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博,段正秀,佈仁托娅,杨艳霞,娜仁图雅,武艳珍,李丰鹤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内蒙古锡林浩特026000)
基础医学课程是护理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学生对这些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后续护理临床专业课程的学习。为了深入了解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分析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专业课程间的有效衔接,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我院护理专业学生、从事护理专业教学的教师进行调查,现介绍如下。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我院2015级护理专业学生400名,从事护理专业医学基础课程、临床课程、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50名,共450人(分为学生组和教师组)。接受问卷调查的护理专业学生抽选比例符合我院实际情况,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调查问卷是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院护理专业自行设计的,采用无记名独立填写问卷的方法。发放调查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40份(学生组390份、教师组50份)。对调查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数据统计显示理科学生58人,文科学生332人,女生350人,男生40人。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和对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课程衔接的看法两部分。
通过与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进行座谈,全面了解学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基础和临床医学知识的需求以及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的地位和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5%的学生对基础医学课程感兴趣;有95%的学生认为,医学基础课程是在为学习临床专业课程奠定基础。说明大多数学生认识到了基础医学课程的重要性,但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学生对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整体设置感到满意,认为学时数的安排基本能满足学习的需求;有93%的学生对基础医学课程考核体系和考试题型给予了肯定。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0%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能经常将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护理工作联系,并能将最新基础医学发展前沿的内容渗透到教学中;有92%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可突破难点,使教学内容更生动。
基于这次调查的结果,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对基础医学课程教学进行改进。
我院现在生理学基础与正常人体结构课程安排在同一学期,讲授生理学某一器官系统的知识时,解剖学相关内容尚未讲授,这样导致医学基础课程之间严重脱节。针对这种现状,有必要探索重建一种全新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体系,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治疗药物”的原则[1],将基础医学各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加强各课程间的有机联系。
基础课程内容偏多,与临床课程内容有重复,学生学习负担重。比如病理学基础与内科护理,以某一系统器官疾病为例,将相关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相融合,使课程之间具有系统性、基础性、连续性,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组织中青年基础医学教师到临床教研室参加研讨会或者到临床见习,丰富临床实践知识。邀请临床医学教师到基础教研室参加集体备课,把临床经验带进基础教学中,做到基础与临床课的紧密结合。
基础医学课程内容复杂、概念抽象,在教学过程应尽量灵活运用PBL、案例分析、启发式、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学课堂生动而不枯燥,激发学生对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2]。其中PBL教学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为基础,以模块式教学为架构,强调多学科之间的融合,是提高基础医学教学质量的切入点。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是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关键[3]。为进一步与职业岗位衔接,应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探索性、综合性及应用性实验。比如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设计无菌操作实验,让学生树立临床护理工作的无菌观念;病理学基础设计的空气栓塞实验,让学生了解给患者输液时必须先排气等。
参考文献:
[1]王晓晶.阳泉市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效果调查与分析[J].职业,2017(9):83-84.
[2]汤军,许希燕,李佳凌,等.地方高等医学院校临床专业医学基础课程现状及改革策略[J].四川生理学杂志,2014(2):99-100.
[3]芦琨,刘涛,刘国玲.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现代医药卫生,2015(15):2380-2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