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四“分”,提高除法的课堂教学效率

2018-02-27 01:1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22期
关键词:列式除数平均分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匡山小学 云南昆明 652100)

一、四“分”的含义

四“分”即:分的方式、分的总量、分的标准、分的结果

1.分的方式

分的方式有两种:随意分和平均分,除法只是用来解决平均分的一种计算。

2.分的总量:要分就要有分的总量,拿多少来分,这个多少就是分的总量,在除法算式中就是被除数。

3.分的标准:分的标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按总的分成“几份”来分,这个“几份”就是分标准,一种是按每份分“几个”来分,这时每份分“几个”的“几个”就是分的标准无论按那种情况分,这个标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除数。

4.分的结果:在平均分的前提下,按照标准进行分配以后得到的结果。这个结果受分的标准影响,也有两种情况:如果按总的分成几份的标准来分,这个结果就是每一份分得多少;如果按每份分几个的标准来分,这个分得的结果就是分成了几份,在除法算式中就属于算式中的商。

二、明确四“分”对除法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除法的意义”的教学效率

明确了四“分”的基础上,在“除法的意义”的教学中只要教会学生按照分的总量,分的标准和分的结果的顺序进行叙述,就能很快掌握除法意义的几种描述方式,有利于提高除法意义的教学效率。

例如:教学8÷2=4的意义。

分析:被除数8表示拿出来分的总数;除数2表示分的标准,这个标准有两种描述方法,一种描述是平均分成2份,另一种描述是每份分两个;商4表示分的结果,也有两种表述方式,一种描述为每份分得4个,另一种描述为分得4份。描述这个算式的意义时,我们按总数,分的标准,分的结果的顺序,把两种标准的分法说清楚就可以了。

因此8÷2=4的意义可以描述为:

(1)把8平均分成2份,每份分得4个。(也可以说成8里面有2个“4”。

(2)把8按每份2个来分,可以分成4份。(也可以说成8里面有4个“2”)

这样教学便于学生区分两种分的标准,避免意义1和意义2的描述发生混淆,从而提高除法的意义的教学效率。

2.有利于提高“除法的应用”的教学效率

在“除法的应用”的教学中,以往孩子们列式时,很大一部分常常会把结果当做除数,在明确四“分”的基础上,强调指出,分的标准才是除数,能让孩子们有效提高列式的正确率。

例:老师拿来8颗糖要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分2颗,可以分给几个人?

分析:每人分2颗说明是平均分,平均分的问题要列什么算式解决?(除法)。总的要分几颗糖?(8颗)这个分的总数8颗的8在除法算式中是什么数?(被除数)。这8颗糖要按什么样的标准分?(每人2颗)。这个分的标准“每人2颗”“的2”在除法算式要做什么数?(除数)。所以这道题该怎么列式解决?8÷2=4(颗)

这样教学能有效避免因为数字简单,一部分小朋友对除法意义理解不够清楚时,心算后列式为:8÷4=2的情况发生,并能进一步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3.有利于提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教学效率

在“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教学中,明确四“分”,有利于学生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变换关系,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因为明确四“分”能让学生对除法的意义理解的更清楚,因此对除法各部分的含义会更明确,对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容易理解,在应用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解决问题时就能更准确的判断出究竟是该列除法算是还是乘法算式。

例:六一儿童节,学校要表彰一批优秀学生,其中三年级共有10个班,平均每班要评出5个三好学生,问:三年级至少要印几张三好学生奖状?

分析:这个题是要把奖状平均分到10个班,每班分5张,要求总的需要几张奖状。相当于知道了除法算式中的除数是10(分的标准是平均分到10个班),商是5(分的结果平均每班需要5张三好学生奖状),要求被除数,(总的需要几张三好学生奖状),因此要列乘法算式解决:5×10=50(张)

通过教学实践,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算和“用有机结合。

数学课程提倡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调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计算教学更是不能只是简单的计算,要把计算和生活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我从例题材料(分气球)到练习设计购买方案,都充分利用生活素材,以用引算,以算为用。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数学学习是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重视算理探究过程,提倡算法多样化。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关键。教学时,我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在说算理的过程中,图式结合,让学生更清晰思考的过程。说时引导学生把过程说完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算法的选择上尊重学生的想法,两种算法各有优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3)尊重学生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本课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首先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解决8÷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展示自己的思维,使每一位想说的同学都有机会去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接着,让学生自主分12个气球,有哪些不同的分法。到后面的练习卡片上的空白处理等,都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4)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中师生平等的对话,对学生富有激励的评价,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一种积极的状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好习惯是一位良师益友,有些学生往往很聪明,内容掌握的也很好,可在简单的计算中出错误。究其原因是做时只图快,做后不检查造成的。课堂上我经常表扬认真、仔细的同学,让同学友情提示,促使学生在计算中良好习惯的养成,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一堂课从设计到实施总会有收获、有感悟,它将为我以后的课堂教学借鉴。

猜你喜欢
列式除数平均分
除法中的数学问题
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这样做合理吗
你会算吗——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
教你学会平均分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平均分一半
每筐多装多少
让课堂焕发创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