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进社区”:高职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2018-03-01 00:06范立吕红日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36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

范立 吕红日

摘要:开放大学是社区教育的基础,为构建地方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平台。我国高职教育介入社区的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建设经验不足,存在着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完善、缺乏成熟而有效的运行机制等问题。社区可以利用高校社团独特功能,以社区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服务社区大众为途径,实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社团建设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团进社区;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12C-0067-03

社团作为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自发组成的学生团体,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对多样化建设人才需求的不断高涨,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各类社团活动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空间,成为丰富校园文化内容、促成学生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除了校内活动,很多高职社团实践平台开始向社会快速延伸。在新形势下,走出象牙塔、走进社区、服务大众已成为社团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如果科学引导、精心设计,通过“社团进社区”,抓住社团管理与社区建设的契合点,就可能形成一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途径。

一、“社团进社区”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一)“社团进社区”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指引

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谐社区的典型标志是形成各具特色的和谐社区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1]社团进社区发挥的作用集中体现为“社团文化进社区”,社团文化进社区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指导指引正确的价值导向,学生在“社团文化进社区”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学会合作、乐于奉献,领悟社会责任与担当。

(二)“社团进社区”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

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多以讲座、谈话、观看先进事迹视频等方式开展。由于学习形式单一、活动内容枯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不强,教育产出与资源投入不相匹配。通过“社团进社区”,学生社团与社区合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团文化建设,社团文化活动突出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使参与活动的学生处在社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境和氛围之中”[2],这不仅动员更多主体参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式。这样的活动过程有助于学生和社区居民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

二、 “社团进社区”活动组织开展的困难与问题

(一)社团自身建设的问题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进社区活动开展时间不久,可供参考借鉴的案例不多,社团往往缺乏相关的组织经验,社团管理和操作都存在一些不足。很多学生进校后自发报名参加社团,学生能力良莠不齐。由低年级学生构成的社团组织,社团服务能力和学生综合素质普遍比较薄弱。指导教师对社团活动的专业指导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于社团成员存在着不稳定、流动性大等问题,给社团进社区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造成压力。

(二)社团管理体制还需健全

高职院校的社团人员主要由团委或学生工作部门负责组织管理,但是“社团进社区”经常开展专业性较强的活动,需要院系给予设备和师资的支持。这离不开学生工作部门与院系的相互支持、协调配合。然而情况往往是,院系缺乏管理权,支持社团活动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学生部门缺乏专业力量,难以单獨保证“社团进社区”的活动质量。整体来说还没有在组织管理与专业指导两个方面形成共同支持“社团进社区”的建设合力。

(三)资金保障不够充分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活动经费主要有三个来源:团委行政经费划拨,收取会费,利用社会资源、从广告赞助和技术服务获取。从实际情况看这三个来源都有问题:院校行政拨款数额有限;依靠会费组织活动已经行不通;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活动也出现活动商业化、利益化的问题。

(四)活动针对性与实效性有待提高

“社团进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比如,文体艺术类社团组织文艺活动;公益服务社团开展社区内务、敬老助残活动;社会实践社团帮助小区居民自主创业等。多元的社团活动对推动社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很多形式和内容貌似丰富的活动往往从学生社团角度出发,缺乏对社区实际需求的调研,忽视居民的真正需要。需求与服务的错位反而可能加剧双方交往的形式化,给社团社区都带来负担。[3]

三、“社团进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建议

(一)建立协作机制

让“社团进社区”的理念和实践走得更深更远,必须处理好双方关系。学校、社区作为合作方,应共同制定规划,搭建平台、各司其职。高职院校社团作为提供服务的一方,重在组织高效而有序的社区活动;社区作为活动开展的另一方,主要在社区范围内做好社团进社区的宣传工作、配合社团做好辅助工作,包括选择活动场地和服务对象,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活动提供便利。社团要鼓励成员踊跃参与社区活动,提高社团服务社区的广度;社区要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达到社会大众和学生共同成长、知识共享(如图1所示)。学校可以根据社团的优势和特点,建立项目化的实践基地,对口展开共建项目,让社区服务有依托、有支点。要加强对社团成员的服务配套培训,按照不同类型社团采取分类分层培训的原则,提高社团服务社区的质量和水平,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提高服务水平

“社團进社区”,重点在社团,关键在学校。如图1所示,学校承担着连接社团和社区的纽带工作,学校对“社团进社区”的管理直接影响活动效益。学校要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把核心价值观作为社团服务社区的重点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成员管理、制度建设和社团活动等方面始终坚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团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高校社团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程度,加强对社区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指导监督,严格把控社团审批程序,在数量稳步提升的同时保证质量提升。完善高校社团参与社区活动的奖惩机制,评价社团指导老师与“社团进社区”实效相结合,社团绩效与社团资助、学生评优相结合。建立“社团进社区”专款专用制度,保障“社团进社区”基本费用,对美誉度高的社团给予经费倾斜。建立“社团进社区”长效机制,培植高职学生社区参与的热情,让他们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理解社会、健康成长。

(三)加强自身建设

加强社团自身建设是保证长期有序开展“社团进社区”活动的前提。要改变单方面度主观服务的做法,在“社团进社区”前要重视研究社区的发展历程,从社区构成、环境、管理、活动策划等方面入手,对社区情况做深入调查,详细制定经费预算、活动计划、实施流程。活动开展应明确社团成员、社区工作人员各自的职责、分工负责。活动结束后做好总结反思,及时表彰先进。服务内容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没有专业教师指导,社团服务无法深入持久,因此建设一支热爱学生工作、德才兼备、专兼结合的社团指导教师队伍迫在眉睫。

(四)优化外部环境

“社团进社区”不是普通的社团活动,它代表学校,关注社区居民的各方面需求,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进社会和谐做出积极的贡献。因此要大张旗鼓地加以宣传,发挥“社团进社区”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他行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高职院校要积极主动地争取社会资源,获得媒体关注,营造全社会支持“社团进社区”的舆论氛围。高职院校要创建“社团进社区”活动品牌,打造一些“社团进社区”文化精品,重视品牌宣传和营销,适度合理地调用市场手段,扩大社团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站在学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上,推动“社团进社区”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问题。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探索长效而有序的科学对策,有效促进“社团进社区”工作趋于完善,还需要不断探索,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章龙.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的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刊,2011(9).

[2]郑治国.学校社团建设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3]唐剑,马青.学校学生社团服务社区模式创新探究——以连云港师专学生社团走进新浦区各社区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5(6).

责任编辑:陈向阳

"Associations into the Community": An Effective Way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Practice Socialist Core Values

FAN Li & LV Hong-ri

(Wuxi Open University, Wuxi 214011; Wu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Wuxi 214001,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Open universities are the basis of community education, which provide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 The practic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o the community in China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which lacks experience in construction, and has problems such as non-standard management, imperfect system, immature and ineffective operation mechanism, etc. The community can make use of the unique functions of college associations, take community cultural activities as the carrier and serve the community as the way to realize the seamless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ent associations.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associations into the communit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