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
摘 要:虽然我们现在经常说成绩不是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但是通过对学习情况进行不同形式的检测,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更好地进行查漏补缺。在对学习成绩进行评判的过程中,高层次思维能力指数是一项重要的指标,根据对这一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具体掌握情况,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层次思维能力;教学思考;教学策略
高层次思维其实就是人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过程,也叫作认识方法或者思想方法,是人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来全面认知事物的能力,可以更好地把握客观对象。其中,具体的思维方法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思维活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在目前来说,对高层次思维能力至今都没有一个准確的定义。
一、高层次思维能力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学生作业中经常出现的题目的分析,笔者对高层次思维能力的主要内容做了如下概括,它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利用语言文字解释情境的能力
例如,在以前的一套考题中有这样一道题,让学生比较0.5和0.7的大小,并且说明原因。还有一道题里有这样的一个情境:某小学举行广播体操比赛,一行有12个人,一共有16行,问学生一共有多少人,是怎么算出来的?通过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小数比较大小和进行竖式计算方面都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但如果要让他们说为什么可以这么比,这么算,给他们一个具体的情境,他们可能就不太能很好地解决了。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只讲算法,不强调算理必将会呈现出这样的结果,所以高层次思维能力发展的内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文字、数学图形等对具体情境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解释,为什么要这样,是什么道理。
2. 应用具体规则概念分析问题的能力
有这样一道题目,题中给了一根铅笔的图形,让学生选择图中的铅笔大概有多长,是10厘米,还是9厘米、11厘米?还有一道题是问学生如果把一张长方形的纸随意切开,不管怎么切都不可能得到的图形是什么?第一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测算能力,简单的预估能力;第二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面对学生的错误率,在教学中教者不得不注意对学生进行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概念、规则等去分析判断事物。
3.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省级测试中有这样一道应用题:在植树节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去公园植树,教师一个人可以植两棵树,学生一个人可以植一棵树,如果李老师带了6个学生一起去,那么他们一共可以植多少棵树呢?如果本次活动一共植了19棵树,那么一共有多少人去植树了呢?对于第一道题,学生很容易就能解出答案,但是在第二道题上,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就显得困难了很多。它需要学生逆向思维,根据结果和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算式,也就是高层次思维能力中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高层次思维能力的课堂策略
要想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就需要教师在上课前对每一单元的单元目标进行具体的把握,然后分解单元目标,了解本单元是要让学生学会些什么。在进行具体的目标分解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比如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的教学状况,以及新课改要求的内容,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单元目标。教师需要根据分解出的单元目标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真正地学有所得,培养他们的高层次思维发展能力,提升学习效率。
1. 从学习起点把握学情
在单元目标分解时,可以较为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了解他们真实的学习情况,这一内容可以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来完成:课前的导学案,找学生分别了解情况,或者是问卷调查,都可以有效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例如,在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这一节内容时,首先安排学生对这节内容进行自主预习,然后让他们根据课前导学案自主先尝试着做一做,经过反馈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把题目解答出来,但是存在的问题是他们的思路不清晰也不完整,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想法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在解决问题时,也有一些学生运用了很好的转化方法,将陀螺想象成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组合,分别求这两个规则物体的体积,最后把这两部分的结果合起来就得到了这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从中不难看出学生的逻辑起点有很大的差别。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制定了一份更完善的教学策略,争取能够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应他们的能力水平发展。
2. 从核心问题引领思考
学生的逻辑起点主要是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把握程度来分析,而学生的显示学习起点则主要是从对他们认知能力的分析,把这两者结合,就需要教师寻找到教学中的核心问题,用核心问题来给学生指明发展的大方向,引领他们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旧以上题中的转化思想为例,教师就可以从这节课的一道题目中提炼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例题中的两个不规则的图形可以转化为长方形?它们是怎样转化的?为什么要转化成长方形来比较呢?其他的图形不可以吗?从转化后比较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但是我们要如何说明转化之前的两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也是相等的呢?只有像这样,在一节课程学完之后,凝练出本节课中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思考起来,并且使他们的思考更有价值。教师引领学生思考,应该给他们先设定思考的过程,自己先独立思考,之后再把自己思考结果和小组成员进行分享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形成完整的思维结果,最后把小组成果在全班交流,形成全班的智慧结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真正经过了思考、分享、交流,只有在这样的学习思考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地学到知识,不断提高思维能力。
3. 转让话语权,引导学生表达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要加强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上给他们更多自主表达的权利,不管是怎样的结果,教师都应该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在课堂上,当学生对教师所提问题做出解答时,不管是个人的思考,还是小组讨论的结果,在他们解释不清楚或者回答有问题时,教师都不能立即打断,而是应该让他们先说完,之后再进行纠正指导,给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机会。还要注意的一点是,课堂不能成为优等生的课堂,在进行交流的时候,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平等表达的权利,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过程,有时候可以根据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来选择让什么层次的学生回答,做到人尽其才。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上有所提升,提高学生的课堂表达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和高层次思维能力。
三、发展高层次思维能力的思考与建议
1. 关注课堂表现形式
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还要全面培养他们的其他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入手,调整课堂的教学模式,让数学课堂更具多样性,真正能够引导学生有效思考。高效课堂中学生应该做到的和教师应该关注的包括以下这些:学生对老师或小组成员提出的一些问题,能够在经过独立思考后有一些自己的独特见解;在对问题进行解答时,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在进行讨论的时候,能够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有效建议。
2. 知识与能力齐发展
在学校的学习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留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让他们加强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知识学完之后,能够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清楚地表达出来,提高学生的全面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要能把知识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实际遇到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校教学不仅要教知识,还要培养能力,使学生能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全面提高高层次思维能力。
3. 分层次设计作业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一定要注意每位学生的能力水平,分层次进行作业设计,在知识技能的学习、数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规则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分别编制作业练习,掌握每一个能力水平中所蕴含的含义,制定出有效的学习策略。
发展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要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引导者和辅助者,在困难处对学生加以引导,加强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表达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经过真正的数学知识学习,才能有效地发展高层次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