利益,促进学校和酒店的长期合作。学校和酒店经过协商,酒店向学校提供用人方案、高需求部门和职务、人才需求和短缺时间节点等信息,学校根据酒店的需求和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规划课程设置。

酒店—教师:培养双师型和实践型教师队伍,是每一所高职高专建立优质的教师队伍的关键。借助学徒制的平台,利用酒店的资源,教师根据发展方向,在酒店不同的部门(如前厅、客房、餐饮等)进行1-2年的实践工作,提升酒店服务技能和教学质量。

教师—学生(学徒)—师傅:这是一个微妙的三角关系,也是学徒制重要的执行方,学生在这个微妙的三角关系中具有双重身份:是学生,亦是学徒。教师—学生,即学校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实践和学习。学生(学徒)—师傅,即学校和酒店聘用酒店经验丰富的员工作为指导师傅,每名师傅带1-2名学徒,学生确定自己在酒店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跟班师傅,师傅向学徒传授丰富的实战经验。

学生—酒店:学生可以在大一大二的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根据课程安排和课程设置,利用课余时间(如周末、节假日、寒暑假)定期到酒店进行实习和实践。学生在大三的顶岗实习期间或者毕业后,可以选定学徒制合作酒店作为顶岗实习点,甚至是毕业后的就业签约酒店。

与许多高职高专院校一样,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酒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过程。只有结合酒店行业发展的需要,时刻保持创新创业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完善酒店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更好地为酒店行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徐佳.创新创业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2)

[2]苏洁.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研究——以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17(3)

[3]饶雪梅.基于智慧酒店时代的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探索[J].高教学刊,2016(23)

[4]谭艳红.基于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的酒店管理专业的运行机子[J].教育观察,2017(4)

【作者简介】马 旻(1985— ),女,广西百色人,壮族,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旅游服务运作管理,旅游开发与规划,酒店经营与管理。

(责编 丁 梦)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培养模式创新创业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