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特有性质在实际语文课程教学中却没能充分体现,开发课程资源一般也只是停留在文字上或是文学作品的补充上,很少有教师从生活中开发语文课程,并在实践中进行综合性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训练。本课题从开发家长、社区资源入手,努力实践语文课程的综合性质,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社区资源;语文综合课;语文实践性
作者简介:黄瑞夷,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教师。(福建 厦门 361000)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34-0008-03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语文课程教学被窄化成语文课本的教学,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很难在课堂里得到提升,而语文素养的提升是要在语文实践中摸爬滚打后才逐渐养成的,可是我们的学生在学校里有多少时间在进行语文实践呢?为此,我们开展了语文综合课研究。
一、研究目标
大多数语文课堂教学是单一的,不能真正体现语文的综合性特征。为此,开展“协调社区、家长助教”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正是为贯彻落实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而作出努力的具体行动。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推进语文课程的整体改革,为学校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尽语文课程之力;努力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实践活动的教育内容,着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学用语文;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用一体”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研究过程
开展“协调社区、家长助教”语文综合实践课题,从作文起步,以阅读为主阵地,向课外延伸,把单一课堂与综合课堂结合起来。
1. 以作文为课题的起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以及在学校学习中的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和作文相结合,通过写作(观察报告、研究报告、活动记录等)而统一起来,使学生生活的一切都成为语文学习的实践,学校学习语文的外延就扩大了。
2. 全面開展“家长助教”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探索多样性的助教活动,根据这一模式进行教学,我们发现了突破模式的多样性助教活动形式,其从时间上看有持续性的与非持续性的。
(1)明助——职业进教室。“明助”就是让家长清楚自己本次是给学生上课,为学生写好作文提供帮助。家长要走进教室为学生讲授自己职业领域里的某项内容,如职业心得等。
(2)趣助——才艺进课堂。“趣助”与“明助”相似,只是助教的内容不同而已。“趣助”是以家长的才艺为课堂的授课内容,可以是一些家长的特殊职业,或者是家长的业余爱好。
(3)暗助——作文进家庭。因为是综合实践课,课时量相对会大一些,所以“明助”与“趣助”一个学期不可能很多,只能举办2~4次,而习作最好是要成为一种习惯。在家长进学校之外还要有补充,因而我们采用“暗助”法,即把作文带进家庭。家长可以把作文带进课堂,学生也可以把作文带回家庭,让父母协助完成,而父母在协助中却是不知情的,是一种真实情境下的协助,所以称为“暗助”。
(4)赞助——学生体验职业。请家长赞助,让家长出力,给学生提供方便。如办工厂的,可以为学生开放工厂或某个车间让学生进厂参观,或是假期提供职业体验,儿童不宜的除外。
(5)协助——学生自当家。“协助”是学生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助教活动之后,已经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这时老师与家长都可以成为旁观的协助者,整个活动都交由学生自主策划执行,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文生活素养。
3. 走进社区及学生独立自主策划活动。如果所有的活动都按上面的内容展开,那么整个活动还基本上是平面的,少了立体感,坡度不够。为使活动呈现梯度上升的过程,我们把活动过程策划为逐级而上的阶梯形式,三年分三个梯度:教师策划学生跟随、师生共同策划、学生策划教师跟随。
(1)教师策划学生跟随。这是第一层次,整个过程教师为总策划者,一切活动流程全部由教师制定,学生只要参与活动就行。由于学生以前没有经历过这种综合性语文活动,特别是要请家长到班级当客座教师,让学生成为主人是不大可能的。所以,最初是教师给学生示范,让学生先经历活动,学生只要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就可以了,不必考虑活动怎么开展,只要在课堂中执行教师的安排,按要求完成任务就可以了。
(2)师生共同策划。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综合活动,学生已熟悉了基本的程序,而且各个环节的写作任务都已熟练掌握,这时老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策划开展活动。老师要教学生怎么想出点子,然后写出策划书,按策划书去执行各项活动。策划书要能够实践即行得通才行,所以要先想好,并有一定的考证,确实可行才能写出来。如怎么请家长,什么时间跟家长交际,交际过程要怎么说,交际多久比较合适等都要考虑清楚。师生共同策划,就是扶学生走,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策划。
