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单亲初中生心理问题个案分析

2018-02-26 12:52简钻娣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个案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生

摘 要: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极为关心的问题,做好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使孩子们更加健康地成长及发展,这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以农村地区单亲家庭孩子的个案进行分析,探讨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单亲家庭孩子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单亲孩子;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作者简介:简钻娣,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三江第二中学教师,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德育心理研究。(广东 广州 511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增城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立项课题“农村地区离异家庭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与研究”(课题编号:zc20166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34-0054-02

一、案例呈现,引出问题

小明,年龄12岁,八年级学生。在小明升读初中后,其父亲与母亲因为感情不和而离婚,小明母亲取得了抚养权,父亲则离开了他的生活,小明的情绪一直比较低落。尤其在进入八年级之后,这个原本活泼的小男生在班上话越来越少,每天放学回到家之后,他要么一声不吭地写作业,要么玩游戏,连以前最喜欢看的动画片也看得越来越少。班上的许多老师反映,以前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小明往往最先举手,自从家庭出现变故之后,小明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大幅度下降,他很少举手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下课了也不愿意和同学一起玩,而喜欢趴在桌子上睡觉。针对小明的种种反常现象,我通过电话联系上小明母亲并告知其具体情况,母亲猜测小明可能是因为父母突然离婚,一时之间难以接受,以及在班上与其他同学闹矛盾而引发反常。但是,无论母亲和其他亲人如何询问,他都矢口否认,说与父亲和同学没有关系,自己没有事。

万般无奈之下,小明母亲主动与我联系,希望能想办法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周末,我到小明家中进行了家访,在小明妈妈的陪同下,他什么也没有说。为了让小明能够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我认真征求他的意见,与他单独谈话。在妈妈离开之后,我试着和小明讲了一些班上近期发生的趣事,并询问他知不知道。在这个过程中,小明依然没有放开,要么点头,要么使用简单的语句进行交谈,表现得小心翼翼。后来,我又问他最近为什么变化这么大,是因为爸爸吗?听了之后,小明突然流泪了,说身边有同学嘲笑自己,说他爸爸“包二奶”,不要他们的家了。他爸爸“包二奶”的原因是他是一个坏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所以……听了小明的话之后,我马上开导说,小明不是坏孩子,父母离婚,是因为他们的感情出现了问题,与你并没有关系;即使父母离婚了,他们还是一样疼爱你,你看爸爸虽然没有与你生活在一起,但是他还是经常给你打电话,给你带礼物。而且,你平时在学校也很听老师的话,虽然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是每次老师提出问题之后,你都认真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经过一番交流之后,小明的心扉逐渐打开,可能是想到了父亲,他脸上挂上了笑容。然后,我又接着问他,你认为什么样的孩子是坏孩子,是像你这样的孩子吗?小明好像一下子找回了自己,告诉我,老师,我发现自己好像不是坏孩子,我并没有像电视剧里的坏人一样做坏事。

家访之后,小明的心结得以解开,他在课堂上又活跃起来。在农村地区初中班级里,单亲孩子并非个例,有的孩子爸爸妈妈离婚了,有的孩子则是父母中一方去世了。经过长期观察和研究,我发现相较于正常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的心理问题往往更加突出,由于缺乏父亲或者母亲的引导,这些孩子往往更加敏感、内向,自尊心也更强。因此,在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时,还应当由个案入手,分析单亲孩子的整体心理问题,并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帮助他们更加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二、单亲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应对方法

初中阶段的孩子身心发育速度快,对外界事物好奇心强,对于父母及同学之间的事情特别敏感,如果父母突然与其分离,或者同学对他们区别对待,很容易使他们产生恐惧心理。如果父母在家庭中由于感情方面的问题长期争吵,也会对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产生一定打击。上文个案分析中提到的小明,父母感情不和,经常争吵,加之自己与其他同学家庭环境不同,遭受他人的嘲笑,进而产生自我怀疑,认为自己是坏孩子。孩子尚未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而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影响其健康成长。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经验,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解决。

1. 帮助孩子正向认识离婚及单亲的内涵。在当前社会,单亲孩子并非个例,父母由于感情及其他方面的矛盾而离婚已经不是新鲜事,毕竟每一位家长都拥有追求幸福的权力。如果夫妻双方已经没有感情,每天在孩子面前不停地争吵,为了孩子勉强在一起,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实际上极为不利,而且大多父母习惯于用拳头和暴力解决问题,会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产生不利影响。父母从自身的角度出发选择离婚,无可厚非。但是,在离婚之前,父母必须慎重考虑孩子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尽可能选择一种相对稳妥的方式,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使他们认识到父母即使离婚了,还是一样爱着他,在感情消失之后,离婚这一事实是无法回避的。同时,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也需要做好相关的引导工作,注意观察孩子的情感及心理变化,定期开展家访活动,特别是关注父母刚刚离婚的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为他们营造一个有爱的环境。

2. 帮助孩子明确好孩子与坏孩子的区别。初中阶段的学生,社会经验少,他们正处于自我概念形成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师生对于他们的评价可能会直接成为其自我意象的有效成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仅仅用某一方面评判一个孩子是坏孩子或好孩子,显然是不合理的。一个人是多面的,即使他在其他人看来是一个“坏人”,但是其身上也有独特的闪光点。在帮助单亲孩子解决心理问题,转变他们对于“坏孩子”的固化认识时,教师还可以尝试开展多种类型的活动,在活动中帮助他们明确究竟什么是好孩子、什么是坏孩子,进而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和发展。比如,可以开展“励志教育———小孩不笨”的主題活动,让学生在一段时间里主动做好事,并为自己打分,如果自己在一天里做的好事比较多,可以得到教师的奖励,但是如果自己做了坏事,则需要接受惩罚。在活动中渗透好与坏的理念,采用多元化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于孩子的长远发展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3. 帮助离异家长构建无条件亲子联盟。在实际生活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无人能够替代。父母虽然离婚了,但是却无法改变亲子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尝试帮助孩子的亲生父母或继父继母建立“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联盟,通过联盟的力量降低离异对孩子的心理所带来的创伤,同时这种方式也能够有效地增强当事人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使孩子更好地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总之,在学习和生活中,由于社会环境复杂,学生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单亲孩子由于长期缺乏父亲或者是母亲的关爱,面临的相关问题更加严重。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教师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使其更加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芳梅,吴玲.流动儿童自尊与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6).

[2] 王洪梅.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策略研究——教师的家庭教育观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5,(4).

[3] 何奇飞,陈友庆.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理解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2,(2).

[4] 裴永光,刘可.国内外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现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3).

[5] 单洪文.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及教育对策[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12).

[6] 闫亚飞,韩娟,毕烨.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及健康教育策略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5).

责任编辑 罗 佳

猜你喜欢
个案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生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从“粗暴”到“温柔”的改变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社会支持系统理论在留守中职生健康人格引导中的运用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班级管理中的学生心理个案分析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