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勐海县第一中学 郑志洪
课标:理解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本质,会灵活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题;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基础,深入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又是掌握合并同类项的关键。
解读:整式的加减其实就是合并同类项,因此合并同类项是本章教学重点之一,在这里,要注意学生的一种思维定势——计算的结果应该是一个数,至少也应该是一个单项式,这和小学中长期进行数的计算有关,因此,要反复强调,合并同类项的结果,应是式中不再有同类项为止,因此,计算或化简的最后结果可以是一个数,一个单项式,也可以是一个多项式,如果最后结果是多项式,那么这个多项式的特征,应该是再没有同类项, 教材中通过一个探究问题的引入,进行比较、归纳,从而得出判断同类项的“两同”标准: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这样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同类项至少有两个,单项式不叫同类项。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
2、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能正确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有理数的运算律,探究得出合并同类项法则,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分类、抽象概括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借助情感因素,营造亲切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他们团结协作,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和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的精神。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分类思想。
1、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得不一定很熟练,许多学生容易造成合并同类项的运算错误。 2、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学生对同类项概念和去括号法则掌握得不好,容易造成去括号时的符号和分配律的应用上出错的现象,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3、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4、心理上,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老师应抓住这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课的科学性,学好数学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科知识的渗透性。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难点:找出同类项并正确合并同类项。
解决措施: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样的单项式是同类项,通过数形结合、类比数的运算律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1、题目:-5x2+10x +4x2-9x+ x2-1求整式的值.其中x值为科代表所报的数值。
规则:请数学科代表任意报一个关于x的整数,求所给整式的值,老师和其他同学比赛,先求出正确答案者为胜.
2、动手动脑
问题:捐款结束,班干部要留下来清点班级捐款总数,假如你是班干部,面对这一堆不同面值的钱,你如何数?
对钱进行了分类。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常常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正如俗话所说的“物以类聚”即把相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
设计意图:用师生竞赛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知识的呈现过程尽量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从而能提高学生从事探索活动的投入程度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1、观察特征(1)2x和-3x; (2) 5st和7ts;
(3)-0.5x3y2和y2x3
小组讨论,由学生归纳总结
教师应关注:学生能否判断同类项的两条标准 (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活动:利用游戏“消除STAR”的形式让学生找同类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勇于探究的精神,通过游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巩固同类项概念。让学生有数形结合的意识,并会勇类比的方法进行合并同类项,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2、怎样合并同类项
大长方形由两个小长方形组成,求这个大长方形的面积。
让学生有数形结合的意识,并会勇类比的方法进行合并同类项,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在掌握合并同类项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培养落到实处。强化合并同类项要注意的两点。
例题:6xy2-3xy2
学生归纳总结出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回顾比赛:讲解-5x2+10x +4x2-9x+ x2-1 是由于进行了合并同类项从而使计算简单。
通过学生自己实践,亲身体验,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由学生自己小结就能使学生由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作业强化合并同类项法则。选做题强化同类项概念同时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
本节课的设计以减轻学生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在这节课中,学生广泛参与,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活动,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培养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的个体独立思考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内的互相讨论、合作学习,来暴露各层次学生的思维过程及特点,对所学内容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理解,从而建构起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对每一个新的发现,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每一个知识的获得给予足够的肯定,始终让学生保持心情愉悦,精神振奋,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