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阳 蒋春洋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萌芽阶段是在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成立期间。张之洞作为洋务运动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为适应当地区域发展设置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专业调整,专业设置准确把握社会需要的教育举措对当时社会发展以及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方面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不能完全达到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专业设置质量关注程度不够等问题。分析张之洞自强学堂改制的过程及特点将有助于高等職业院校专业设置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自强学堂改制; 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的职业教育萌芽阶段是在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成立期间,当时的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张之洞作为洋务运动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一系列教育举措对当时社会发展以及职业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市场转型的变革时期,职业教育作为双轨制教育分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的发展、人才的培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张之洞自强学堂改制的过程及特点,以期对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有一定的启示,进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自强学堂改制的过程及特点
处于晚清政府统治下的旧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在“自强、求富”目标愿景驱使下开展的洋务运动,打破了封建统治下固有的思想和制度,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自强”。1893年11月29日张之洞上《设立自强学堂片》,将之前的方言商务学堂改设自强学堂。自强学堂不再只是仅为了振兴两湖的茶务而设,它也不再局限于招收和培养茶商子弟的学生,服务茶务,而是扩大了招生的对象。张之洞放眼于湖北整体发展和洋务大局,重新设立了专业。包括方言、格致、算学、商务四个科目。“方言习泰西语言文字,为驱外之要领;格致兼通化学、重学(按即力学、机械学)、电学、光学等事,为众学之门;算学乃制造之根源;商务关富强之大计。”1896到1903年张之洞对自强学堂进行改制,将格致和商务这两个科目停办,同时将算学归到书院。由此自强学堂由一所综合类的学校变为外国语教育专门学校,教学目标是造就通才,自读西书,自研西法。改制后的自强学堂包括英文、法文、俄文、德文四个专业,在1898年5月又增设了日文专业。它比之前学堂专业设置更加全面,更加进步,是一所综合性的专门学校,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学贯中西、通达时务的各类经世致用的治国人才。在当时无论是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具备新式学堂的标准和规模,为当时社会培养并输送了大批实用性人才。
(一)适应当地区域发展
张之洞在湖北任职时决定创办自强学堂,于是上奏“湖北地处上游,南北冲要,汉口、宜昌均为通商口岸,洋务日繁,动关大局。造就人才,似不可缓”。当中提到了湖北地势特点,湖北地势处在上游,属于南北的重要地带,适合发展商业,因此,在自强初设时,张之洞便因地制宜地设立了商务专业。由于当时我国在商业领域的人才较少,因此,张之洞专门聘请国外专业老师授课,同时配有助教进行翻译,辅助教学,培养大批商业人才服务湖北当地的商业发展。张之洞在湖北就任期间特别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根据湖北当时的发展需要设立了大量的学堂,为当地商业领域输送大量的人才,使得湖北的职业教育水平在当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政治经济也得以发展。
(二)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专业调整
自强学堂在成立一段时间后,张之洞认为其办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不符,于是自1896年到1903年自强学堂进行改制,张之洞认为格致和商务两科大多都是空谈,无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对人才培养没有现实价值,于是将这两个科目停办,同时将算学归到书院。而且张之洞认识到由于当时大量引进西方书籍需要大批的翻译人才去翻译西书,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地学习到西方的先进技术。他提出“若非精晓西文,即不能自读西书,必无从会通博彩”,自强学堂改为语言类的专门学校后人才培养目标也同样做出了修改,改为造就通才,自读西书,自研西法,改制后的方言学堂包括英文、法文、俄文、德文四个专业。
(三)准确把握社会需要
张之洞认为去西方国家留学旅途远、花费高、语言学习的难度大,这会使培养人才的周期变长,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而日本是离中国很近的国家,留学日本会大大降低学习成本;并且在语言上有很多相通之处,学生能够很快融入到当地的环境中去,缩短了语言学习的时间,去日本学习会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学成归来后可以尽快进入到学校教习或是从事相关的翻译工作,形成良性的循环,促进社会的发展。于是张之洞提出派留学生到日本留学。在1898年4月提出留日政策后,立即在1898年5月增设了日文专业。而且张之洞特别注重俄文的学习,他跟蔡锡勇解释说,俄文只有京师同文馆一处开设,人才稀罕,而且中俄近邻,需用尤殷,俄语作为专门之学,原本古希腊语,与原本拉丁语的英法德语不同。由此可见张之洞在专业设置上紧紧地把握了当时的社会需求,同时也为赴日留学生在国内提供了必要的准备教育。
张之洞在专业设置实施的教育举措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自强学堂招生的年纪来看与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年纪相仿,同样为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分析张之洞对于自强学堂的改制有助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改革发展。
二、我国近代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问题
所谓“专业”是指学校按照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的专业门类。所谓“专业设置”是指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专业的设立与调整。
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可以提升学校发展水平,同时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一个衡量标准,能够反映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是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应对市场变化的关键。专业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招生、学生培养、毕业生就业创业,事关学校的生存发展,是高等职业院校提升自身吸引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在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中,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比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研究,1995年8月开始对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明确定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也在不断变化,从在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人才到需要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再到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又到在此基础上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这些培养目标的改变需要学校在专业设置上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但是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却忽略这一点,盲目地、功利性地开设一些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相符的专业,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和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不能完全达到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标准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对劳动者的标准也随之提高。例如一些企业引用先进的机器设备提高生产率,增加企业收益,同时需要高级技能人才对设备进行使用、检测、维修。然而有些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没有及时做出调整,课堂教授的内容与实际工作要求内容不符,教学方法也很陈旧,已经远远落后于科技水平,这就导致大批学生毕业后难以胜任那些技术水平很高的岗位,学校面临着学生就业率低,企业也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