(3)学生策划,教师跟随。在这一阶段,有些学生已经成长起来,有能力自主策划,这时教师就可以把任务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成立一个策划组,自己去完成一次家长助教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只要跟随,参与其中,只是在事后做评价,甚至可以完全让学生去策划完成整件事,最后做评估就好。每次策划活动,都让学生记录活动的过程,写下策划过程中的感受,这样学生的成长就非常快。在本课题实践过程中,两届学生都能自主策划并完成整项活动,说明学生有能力承担这样的任务。
4. 走进社区。活动后期,我们已不满足只请家长当客座教师,而把活动扩大到社区,跟社区联合开展综合性活动,构成“社区、家长助教”。利用社区环境或社区领导、家长职业的优势,把学生带进社区由社区成员给学生上课,或是让学生走进家长的工作场所,让工作人员给学生上课,或是把家长、社区领导请进课堂给学生上课。让学生在与社区成员、家长面对面的会晤中,进行说与写的语文亲近生活实践,把语文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把课本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进而获得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三、研究成果
日常教学中以课题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每学期初制定好计划,并认真落实,每学期末认真总结,为下一学期提供参考,因长期不懈努力,课题研究也取得了预期效果。
1. 学生学习成长成果。
(1)学生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两届学生在开始接手时都有一个相同的特征:听说要多写作文,课堂都是轰叫,表现出惊恐状。可见学生对作文没多大兴趣,大多数学生不但不喜欢还很害怕写作。在经历了习作课堂后,他们不但不害怕,而且还恋上写作。许多学生不须教师布置,就能主动写作,写作的数量是以前无法可比的。从效果上看,两届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都有明显的提升,少数学生更是显著,从考试成绩上也能反映出来,具体如表1。从学生写策划书看,开始都不懂什么是策划,经过学习与实践后,学生的策划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具体如表2。策划能力强的学生,每次策划都认真写策划书,写不好就重写,一直到自己、老师或父母满意为止,他们都有着坚韧的精神,当然也是因为有着浓厚的兴趣,才能不厌其烦地坚持下去。同时,这些学生每次策划都会做记录,写下心得,所以进步快。
(2)学生作品发表率。由于写作能力的提升,学生的作水质量也超出了一般,所以发表率也大大提高。两届学生在CN刊物上发表文章数量如下表3。
另外,每举办一次活动,班级就会出一份班报,(交接班的那一学年没有出)三年里共出了16期班报,学生在班报上发表的文章大约160篇,兩届学生文章发表率都达90%以上,就是说一个班级46人,只有2到4位学生没有发表过作品。
2. 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活动次数统计。因为刚接手时,需要进行粘连习作指导,所以第一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次数会少、甚至可能没有,而学生一旦有了根基,就能按计划如期举行各项综合实践活动。本课题活动次数分布如表4。
四、课题结论
1. 要引导学生从亲课本走向亲生活。首先是从亲课本到亲书本,要把学生的视野打开,不能只盯着几本教材,语文是一门很特别的学科,无法由“一生二、三生万物”,它是一个由多而精的过程,即知识面广,知识丰富,思考就精到,需要读很多的内容才能较深地理解一个简单的道理。所以,要把学生的时间从教材带向兴趣的课外阅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亲书本与亲生活相并重的教学。生活是一本大书,老师不能把这本大书当摆设或当作没看见,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是同等重要的。所以,我们带学生走出校门,如走进“家长基地”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亲生活活动,由我们这个课题派生而出的“亲生活文学社团”就是课题进程中的一个新增长,其对学生的学习促进力是非常大的。
2. 学生作文要实现从眼写转向心写。“游戏作文、实验作文、动手作文、参观作文、动画作文……”这些作文的同病就是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先说后写,学生只要用眼看,尔后记录看到的内容加点自己的感受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而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用心写,即用心灵去感受生活,用大脑去思考生活,在感受与思考中发现素材,记录发现与感受,其更多的是用身去体验,用心去写作。
3. 活动要受学生的喜爱和得到家长的支持。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学生对作文并没有好感,但是对活动却十分青睐。“家长助教”正好能满足学生的天性,加上写作不是为了交作业,而是给父母展示自己才气的机会,学生对作文的感觉就变了,所以他们特别喜爱这样的活动。在课题实施中,学生常为活动内容与家长交流,有内容、有目的,还有计划,家长与孩子的这一交流与平时的教育交流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在共同商讨上课之事的过程中,增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上课之后,孩子又频繁地把同学的赞赏、老师的评价反馈给家长。借此平台,家长可以看到孩子的日常学习情况,使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更加密切。同时,家长看到孩子的作文成绩、看到孩子的交际能力、看到孩子的策划能力,特别是看到孩子开心的样子,更是喜在心上,因而也非常认同这一课题,并大力支持。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应结合校本实际,多进行语文综合实践研究,找到适合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路径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易红郡.“设计教学法”评述[J].课程·教材·教法,2013,(7):103-109.
责任编辑 黄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