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满春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永州425100)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各行业人才的大量需求也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很多职业院校招生规模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一大批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被输送到各行各业,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前注重人才数量和强调实际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1]。作为医学生,单纯具备良好的医疗知识和技能远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和患者的医疗需求,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已经成为评价医学生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基于此,笔者在分析高职院校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意义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高职院校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医学生在职业院校接受医学知识教育的时期是整个职业生涯中职业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当前医疗改革不断深入和医患关系紧张的双重背景下,单纯培养具备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医学生已经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注重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以适应医疗环境的变化是高职院校医学生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方向。同时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又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品德的学生不仅能够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也会在工作中得到患者和家属的认可。因此,高职院校重视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有利于让职业院校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从而在职业院校中脱颖而出,促进高职院校本身的发展和壮大。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不可以忽视品德的培养。作为医学生,毕业之后肩负着救死扶伤的重大使命和职责。如果培养的学生职业素养低下、医德缺失会直接导致医疗服务质量的下降和医疗事故发生率的上升,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安全造成重大隐患。医学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后备力量,医学生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我国未来医疗队伍服务质量的高低。
目前医患矛盾突出,医患矛盾的产生不仅和医疗水平的高低有关,和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也密切相关。在市场经济和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下,很多医学生只是把医生这一职业作为赚钱和谋生的手段,而不是救死扶伤的崇高事业,进而在医疗过程中对患者缺乏人文关怀和同情,职业道德缺失。因此,要改变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紧张医患关系就必须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加强职业素养和医德医风的培养,引导医学生树立献身医学、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关心患者的职业道德观,进而在工作中与患者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和谐医患关系。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往往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学生毕业后是否具备胜任岗位要求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2013年,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后流失率非常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毕业生缺乏职业素养,没有长期从事某一职业的动力。与此同时,医学专业有其特殊性,需要从业者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高尚的品德,而在高职院校培养过程中,往往以培养医学生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技术为重点,而对医德医风不加重视。随着医患关系的不断紧张,加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已经势在必行,很多高职院校也已经开始采取措施,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高职院校医学生的培养模式往往采用“2+1”的模式,两年时间在学校接受医学专业教育,一年时间在医院进行临床实践。高职院校医学生的培养时间远少于医学本科教育。高职院校医学生在两年时间内需要学习医学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英语、卫生政策法规以及思想品德等课程,学业繁重,总的课时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培养的医学生具备从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高职院校在医学生的课程设置上往往偏重专业课,职业素养教育的课时严重不足,长期忽视对医学生人文教育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虽然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针对医学生开设了思想政治类课程和职业道德类课程,但由于课时不足,这类课程往往流于形式,教师授课以理论为主,忽视实践;医学生重视不足,停留在应付考试。
高职院校医学生第三年时间在医院临床实习,其目的在于通过学生接触临床和参与临床实践,初步了解医院的疾病诊治流程,加强对临床工作的认识,在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同时,激发对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热情。但是,目前的高职院校医学生的临床实践往往停留在技能和知识的层面,对医学生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的培养不重视[2]。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医疗服务劳动强度大,收入不高,医患关系紧张,医学生进入实习医院后,往往发觉医疗环境与自己的想象中有明显差距,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候不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其形成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崇高理想和良好的医德,很可能导致医学生对从事医疗服务工作缺乏热情,进而在就业中选择从事其他行业,浪费医学教育资源。
在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医疗环境下,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单纯以就业为导向,片面追求医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已经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医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再单纯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与临床技能的医生,而是培养具有职业意识与职业态度,具备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的医疗服务人员[3]。因此,高职院校要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对医学生进行“救死扶伤、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等医疗职业道德方面的相关教育;另一方面,在临床实习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具体的案例对医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从而真正培养出具有良好临床技能和崇高职业道德的医疗卫生人才。
职业素养的培养往往难以量化,考核起来也相对困难。虽然目前高职院校针对医学生开设了医学伦理学和医德教育相关课程,但是对于相关课程的考核也只是单纯地停留在医学生的卷面成绩,很难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进行考核。因此,建立医学生职业素养课程体系,是解决职业素养培养问题的有效途径。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当明确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目标,并在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建立职业素养培养的课程体系,利用不同的课程,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在完善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同时,高职院校还应从学校自身情况和学生实际出发,创新德育课程教学模式[4],例如,将职业道德课理论与具体的医疗案例和医疗实践相结合,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角度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从职业素养的定义就可以发现职业素养应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评价。要保证高职院校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效果,建立职业素养评价体系是关键。职业素养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推进高职院校医学生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真正实现德行并重、教书育人的教育目的,从而保证培养的医学人才能够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需求[5]。根据医学生本身的特点,职业素养评价体系可以分为几个维度,比如把专业知识、临床技能、医德修养、人文素养作为评价的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设相应的二级指标,比如在一级指标临床技能下设采集和书写病历的能力、体格检查技能、临床思维能力等二级指标。在指标设置的基础上,根据医疗服务的实际需要设定评价指标的系数和权重,进而保证评价指标体系在医学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起到合理、客观的评价作用。
参考文献:
[1]宋继东,宋晓燕.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22):115-117.
[2]曾亮.以医德形成为导向的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J].青年与社会,2014(7):281-282.
[3]苏静,陈金梅.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探索[J].学园,2015(29):52-53.
[4]刘芳,代安琼.加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途径探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2):143-144.
[5]周烁,贾国葆.关于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1):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