(三)专业设置质量关注程度不够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提到:“除国家控制的高职专业以外,高校可根据专业培养实际,自行设置专业方向,无须备案或审批,但专业方向名称不能与专业目录中已有专业名称相同,不能涉及国家控制专业对应的相关行业。”以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对本地区高职专业设置情况加强指导和监督,组织或委托第三方定期对高职专业办学情况进行评价,发现存在第十九条所列情形的,应及时督促学校进行整改,逾期不改正的,可采取调减、暂停招生等措施;情节严重的,应责令撤销该专业点”。从上述两条可以看出国家对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专业设置的监督管理只停留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参与到专业设置的监督管理;一些专业的设置不需要国家的备案审批,学校自主权的扩大就会引起一些学校盲目跟风设置专业,这会影响到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
三、影响及启示
洋务运动距离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虽然都处于社会变革时期,但是社会性质以及社会发展的程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已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不能完全模仿自强学堂,要结合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院校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借鉴学习,进而提升专业设置的水平,提升专业和学校的吸引力。根据自强学堂的特点以及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设置适应区域发展的专业
张之洞在湖北就任期间使当地的教育经济都得到了发展,这得益于具体分析了湖北地势特点,得出适合发展商业的结论,并因此在自强学堂初设之时便因地制宜地设立了商务专业,以求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使湖北省得以全面的发展。目前我国区域发展的差异性比较明显,在教育方面也应该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以东北为例,东北近年来经济发展处于全国比较靠后的位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任重而道远。职业教育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东北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提到要做优做强支柱产业。那么在专业设置上也同样要考虑东北优势产业,例如东北地区具有优势的有大型铸锻件、核电设备、风电机组、盾构机械、先进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大型农业机械、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高档数控机床等市场急需产品及关键配套件。这些产业发展就需要大批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可以开设相关专业,并且聘请一线具备丰富经验的人员以及职业教育的专家为相应的专业开发课程,在授课时也要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监控教学质量。
(二)设置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
张之洞在自强学堂专业设置的时候紧紧把握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及时对专业设置做出调整,增设了日语专业,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有一定的前瞻性。我国现阶段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时期,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所占的比例减少,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大幅上升,在这种情况下,职业教育要紧紧跟随社会的发展,适应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考虑到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人才需求的变化。适当减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对应的专业,大力增加第三产业所对应的专业。例如旅游业、餐饮业等服务行业在当下是非常热门的行业,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就需要大量专业的服务行业的优秀人才输送到社会当中。这就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在设置专业前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所要开设的专业在市场的需求量,以及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三)设置符合学生能力发展的专业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主题。那么何为人民满意的教育?目前一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跟普通高等院校并无差别,不符合学生自身能力的水平,过于急功近利,并没有考虑到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的能力实际上是有一定差距的。“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激发他们自身的潜质。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指出:“算学,须心里锐者;学图,须目力好者;学格致、化学、制造,须质性颖敏者;学方言,须口齿清便者。”由此可以看出张之洞特别注重因材施教。因此,我国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能力水平和特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对学生进行能力水平的测试,设置有竞争力的专业,有别于普通教育的专业,适合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发展的专业。
(四)政府加大对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干预力度
张之洞在自强学堂开设时期一直坚持对学堂的办学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及时取消那些不切合实际、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这既为国家节约了资源,又对学生的自身发展负责。相比洋务运动时期的职业教育,现在的职业教育制度更加完善,有系统的管理监督部门对职业院校的运行进行管理监督,应该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加大政府的干预力度,不能只停留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监督,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也应该加入到其中。如果学校想要开设或者取消某个专业首先要在学校内部进行审核,然后上报到省级部门,最后上报到国家有关部门,严格对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进行把控,保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的质量。
(五)根据国家的人才培养目标开设特色的专业
张之洞在设立自强学堂时设定了办学目标为“培养学贯中西、通达时务的各类经世致用的治国人才”。改制后的自强学堂人才培养目标改为“造就通才,自读西书,自研西法”。张之洞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同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对专业也及时做出调整。上文提到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随着社会发展在不断进行调整,不仅仅是培养一线的技术工人,而且要培养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要想提高自身的吸引力也应该随之不断进行专业的更新调整去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虽然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我国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希望通过分析张之洞对自强学堂的改制对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有所启示,不仅能纵向丰富张之洞的职业教育思想研究,还能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问题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蔡振生.张之洞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150-166.
[2] 苑書义,孙华峰,李秉新.张之洞全集第三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135-138.
[3] 张之洞,陈山榜.劝学篇[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145-149.
[4] 鲍贤俊.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研究[J].交通职业教育,2013,4(6):8-10.
[5] 李艳.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2008,22(4):5-7.
[6] 姜大源.论职业学校专业设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02,23(16):24-26.